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再次迎來了小陽春:巨無霸“滴滴出行”融資100億為哪般?

金融行業和互聯網界的專家一個普遍的共識是,互聯網已經進入了平穩發展期,今天的創業項目想要再獲得融資的難度已經今非昔比。不過最近彷彿互聯網迎來了一個“小陽春”,前段時間視頻直播平臺鬥魚、虎牙等紛紛宣佈進行了新一輪的融資,並且野心勃勃地宣佈即將前往納斯達克或者香港上市,最近滴滴出行方面又傳出即將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融資100億元——一場互聯網行業的資本盛宴正在開啟。

如果說虎牙、鬥魚作為競爭激烈且充分的行業需要通過新一輪的融資補充“彈藥”,擴大自己競爭優勢的話,那麼獨霸國內網約車市場的“滴滴出行”大舉融資100億又是意欲何為,“滴滴出行”又面臨著什麼樣的市場壓力,這背後又會有什麼樣的動機和舉措呢?

想必很多小夥伴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是滴滴出行最近和美團方面的博弈。前段時間,美團“高調”進軍打車市場,2017年下半年在南京測試了十個月的美團打車即將開始在北京、上海、程度、杭州、溫州、廈門和福州七個城市全面鋪開。美團從外賣到打車捆綁的是自己的用戶流量入口。面對此舉,滴滴也開始打起了外賣的算盤,滴滴配送也在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溫州、成都等九大城市開始提供服務,另外滴滴方面也在大規模招聘騎手,想更快速地擴張。

互聯網再次迎來了小陽春:巨無霸“滴滴出行”融資100億為哪般?

互聯網再次迎來了小陽春:巨無霸“滴滴出行”融資100億為哪般?

滴滴出行上一次融資經歷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示。2017年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佈股權融資40億美元,主要用途是加大對AI交通技術的投入,加速推進國際化,以及系能源汽車服務在內的創新業務。而滴滴出行前幾輪大型融資都是為了吞掉快的、優步等競爭對手,形成壟斷性市場格局。

現在看來,這100億元的用途依然和40億美元的融資是一致的,仍然適用於未來出行模式的研發,特別是共享新能源汽車的模式。因為雖然今天的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佔據絕對霸主地位,但是汽車行業正在迎來一場變革,未來會有更多的挑戰者藉助新的技術模式對滴滴進行彎道超車。近在咫尺的一個潛在對手就是摩拜,前段時間摩拜宣佈和貴安新區的新特SITECH汽車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家身後站著中國一汽和有著中國大數據中心之稱的貴安新區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將和摩拜共同研發推出一款專門用於共享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汽車中專門裝有共享管理功能模塊,能夠實現實時計費、閒時調度、經濟充電等功能,並且這款汽車的塗裝將採用摩拜標誌性的配色。摩拜巨大的用戶流量以及極高的用戶粘性將會在摩拜共享汽車推出之後迅速轉化為市場收益,滴滴不得不防。而前面又提到,在傳統網約車市場領域中,美團又雄心勃勃,滴滴現在的處境簡直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

互聯網再次迎來了小陽春:巨無霸“滴滴出行”融資100億為哪般?

所以,在一個交通出行即將面臨顛覆性變革的前夜,滴滴出行怎麼可能不未雨綢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