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導讀:談“肝”色變?提到肝炎就恐慌?你可能對肝炎有什麼誤解……

近日,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的消息引發熱議,網友立場各異,吵翻了天……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外賣平臺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

今年5月,江西的一名工地工人有意利用空閒時間兼職送外賣,但他注意到“美團眾包平臺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病毒性肝炎”患者騎手用戶不具備美團眾包正式註冊的資格。看了該協議條款,該工人便放棄了註冊。

他的遭遇被公益組織志願者獲悉,該組織認為,美團眾包平臺服務協議中“病毒性肝炎”的表述,不僅涉嫌乙肝歧視,還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惡劣影響。

6月5日,乙肝公益組織表示,美團騎手註冊、接單用客戶端“美團眾包”涉嫌歧視乙肝人群,相比《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中單列的病毒性甲肝和戊肝,美團的協議以“病毒性肝炎”代替,而實際上病毒性乙肝並不在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之列。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據截圖顯示,協議中的註冊資格中要求:無“病毒性肝炎”

滴滴外賣在其配送平臺服務協議中,同樣要求註冊用戶無“病毒性肝炎”,而未細化說明甲型和戊型不得註冊。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滴滴配送平臺用戶資格標準僅寫“病毒性肝炎”。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外賣平臺的規定 有網友認為不是歧視

外賣和病毒性肝炎這兩個詞放在一起,迅速引起了輿論對這件事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美團的做法再次印證了人們對於某些疾病的無知,但也有人站在了平臺一邊,認為畢竟是食品行業,健康安全是最重要的,企業定製的協議條款也沒什麼大問題。

乙肝公益組織者認為美團眾包“病毒性肝炎”的表述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不僅涉嫌拒錄乙肝攜帶者、歧視乙肝群體,同時也會助長對乙肝群體的偏見和歧視,更加強化“乙肝不能從事食品行業”這種錯誤的觀念。

此事也引發網友的熱議,對各大外賣平臺的這種規定,網友們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網友支持平臺這樣的規定,“這不是歧視”。

Add_object1:我覺得沒什麼不妥

李李:是應該的,畢竟客戶很擔憂,不是歧視不歧視的問題。

寫真集子:這。。。。。。不算歧視吧,也是為消費者考慮吧。

昴先生Subaru:這不是歧視,這是保護消費者權益。

明媚olivia_1:這有什麼問題!!!!這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好麼!

若如初見輸尋常:這個是歧視?這難道不是負責嗎?

也有網友表示,針對乙肝,不少人都有誤解。

小樂:這個問題還需要科普多少次呢?攜帶和患者是兩個概念!

那是傳說中的南哥: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是兩個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大手牽小手yan:大家可以看看這些病的傳播途徑,沒有想象的那麼恐怖,不要看到“傳染病就嚇得不行”。

還有網友認為,協議規定裡沒有說乙肝攜帶者不可以註冊,是不是想太多?

u1486:攜帶者肝功能正常,肝功能異常為肝炎患者,它沒說拒絕攜帶者,也沒錯啊。

乙肝攜帶者能否從事食品業爭議已久

事實上,關於乙肝攜帶者能否從事食品行業的爭議由來已久。

2009年出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

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將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工作崗位。

2015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

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016年7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目錄》包含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6類疾病。

乙肝不包含在內。

乙肝是血源性傳播性疾病,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攜帶者不是乙肝病人,身體沒有臨床症狀,肝功能也正常,不會因一般的生活接觸、共同學習、工作等對周圍人群構成威脅。

過往新聞報道也顯示,近年來各地衛生部門在健康證檢查中,陸續不再要求進行乙肝項目的體檢。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站平臺”源於公眾恐慌

對於乙肝公益組織的“追問”,除卻“外賣平臺”作出基本的回應外,主流輿論似乎也有較大的爭議。依照乙肝公益組織方面的說法,“病毒性肝炎”的表述,不僅涉嫌拒錄乙肝病毒攜帶者、歧視乙肝群體,同時也會助長對“乙肝群體”的偏見和歧視,更加強化“乙肝不能從事食品行業”這種錯誤的觀念。

只是,對於這種“追問”,多數人似乎不以為然,甚至認為乙肝公益組織是在挑戰“公眾的健康底線”。總體上來看,多數人傾向“站平臺”。而這種“站平臺”本身,進一步說明人們在潛意識中有些許“恐慌”。

坦白講,對於“乙肝人群”的認知,絕大多數人即便知道共餐、握手、擁抱等簡單互動接觸行為不會被傳染,但還是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恐慌”。因為,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關乎到生命健康的問題,都會不自主的往最壞的一面延伸,由此就不自主的產生“恐慌心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屬於正常人的正常反應,與歧視不歧視沒什麼關係。

而作為“外賣平臺”在具體的騎手招納中,為讓廣大消費者更放心,自然就會將“眾包協議”的標準提高,以此表明外賣的配送過程是安全的。為了打消消費者的疑慮,對“外賣”的安全性的質疑,“商業平臺”就會從討好消費者層面出發,作出這種相對安全的“眾包協議”,實際上只是平臺高標準的信息釋放。至於,到底算不算歧視“乙肝人群”,指向性或許並不明確。而作為普通消費者而言,出於對自己的健康安全考慮,也有權選擇高標準的服務,而這依舊與歧視本身無關。

許多人到現在仍舊談“肝”色變,不得不說,其實還是源於對這類知識的匱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關於肝炎的那些事兒。

病毒性肝炎有幾型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組以侵犯肝臟為主並導致肝組織發炎、壞死的病毒所引起的。根據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和庚六個型。

甲型肝炎經糞-口途徑傳播,病毒隨糞便排出,汙染水源、貝類水產品和食具等可引起流行,甲肝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不會變成慢性;

乙型肝炎危害較甲型肝炎大,易變為慢性,還可導致肝硬化、肝癌;

丙型肝炎的傳播方式與乙肝相似,主要通過血行傳播和母嬰傳染,感染後成為攜帶狀態和變為慢性的機率與乙肝相似或略高;

丁型肝炎病毒只有與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感染才能完成其繁殖週期,感染丁肝病毒後可加重病情或更易致慢性;

戊型肝炎也是通過糞一口途徑傳播,病情與甲肝相同,但病死率較甲肝高,尤其是老人、孕婦。

庚型肝炎也是經血傳染的,多數人認為它可能不致病或 病情較輕,但也有認為可致慢性和導致重症肝炎。最近發現一種新的肝炎病毒-TTV,對其致病性尚有爭議。

甲肝、戊肝 謹防“病從口入”

1.傳播途徑

都以“糞口途徑”為主要傳播途徑。水和食物,特別是水生貝類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發流行的主要接觸途徑。

2.預防措施

(1)勤洗手,校園兒童是甲肝接觸傳播的高危人群,更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2)注意用餐衛生,對一些易攜帶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食用。

3. 注意

甲肝、戊肝可“病從口入”,對病人需要採取分餐、糞便消毒等手段。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日常接觸不會傳播乙肝

1.傳播途徑

輸血、性交、母嬰、拔牙、吸毒等可能傳染,而接吻、用餐、握手、飛沫、母乳等不會傳染。

2.預防措施

(1)及時接種乙肝疫苗。伴侶有乙肝,另一方建議補種乙肝疫苗。

(2)有乙肝的女性,要確認肝功能正常才能懷孕。

3.注意

(1)感染者不等於攜帶者,而攜帶者也不等於病人。

(2)乙肝真的不會從口入,不必介意共桌進餐。

1.傳播途徑

吸毒;母嬰傳播;性行為;非一次性注射器、未經消毒的醫療器械;未經消毒紋身、打耳洞;剃鬚刀或牙刷等日用品共用時存在皮膚黏膜破損。

2.預防措施

3.注意

丙肝傳播途徑和乙肝類似,對健康人而言,共用餐具、握手擁抱等日常接觸都不會感染。

傷肝的9個殺手

1.睡眠不足

2.早上起床後不及時排尿

3.暴飲暴食

4.不吃早餐

5.吃藥太多

6.加工食物攝入過多

7.偏愛油炸食品

8.吃半生不熟或燒焦食物

9.過量飲酒

外賣拒錄“病毒性肝炎”騎手!這個病真的吃飯也能傳染?

護肝的5個竅門

1.飲酒千萬別超量。適度飲酒,可以的話嘗試戒酒。

2.化學產品要慎用。使用任何化學品之前,一定要做好防護。

3.病毒肝炎早預防。甲肝、乙肝及時打疫苗,乙肝、丙肝確保性安全,甲肝、戊肝注意衛生。

4.用藥嚴格遵醫囑。尤其是慎用中草藥,中草藥已成為中國藥物性肝損傷的第二大原因。

5.堅持鍛鍊控飲食。除此之外,定期體檢也很重要。

養肝的5種食物

1.十字花科蔬菜

能綜合幫助肝臟化解各類化學毒素和致癌物。常見的有花椰菜、捲心菜、白菜和白蘿蔔。

2.海藻類

海帶、紫菜等海藻類能幫助肝臟解毒,防止人體吸收鎘等有毒重金屬及其他環境毒素。

3.芽菜

豆芽菜富含各種酶,能促進蛋白質的分解吸收。

4.富含硫化物的食物

洋蔥、大蒜、蔥等等能促進肝臟生產胱甘肽,中和細胞中的自由基,起到解毒抗衰老的作用。

5.漿果

藍莓、草莓等漿果能幫助肝臟保護人體細胞免受自由基和氧化應激反應的攻擊。

正確認識肝炎,不戴有色眼鏡看待各種肝炎患者,才是我們最起碼的尊重。同時自己也要做好預防工作,養肝護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