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與海水相遇:深海“煙花水母”,史上僅被目擊到10多次


煙花又稱花炮、煙火、焰火,中國勞動人民較早發明,始於宋代,常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

點燃後煙火噴射,呈各種顏色,並幻成各種景象。

據英國媒體報道,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

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這些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

Halitrephes maasi是一種棲息在深海的“煙花水母”,還沒有中文名字,亮紫色的觸角,淡藍色的傘狀外表,橘色的散射裝身體,遠遠看去就像是深海中的煙花。

雖然它能夠反射燈光,但如果沒有人造燈光,在黑暗的深海很難被發現。

在歷史記載中這種“煙花水母”僅僅被目擊到10多次,因此觀測人員稱能見到它真的非常幸運。

水母身體的主要成分是水,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它們在運動時,利用體內噴水反射前進,遠遠望去,就像一頂頂圓傘在水中迅速漂游。

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裡,這些遊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

水母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了,它們的出現甚至比恐龍還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