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踩肉!餐具拖把一起洗!這樣的網紅店你還敢吃嗎?

腳趾踩肉!餐具拖把一起洗!這樣的網紅店你還敢吃嗎?

原本是衝著美食去,卻被看到的景象倒了胃口。在楊國福麻辣燙被曝出後廚衛生前,這還是一家開設多家分店的老字號麻辣燙招牌。在餐飲業異常火熱的今天,衛生問題無疑成了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可是偏偏有這麼些餐飲業亂象,讓我們始終對食品安全無法放心。

噁心!麻辣燙店員腳趾踩肉

近日,網友在廣州一家楊國福麻辣燙用餐時,無意中看到,廚房內一男員工坐在高腳凳上,雙腳就擺在案板上切肉,所切食材多次和他的腳趾“親密接觸”……腳下的地面也散落著食物殘渣,看著很不衛生。事件在網上曝出,而工作人員則回應稱:他臨時工沒辦法。

腳趾踩肉!餐具拖把一起洗!這樣的網紅店你還敢吃嗎?

視頻畫面中可以明確的看到,隔著布簾,這個工作人員在後廚切肉,他坐在高腳凳上,雙腳就擺在案板上。

該店負責人鄭先生表示,視頻確實發生在他們店內,該名男員工為臨時工,來店已經有一段時間,平時主要負責後廚的清理及食材清洗等工作。他表示,當晚這名員工可能是貪圖方便導致出現這樣的不雅舉止,目前,該名男員工已被辭退,同時,已將那些受影響的豬肺倒掉。

腳趾踩肉!餐具拖把一起洗!這樣的網紅店你還敢吃嗎?

△ 該店的食品安全等級為B級

關於此事,楊國福麻辣燙廣東總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涉事店鋪是他們的加盟商,若發現該店存在違規等事宜,他們會嚴肅處理,並考慮解除合作。

目前,廣州天河區食藥監局已經介入調查。

網友評論:

霧升起的地方:臨時工是背黑鍋的代名詞。

總唧唧歪歪這是病:難不成你們店別的員工還是有編制的?

今天耳環賣的怎麼樣:真的,最好還是不要在外面吃飯,外表再光鮮的環境,做飯的地方都是慘不忍睹。

肉肉滴boy:很多廚房哪有那麼幹淨,想吃乾淨衛生的只能自己做,去外面吃就是眼不見為淨。

小獸醫的會:就算是臨時工,你家招不到工,就讓這個可以為所欲為的人來上班?底線還是要有的!不知道你們的管理是有多嚴格!

雖然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司空見慣,但是對消費者來講,各種衛生安全亂象卻一再用“辣眼睛”的操作和畫面重新刷新著我們的認知。這次的餐飲業衛生事件當然不是第一次被曝出,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小龍坎火鍋“口水油”事件

5月28日,一段“直擊小龍坎火鍋後廚”的視頻,曝光了網紅火鍋品牌小龍坎火鍋在長春、南昌、哈爾濱等地3家加盟店後廚存在“口水油”回收再利用、肉壞了刷豬血上色、餐具拖把一起洗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各地執法部門紛紛對當地的小龍坎門店開展突擊檢查,大量“辣眼睛”的食品安全細節隨之曝光。

視頻中曝光小龍坎吉林長春歐亞店後廚中出現“吃剩的‘口水油’給新顧客吃”一事。工作人員將客人吃剩的鍋拿回後廚後,直接將鍋底油瀝在一個大桶子裡,將客人吃剩的火鍋油回收,再“重新煉一下”,“透紅透紅”的“口水油”就再次上桌。

除了“老油循環用”,視頻中還曝光了小龍坎黑龍江哈爾濱會展店“酸了的肉刷豬血上色”,以及小龍坎江西南昌店“餐具拖把一起洗”等食品衛生問題。

腳趾踩肉!餐具拖把一起洗!這樣的網紅店你還敢吃嗎?

網紅餐飲店大多難逃“一紅就黑”的命運

近些年來,網紅餐飲店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但很多網紅店都逃不過曇花一現的命運。有些網紅店“一紅就黑”,在暴得大名之後,又迅速因為食品安全之類的醜聞打破招牌。

在此次小龍坎出事之前,被曝光食品安全問題的網紅餐飲品牌已經不在少數。紅極一時的“鄭文琪龍蝦蓋澆飯”,就曾經因為顧客食物中毒被停業整頓。而一面世就廣受歡迎的港式點心糖水鋪“一籠小確幸”,也因為一些顧客食用之後引起腸胃不適甚至上吐下瀉,所有門店被監管部門責令停業。另一家“網紅美食”Farine麵包一度被吹捧為“滬上最好吃的麵包”,結果卻被曝光使用過期變質麵粉。還有一些網紅店因為味道平平、價格偏高、服務質量差等原因,經歷短暫的大紅大紫之後迅速回歸平淡,泯然眾人矣。

一個又一個網紅品牌前赴後繼地馬失前蹄,對於餐飲行業的“觸網”探索和實踐來說,無疑是一種挫折和損失。

大眾對食品行業的信任度逐漸降低

近來各種“新鮮”飲品的內幕也相繼被曝光,很多人愛喝的飲料可能比刷鍋水還髒:店員不洗手切水果,手擠茶包,發黑的芒果榨汁,去年冷庫的蘋果泡茶,水果杯賣不完次日繼續賣……本以為喝到的是新鮮飲品,但當內幕曝光,常去光顧的顧客肯定會覺得噁心。這份噁心,不僅僅是因為喝進肚子裡的是不新鮮、不衛生、不健康的飲品,更源於自己曾經的信賴都隨著問題的曝光消失殆盡。

各種網紅餐飲相繼出現食品衛生和安全問題,不僅讓它們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讓大眾對食品行業的信任度逐漸降低。

網紅餐飲店是網絡經濟體系下的產物,因個人分享、口碑傳播、網絡炒作等備受人們追捧。網紅本是一件好事,但也因此社會負面影響會被不斷擴大。當食品安全等問題曝光,鐵粉們追捧熱度迅速降至冰點,曾經的門庭若市變成了門可羅雀,“網紅”餐飲店變成了“網臭”餐飲店。“網紅”與“網臭”都是結果,這好與壞之間其實有時候只是隔著一隻老鼠、一個黑了的芒果、甚至只是一雙一次性餐飲手套。

不難發現,網紅店有一個共同點:紅了之後迅速擴張。企業管理者把過多的精力花費在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環節上,甚至為了謀取利益,在採購、製作等環節上降低成本,加之擴張之後員工迅速上崗,素質不齊,多種因素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隱患。另外,監管部門監管不嚴,處罰力度不大,食品安全違法成本低,令一些不良商家產生僥倖心理。

腳趾踩肉!餐具拖把一起洗!這樣的網紅店你還敢吃嗎?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存在

2008年,六名中國嬰兒因為食用摻入工業化學品的奶粉而死亡,另有數千名嬰兒因此腎臟受損。從那以來,整個行業的參與者都在想盡辦法讓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回到正軌。

經過了幾年的努力並非沒有成效,但中國市場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隨之提升。餐飲消費需求的轉變、以及民眾對社交網絡的嫻熟運用,這些因素也讓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殺傷力瞬間被引爆。“食品安全”這幾個字,隨時都可以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

而在網紅店大火的今天,更多的餐飲衛生內幕被曝出,也就意味著餐飲店在衛生安全保障的這條路上,依舊任重道遠。

服務質量是餐飲店立足之本,食品安全是服務質量之基。要想讓網紅餐飲店長紅,就必須把握住食品安全這道紅線。從食材選購、加工、製作到店內的衛生、員工培訓都嚴格把關,確保端上飯桌的飯菜、飲品、甜點不僅好吃美味,更要衛生健康。監管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餐飲業准入制度,嚴厲追責制度,讓食品安全問題沒有滋生空間。當然,也要充分發揮消費者和社會的監督力量,共同打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食品安全既是餐飲業的底線,又是生命線。如果不能把握住食品安全這道紅線,網紅餐飲店就只能紅極一時,關門大吉了。

在國內大部分餐飲業還依靠人工的今天,我們看到或者看不到的後廚衛生與否,很大程度上的確只能依託於操作者的良心,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只能被動地接受這種不公平。民以食為天,食品的衛生和安全大過一切,因此除了商家需要自我監控,相關部門也應該嚴加管控,才能保證大熱的餐飲業,不會愈走愈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