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千禧一代”!這群年輕人有著怎樣的消費偏好?

不容忽視的“千禧一代”!這群年輕人有著怎樣的消費偏好?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00後已經出道了,而90後、80後們更是紛紛踏上了奔三奔四的道路。在感嘆自己不再年輕的同時,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千禧一代”已經成熟,他們漸漸成為當前消費的主力軍和商家眼中的“錢袋子”,而一系列圍繞著“千禧一代”的消費趨勢正發生著新的變化。

“千禧一代”消費觀的養成

所謂“千禧一代”,一般用來特指1982年~2000年出生的那一波人。在我國,由於“千禧一代”的出生與成長趕上了特定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因而逐漸形成了他們與眾不同的消費觀念。

首先,“千禧一代”成長於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時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開始了長期高速增長的步伐。按照不變價計算,我國2017年GDP總量相當於1982年(“千禧一代”開局之年)的近150倍(參見圖1)。與此同時,我國的城市化率也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加速(參見圖2)。由此一來,“千禧一代”不同於上一代人,他們充分享受到了經濟增長的紅利,成長中大多沒有經歷嚴重的物質短缺,因而他們更具備消費升級的主觀需求。

不容忽視的“千禧一代”!這群年輕人有著怎樣的消費偏好?

不容忽視的“千禧一代”!這群年輕人有著怎樣的消費偏好?

其次,“千禧一代”的出生與成長受到的關注更高。1982年,“計劃生育”被寫入十二大報告並落實到憲法。而“千禧一代”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出生,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結構通常也為“4+2+1”的形式。作為 “1”,他們在6位長輩的高度關注下成長,這間接塑造了他們不同於上一代人的、更加個性化的消費習慣。

最後,“千禧一代”是互聯網的原住民。自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互聯網開始風靡全球,其崛起也陪伴著“千禧一代”的成長。截至2016年底,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超過50%,其中手機網民佔比超過90%。另據北京歐立信的調研報告顯示,在“千禧一代”之中,手機和互聯網的普及率分別高達85%和93%。在高速推陳出新的互聯網影響下,“千禧一代”具備了注重個性、樂於嘗試新事物、品牌意識強等消費特質。

事實上,“千禧一代”的種種消費偏好正在潛移默化地左右著整個消費群體的偏好與需求。美國著名研究機構ComScore的統計顯示,中國大陸25-34歲主力消費人群佔總人口比例早已超過30%,遠在世界和亞太地區平均水平之上。他們更加註重品質與服務,追求個性化、新鮮刺激多樣化、高品質、體驗式消費,由此引領了一波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的興起。

“千禧一代”的消費畫像

那麼,“千禧一代”的消費潛力有多大呢?

根據高盛的研究報告,中國的80後和90後群體約有4.15億人,佔總人口的31%,隨著他們的平均年收入從2014年的5900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3萬美元,他們將主導未來10年的消費格局。

光大銀行、蘇寧易購等各大品牌聯合發佈的《2017年輕人消費趨勢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年輕人人均收入為6726元/月,人均支出則為4386元/月,收支比約為3:2,可見“千禧一代”的消費能力之旺盛。

由此,掌握“千禧一代”的消費特點成為了商家調研的重中之重。

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千禧一代”在“衣食住行遊購娛”各個領域都具有較為鮮明的消費特點,具體如下:

(1)衣:個性化+互聯網化。

“千禧一代”希望與眾不同,追求品牌個性,但出於經濟能力暫時相對有限的考慮,他們更願意通過多元的消費渠道線上線下比價格,用最少的錢買到最想要的衣服。由此呈現“千禧一代”熱衷網購的現象。

(2)食:注重體驗,偏好中低端消費。

“千禧一代”較少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對口味、環境、服務等都有自己的獨到偏好,並且樂於傳播口碑,分享自己的體驗感受。此外,由於經濟實力有限,他們不會經常出入高檔酒店,反倒是有特色有賣點的中低端餐館更能吸引他們。

(3)住:關注住房品質超過價格。

據58同城房產研究中心調查顯示,無論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還是其他城市,年輕的“千禧一代”畢業生們最關心的問題是舒適的居住環境,租金、交通和室友均位於舒適的居住環境之後,而這也意味著他們要付出更大的租金成本。

(4)行:購車兼顧外觀和質量,品牌意識強。

“千禧一代”買車,外觀樣式與質量並重。以90後為例,按照網易汽車《90後年輕消費群體購車趨勢消費報告》的調查,中國有49%的90後購車群體追求外觀和樣式,同時也有48%的90後車主追求質量與可靠性。此外,德國汽車品牌最受他們青睞,其次是日系與美系品牌。

(5)遊:嚮往自由,熱愛旅遊。

“千禧一代”熱愛旅遊,尤其是90後群體,按照攜程網的統計數據,90後平均一年出遊的次數為4.2次,其中國內遊佔比為79.3%,出境遊佔比20.7%,這與他們喜歡新鮮事物、願意嘗試的個性一致。

(6)購:熱衷網購,消費理性。

“千禧一代”與互聯網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繫,他們成為了網絡購物的中堅力量。而且,他們對於真正吸引自己的東西非常捨得消費,但這並不影響理性選擇,他們很少花冤枉錢在無謂的事情上。

(7)娛:娛樂能力極強,樂於接受新型娛樂方式。

“千禧一代”成長在物質生活相對豐富的環境中,他們對生活娛樂性的追求更甚於其他年齡群體。他們關注的娛樂領域涵蓋娛樂圈、體育、遊戲等多方面,分佈範圍極廣。同時,新鮮好玩有創意的東西總是可以輕易抓住他們的心,這也更容易讓他們為此買單。

“千禧一代”的三大消費新趨勢

而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爆炸式發展以及新興業態的不斷湧現,“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也在悄然顯露出新的趨勢,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日漸崛起的小眾消費。小眾消費是指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生活情懷的不同維度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以社群為核心的消費群體。可以說,是互聯網社交工具的興起,讓這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走到了一起,他們同樣都是消費偏好更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載體,因而造就了各種發燒友論壇以及小社群的繁榮。

第二,蒸蒸日上的“懶人消費”。相對富足的物質條件、便捷高效的互聯網環境、追求簡單快捷的個性等因素,讓“千禧一代”逐漸擁有了“宅”的特徵。以90後為例,根據中信證券的調查報告,90後休閒娛樂方式排在首位的為“宅家上網”,窩在家裡聽音樂、看視頻、睡覺成為他們度過假期時光的首選。如此一來,“懶人經濟”應運而生,其宗旨在於儘可能迎合消費者“懶到底”的需求,並提供相關的配套服務。這也解釋了餐飲、家政、速運等領域的服務大大流行的原因。

第三,超前消費傾向明顯。《2017年輕人消費趨勢數據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年輕人辦理信用卡的比率超過76%,且超前的信用消費已被大部分中高收入的年輕人接受。而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憑藉其低門檻與高效率的特點,同樣被“千禧一代”追捧。雖然超前消費意願更強,但“千禧一代”絕不只是任性地買買買,相反,在P2P、基金、眾籌等理財產品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們的理財意識同樣不弱。

未來是年輕人的,消費市場同樣如此。面對眼下這一片“千禧一代”的消費藍海,你入局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