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歸納】高考地理9大知識點+常考45個易錯易混點

顏老師說

今天顏老師整理非常實用的【乾貨歸納】高考地理9大知識點+常考45個易錯易混點希望你們在複習的時候能幫到你們。

【收藏】掌握地理9大知識點,什麼考試都不怕!

【乾貨歸納】高考地理9大知識點+常考45個易錯易混點

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

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衝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

帶電粒子流衝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日照圖中進行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兩個方面

日照圖判讀過程中,無論是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還是組合圖轉換為常見圖,轉換時都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繪製轉換新圖時,一定要明確圖上點、線、面的空間關係。歸納起來主要有:

(1)地軸、直射點的太陽光線一定通過地球球心。

(2)太陽光線所示的平面為黃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23°26′的夾角。

(3)各緯線圈與赤道平行、與各經線相互垂直。

(4)各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5)晨昏線與各緯線既可垂直,也可斜交;與極圈內的各緯線還可相切、相離(極圈上出現極晝或極夜);平分赤道(即赤道與晨昏線的兩交點經度相差180°,即赤道晝夜平分);與各經線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線把相交的各緯線圈分為晝弧和夜弧,根據晝弧和夜弧的長度(所跨經度)可確定該緯線的晝夜長短;如果與各緯線垂直,則晨昏線必定通過南北兩個極點,且該日全球晝夜平分。

2.把握好時間點的轉換。轉換時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1)赤道上晝夜始終平分,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置可以通過時間計算(6時、18時)或通過經度判讀在新圖中找到。

(2)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的確定,可以通過切點時間(12時、0時或24時)推算出經度,再通過直射點位置確定其緯度。

(3)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確定後,就可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但要注意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始終垂直。

(4)太陽直射點永遠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永遠位於極圈上及其以內。

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區域的分佈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

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註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圓圈並不表示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就不是晨昏線。這種局部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赤道除外),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

(4)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南)半球時,北(南)極點位於最北(南)點以南(北),北(南)極點與最北(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北)極點。

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於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後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後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於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後。

判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三個突破口

1.各類岩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岩漿;

2.岩漿岩只能由岩漿轉化而來;

3.岩漿岩、沉積岩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岩,岩漿岩、變質岩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岩,但沉積岩、變質岩不可能直接變成岩漿岩。

判斷岩層的新老關係的四大技巧

1.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沉積岩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律是岩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於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複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岩層總比那些保存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岩層新。

3.根據岩層的接觸關係確定:岩漿岩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岩的關係來判斷,噴出巖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岩層,侵入岩晚於其所在的岩層。變質岩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岩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岩的形成晚於與其相鄰的岩漿岩。

4.根據海底岩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岩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雪線的含義:

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於融雪量,因而形成終年積雪區。

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線,故又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制冰川發育和分佈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雪和冰川。

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2.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氣溫: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降水: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則雪線高度高;降水量大,則雪線高度低。如副熱帶地區降水少,雪線最高,為5000—6400米;赤道地區降水多,雪線高度一般為4400—4900米。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為4600米,北坡雪線則高達5800米

地貌: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陽坡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陰坡則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積雪,陡坡雪線較高,緩坡則相反

氣候:氣候變化直接影響雪線高度,氣候變暖則雪線上升,氣候變冷則雪線下降

注意:具體到某一山區,主要看氣候(包含了氣溫、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氣候”)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的強弱。

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繫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生,不論在哪裡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

(5)地面建築:危房或質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築物處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築物密集區比人口稀少、建築物少的地區烈度大。

【歸納】高考地理常考45個易錯易混點,助力高考

1.光照與熱量

光照側重於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一般與天氣狀況、日照時數、地勢高低等因素有關。熱量側重於溫度的高低,取決於緯度位置,一般緯度越低,熱量越豐富;緯度越高,熱量越少。光照強的地方熱量不一定多,如青藏高原光照強,但是熱量不足,是我國夏季氣溫較低的地方,因為該地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也弱。光照弱的地方熱量不一定少,如四川盆地光照弱,但受盆地地形的影響,熱量充足。

2.太陽輻射與太陽活動

二者都是太陽能量的釋放方式,但表現形式不同;太陽輻射是源源不斷進行的,而太陽活動是週期性的。太陽主要通過這兩種方式對地球產生影響,其中,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能量,促進地表環境的形成;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更多地表現為對正常環境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干擾、破壞。

3.區時與地方時

區時是某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地方時是因經度不同而產生的。如北京時間不是北京所在的東經116°的地方時,而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是東經120°的地方時。

4.太陽高度與正午太陽高度

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一天中有無數個。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在正午(地方時12時),稱為正午太陽高度,一天中只有一個。

5.氣候要素與氣候因素

氣候要素包括氣溫、降水等(若分析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應主要從光照、熱量、降水、氣溫等方面去考慮);氣候因素主要包括太陽輻射(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

6.積溫與氣溫

積溫是指一年內日平均氣溫≥10 ℃持續期間日平均氣溫的總和,它反映一地氣候生長期內溫度的高低和熱量的多少。而氣溫是一地大氣溫度的反映。

7.氣溫年較差與日較差

氣溫年較差是指一年內最熱月均溫與最冷月均溫的差值,氣溫年較差越大,表明氣候的大陸性越強。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稱為氣溫日較差。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一般白天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氣溫高,夜間氣溫低,有利於作物營養物質的儲存。

8.海陸風、季風與季風氣候

海陸風是由海陸之間的氣壓日變化引起的,常出現在濱海地區,是一日之內風向轉變的現象。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或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導致海陸之間氣壓中心發生季節變化,而引起的一種大範圍地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而相反的現象。但有季風的地區不一定會形成季風氣候,只有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風向變化明顯的熱帶、副熱帶和溫帶大陸東岸的季風區才會形成季風氣候。

9.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季風區指夏季風影響到的區域,而不是冬季風影響到的區域。非季風區指夏季風影響不到的區域。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烏鞘嶺—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10.熱力環流中的高、低氣壓

熱力環流中的高、低氣壓是針對同一水平面來說的。氣壓高低與海拔高低相關:某地近地面氣壓總是高於高空氣壓。在冷熱不均的情況下,近地面氣溫高,則氣壓低;高空氣壓的高低與近地面相反。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11.東亞的東南季風與南亞的西南季風

東亞的東南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形成的。南亞的西南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共同作用形成的。

12.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與太陽直射點的關係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是由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引起的,就北半球而言,相對於二分日,氣壓帶、風帶夏至日位置偏北,冬至日位置偏南。

13.冷鋒與暖鋒

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鋒前是被迫抬升的暖氣團;暖鋒是暖氣團主動沿鋒面爬升,鋒前是被迫後退的冷氣團。判讀鋒面圖時要注意鋒面總是向冷氣團一側傾斜,降水也主要發生在冷氣團一側;畫冷鋒和暖鋒符號時,要注意三角形與半圓形的凸出方向,即總是指向鋒前,冷鋒指向暖氣團一側,暖鋒指向冷氣團一側,它們的指向也可代表鋒的移動方向。

14.並不是所有氣壓場中都有鋒面形成

在水平氣壓場中,鋒面一般形成於低壓中心(氣旋)周圍,而不會形成於高壓中心(反氣旋)周圍,因為低壓中心周圍氣流是向中心輻合的,冷、暖氣團可以在低壓槽線處相遇,形成鋒面。反氣旋在地面不能形成鋒面,因為反氣旋的水平氣流向四周輻散,冷暖氣團不能相遇。

15.熱帶雨林氣候的特殊分佈及成因

(1)熱帶雨林氣候並不都分佈在赤道附近。澳大利亞東北部、南迴歸線附近的馬達加斯加島東側、巴西高原的東南部等地區都遠離赤道,其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與地處東南信風的迎風坡、暖流的影響有關。

(2)赤道地區並不都會形成熱帶雨林氣候。東非高原位於赤道附近,但由於地勢較高,上升氣流弱,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16.河流水與湖泊水、地下水的補給關係

(1)河流水與地下水之間並不一定存在互補關係。例如,黃河下游、長江的荊江河段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補給地下水的情況。

(2)湖泊水與河流水之間的補給關係,取決於湖泊的位置。位於河流源頭的湖泊,全年都是湖泊水補給河流水;而位於河流中下游地區的湖泊,對河流水起調蓄作用,洪水期河流水補給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補給河流水。

17.水文特徵與水系特徵

河流水文特徵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描述:

①徑流總量,取決於流域(集水)面積的大小、流經氣候區降水的多少、蒸發量的大小(與溫度高低有關);

②流量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取決於主要補給水源的水量變化;

③結冰期,取決於氣溫的高低;

④含沙量,取決於過水地面土壤的疏鬆程度和植被的覆蓋率,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大;

⑤航運價值,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穩、河道深且寬闊,無瀑布、急流,航運價值高;

⑥水能資源,流量大、落差大的河段,水能豐富。

河流水系特徵一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描述:

①河流長度、流向;

②流域面積的大小;

③支流數量及形態;

④河網、密度;

⑤河道的寬窄、彎曲、深淺。

18.水資源與水能資源

水資源是指所有能被人類利用的水體。水能資源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蘊藏的動能資源。

19.寒流流經海區的水溫不一定比暖流流經海區的水溫低

寒流流經海區的水溫低,暖流流經海區的水溫高,一般是指與同緯度海區相比較;不同緯度寒流流經海區的水溫有可能比暖流流經海區的水溫高,如加利福尼亞寒流流經海區的水溫就比阿拉斯加暖流流經海區的水溫高。

20.地形、地形特徵、土地利用類型

地形是指人們對地表形態劃分的基本類型,一般分為五種: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地形特徵則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狀況等。例如,華北平原的地形是平原,地形特徵是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開闊。土地利用類型分為耕地(水田和旱地)、草地、林地、建設用地等。

21.斷裂與斷層

形成斷層,岩石必定斷裂,但岩石產生斷裂,未必會形成斷層,關鍵在於岩石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

22.正地形與逆地形

一般情況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這是內力作用形成的正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逆地形。背斜谷從地形上看是山嶺被侵蝕成了山谷,但從地質構造上看還是背斜。

23.風化作用與風力作用

風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岩石、礦物與大氣、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生物理、化學變化而在原地形成鬆散堆積物的全過程。風化作用是靜態的破壞作用,短時間內不易被人們察覺,如花崗岩的球狀風化,主要破壞因素有溫度、水、生物等。風力作用表現為風對地表物質的侵蝕、搬運和堆積過程,會形成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風蝕地貌有風蝕蘑菇、風蝕洞、雅丹地貌等,風積地貌有沙丘、沙壟等。

24.河流各河段形成的地貌並不相同

一般來講,河流上游為侵蝕地貌、下游為堆積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積地貌,如沖積扇、洪積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蝕地貌,如剛果河河口地勢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積,就沒有形成三角洲。

25.乾旱與旱災

氣候乾旱的地區不一定會發生旱災。旱災主要是針對農作物而言的,受供需關係的影響。我國西北地區比華北地區乾旱,但是華北地區旱災嚴重,因為華北地區對水的需求量更大。

26.火山、地震並非只有弊

火山、地震並非百害而無一利,如火山噴發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來研究地球的內部結構。

27.人口流動和人口遷移

人口流動是指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如民工流動、旅遊活動等。人口遷移是指一定時期內人的居住地發生變動。二者的區別表現在是否有較長時間的居住地變動。判斷人口遷移的三個重要標準:跨越行政區域界線的空間位移、居住地變更和時間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28.人口增長模式的比較

原始型與傳統型:相比原始型,傳統型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自然增長率有所上升,平均壽命有所延長。原始型與現代型:都是人口低增長階段,但原始型的低增長是由高死亡率造成的,現代型的低增長是由低出生率造成的。

29.人口增長率降低不等於人口數量減少

人口增長率降低說明人口增長速度降低。一般情況下,當人口增長率由正值變為0時,人口數量達到最大值;人口增長率為負值時,人口數量才減少。

30.並非所有的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區

平原是聚落髮育最理想的地方,但並不是所有的平原都分佈有密集的聚落,如亞馬孫平原,由於地處熱帶,氣候悶熱潮溼,居住條件不佳,人煙稀少,聚落很少;西西伯利亞平原因地處高緯,氣候寒冷,沼澤、凍土廣佈,聚落也很少。

31.城市化水平高低與城市化速度快慢

城市化水平主要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表示,城市化速度反映某一時間段城市化水平變化的大小。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發展中國家雖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低於發達國家。

32.商業中心並非都分佈在市中心

根據市場最優的原則,商業中心往往位於城市中心地區,但並非城市中心地區都為商業區,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區。

33.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區集聚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階段。郊區城市化:指城市附近的郊區轉變為城市的過程,是郊區以第一產業為主向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的轉變過程。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遷移,城市中心區衰敗,即出現“空心化”現象。再城市化:是針對逆城市化而言的。指因發生逆城市化而衰敗的城市中心區再度城市化的過程。

34.農業生產的主要區位因素、主導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主要區位因素:指某一區域某種農業發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區位因素,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農業發展的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政策、科技、勞動力、市場、交通等。主導因素:指影響某種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這種因素,就不會有該種農業在該區域分佈的可能。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是在特有的地形條件下形成的(地勢低窪),因此地形是其發展的主導因素。

限制性因素:農業生產需滿足許多條件才能進行,如果某一地區其他條件都能得到滿足,唯有某一條件不能得到滿足,這個缺乏的條件就成為該地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若這個條件得到滿足,則該條件往往成為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例如,我國西北地區光照、熱量等條件優越,但缺少水資源,因此水資源就成為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流水灌溉,水資源就成為當地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

35.人類對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人類對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前提是不違反自然規律。溫室大棚農業一般出現在緯度較高的地區;熱帶地區一般不會發展溫室大棚農業,因為該地區熱量非常豐富。梯田一般適合佈局在坡度比較小的地區,並不是所有山區都可以通過修建梯田來改造自然條件。

36.耕作制度、複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佈局等)及與之配套的農業技術措施的總稱。複種指數是某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總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之比。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某地農業生產力水平、耕地重複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37.農業生產類型與農業地域類型

農業為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按生產對象通常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按投入多少分為粗放農業(投入少)和集約農業(投入多);按產品用途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由於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世界上形成了多種農業地域類型。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季風水田農業、大牧場放牧業、熱帶種植園農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乳畜業、地中海時鮮業等。

38.不是所有國家的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率、機械化水平都低

季風水田農業一般屬於自給農業,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但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率、機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國的季風水田農業商品率較高,日本的季風水田農業小型機械化水平較高。

39.工業的主導區位因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只要能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市場導向型工業也可以靠近原料產地,如高檔傢俱廠;原料導向型工業也可以靠近市場,如北京、上海附近的牛奶生產。

40.工業聯繫、工業集聚與工業分散

工業聯繫是指若干工業企業之間存在的關係,包括生產工序上的工業聯繫和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繫。工業集聚是指若干工業企業或同類生產集中於一定地域。與其相對應的是工業分散,是指工業企業、工業點等散佈於一定地域。工業的集聚與分散都是指工業在國家或地區範圍內地理分佈上的相對集中狀況,是工業佈局空間特徵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

41.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因人類活動而產生,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會產生環境問題。只有當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時才會產生環境問題。追求經濟增長與環境問題的產生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但並非存在必然的聯繫。如果人類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注重環境保護,則可以有效避免環境問題的產生。經濟發展可能會帶來環境問題,但是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不發展經濟。因為環境問題是在經濟發展中產生的,需要通過發展經濟來解決。

42.環境汙染與生態破壞

環境汙染主要包括大氣汙染、水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和噪聲汙染等。生態破壞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屬於生態破壞。

43.新工業區並不等同於高新技術產業區

新工業區有多種類型,其中兩種最典型:

(1)新發展起來的以傳統工業為主的工業地域,如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地區,主要特點是通過專業分工和團結協作將眾多中小型企業緊密聯繫在一起。

(2)以高新技術為龍頭髮展起來的新工業區,如德國南部地區、美國“硅谷”、日本“硅島”等,這些地區逐步發展成為以電子、宇航等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地域。

44.產業並不僅僅由發達國家或地區向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轉移

產業轉移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營銷網絡、建廠、設立研發機構等,其中設立研發機構是產業轉移的高級形式。一般而言,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主要是為了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和地價便宜的優勢,同時又能佔領當地市場,減少產品運輸費用。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投資建廠,則主要是為了利用發達國家的技術、信息優勢以及避開關稅壁壘等。

45.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

遙感主要是利用傳感器獲取信息,側重於監測、獲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統作為地理信息的處理和分析系統,側重於信息管理、查詢與分析;全球定位系統是利用衛星來獲取地面經緯度及高程並用於定位和導航的系統,其功能側重於定位、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