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明郎瑛說:地必擇吉,葬必盡善,豈可一切委之於無用而不問耶?但當擇其寬厚聚氣之所,無水泉縷蟻之屬,即為吉地,葬亦善矣,祖宗神靈亦必安矣,彼安而已亦安也,又何必深求眾合克應,以求富貴利達哉!故朱子曰:子孫藏祖考遺體,必致其謹重誠敬之心,以為安固久遠之計’。

程子曰:‘地之美則神靈安,子孫盛也。’餘嘗譬人之坐臥也,得其所則必心安魄靜,可以長久,可以歡樂,可以生育也。善乎!歐陽玄曰:‘作室先主乎寢所,相墓先妥乎親靈。’是惟欲其安而已。”然而,事實上確有許多人卜葬相墓不是為了安親人遺體魂靈,而是為求生者的富貴利達。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北宋時,秀才傅某父喪,求江山縣風水先生祝評事卜葬,祝說:“附近有一山,房宿直穴,昂宿守水,上合天星,真佳城也,急買勿失”。傅秀才即買其地葬父。祝同往,指其墓地說:“壬午年當生貴子,位至待從,後代子孫,冠冕不絕。”壬午年,傅秀才生子,取名楫,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位至中書舍人龍圖閣待制。傅楫死後,又一風水先生對其家人說:“先墓合出宰相,可惜穴低了。”家人用術士言,遂將墓穴遷至高處,高出原墓穴五丈左右。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後來,傅氏一孫去臨安,過江山縣,訪祝家。祝評事早已故世,家人迎客,言及先世事,問:“君家祖墓後來不曾輕易遷動吧?”傅氏孫答:“自待制之沒,用一術士言,重新搬遷了。”又間:“有犯徒刑的人沒有?”答:“有。”於是,主人起人室,取出祝評事當年卜葬的記錄,上寫道:“仙遊傅秀才營葬後,當於壬午年生貴子;或移而趨高,則出徒刑人。”即勸客人速遷葬原處。傅氏孫急歸故里,仍遷舊穴。傅氏子孫為求綿延仕宦,生者顯達,三遷其祖之棺柩。他們如此舉動,哪裡還有安親遺體魂靈之意?使其祖葬而不安,還能說是孝子慈孫嗎?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明建安人楊萬大,安家武夷山上,以打魚砍樵為生,夜則懸燈獨坐,彈琴詠詩,聊以自娛。一日,有道士黃冠玄服,欲往武夷宮,天晚不能渡河,投宿楊舍。自此以後,兩人相往來,楊待之甚恭。一天,道士欲請楊同去,楊悲傷地說:“吾二親已喪,未卜葬地。怎能離去。”道士說:“待你成就大事,再一同而去。”

於是二人乘船至甌寧豐樂裡,道士指溪灣秀峰下說:“你在某年月日奉父母靈柩來此,見到有白狸休眠處,即是葬地,白狸起時,即是葬時。”到了道士所說之日,楊奉雙親靈柩至其峰下,果見白狸,即依道士所囑重葬雙親。未及一年,別處楊氏子孫聞之,皆遷居此處,因名其地楊墩。傳說明“三楊”之一、文淵閣大學士楊榮既其後人。此亦是為生者而遷死者之葬。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有些人擇葬,完全不顧使親人遺體魂靈有所安之旨,而是一味追求吉地,哪怕是葬於道路溝渠,只要能利於生者,皆無所謂。南宋高宗建炎中,滁州張弘範樂善好施,不願為官。出監揚州柴墟鎮,不久因病辭官。張喜揚州風土、遷家於此。父死,將葬之,遇術士指點葬兩溪間。後來,趙善仁聽堪輿家言,認為其地燥烈無滋潤,須水溢才能應驗,於是官府組織人馬開溝決偃,使其水下流,而在下流則建堤堵水,以使水溢。恰逢暴雨,水猛漲,張家墳瑩被水浸泡。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明代,有位舒梓溪先生,家甚貧,一天夜裡,舒與妻其坐,忽見一大蝦出語道:“蝦子腳兒嬌,”門外即有鬼應道:“狀元定此宵。銀環金鎖鎖,簾卷玉鉤鉤”。二人愕然。次日大雪,舒出門向親友借錢糧,僅夠勉強支撐數日。有風水先生至其家。舒殷勤相待。風水先生被其恭敬所感動,又見其家徒四壁,甚憐之,間:“先生有先人未葬者否?”舒如實相告:“我正為此焦慮不安,恨貧窮無能安葬。”

術士即指近郊一個地方對他說:“那兒有一大塊空地,還沒有主人。我已仔細觀察幾年了,那塊地為美女梳妝形,前有銀環金鎖,珠宿玉鉤,不如乘此急時,我為君家卜之。”選擇葬日,次日最吉。舒梓溪聞術士語與鬼語暗合,心中甚喜,但家中貧窮,無以買地置棺。術士解囊相助,為其購置棺木。是夜入靜之時,舒梓溪悄悄地按術士選定之地葬其先人,四鄰皆無知者。舒氏父死,停屍家中,至術士間其“有先人未葬否”時,才說正為貴事發愁。既無錢財購置棺木葬地,久停先人屍體在家中有何益?

怎麼客觀理解風水寶地的含義

原來,他是沒有找到風水之地。舒氏雖有文采,但一貧如洗,困守家中。他不願長此下去,便希望藉助先人的靈氣,為先人選一塊既不花錢又有風水的寶地,保佑自己日後發達。這兩件事,一為生者而葬死者於溪水之中,一為生者而停先人之屍於家中久不舉喪。生者之求於死者,何太急太苛!窮苦人家為求改變命運,富貴利達,不惜委屈先人遺體,擇葬安葬。富貴人家為保富貴延年,飛黃騰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