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是如何把京東淘寶惹怒了?又將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拼多多這兩年的發展確實很搶眼,以電商社交創新型的發展模式,結合拼多多商品價格的優勢,是急劇的佔領電商市場,而拼多多的快速發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搶佔了淘寶的人群流量。但是拼多多也並不太好過。有人舉報拼多多出現違法涉黃涉暴力商品,後有警方展開深入調查。引起了全網的公憤,不過也算是在一段時間收穫了巨大的熱度,為拼多多省了一筆巨大的廣告費用。

拼多多是如何把京東淘寶惹怒了?又將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拼多多的拔地而起

“拼多多 拼得多 省得多”相信這句廣告詞都很熟悉,可以說是繼腦白金之後又一個成功洗腦的廣告臺詞。從一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發展到3億人都在用的app,拼多多是憑著什麼以電商黑馬的姿態闖入大眾視野的呢?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商家絡繹不絕的加入拼多多呢?

許多不同的價格模式不需要找到自己的貨源,不需要花自己的錢來推銷,不需要存儲商品,操作簡單,投資小,見效快!根據大多數商家的反饋,一個商店的月收入在九千元之間。如果你開始創業,你可以通過工作室(10家商店)獲得每月收入的三萬。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

而它的發展之路也是非常神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作為淘寶代運營公司起家,在2016年看到聚划算被併到天貓,被天貓弱化,中小賣家哭成一片時,卻只有他看到機會所在,成立拼多多為更多的中小賣家帶來便利。在淘寶、京東還在為一二線城市廝殺的時候,拼多多和當年的快手一樣,成功從三四線城市突破,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而且拼多多在騰訊這個大金主的支持下急劇發展,這也不得不讓馬雲重新審視電商社交的發展模式。而在國內騰訊把控著移動互聯流量,同時被騰訊投資的公司佔有超過50%的互聯流量。阿里擁有20%左右的流量,其他公司佔有30%。在互聯網的兩級中,我們也曾經分析過阿里和騰訊將成為市值1萬億美元的公司,不得不說人群流量是各大平臺的核心所在。而拼多多正是抓住了人群流量,才會快速的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拼多多是如何把京東淘寶惹怒了?又將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拼多多的假貨危機

和淘寶一樣,拼多多的成長也躲不開野蠻生長後滋生的問題,那就是虛假宣傳、假貨、產品質量差等問題,並且也逃不開“便宜沒好貨”這個悖論,因為前期要吸引用戶,用低價為手段背後必然犧牲的是商品的質量。

其實說到底不是公司想要在平臺上賣假貨,而是前期吸引的手段,因為消費者永遠有低價的需求。況且拼多多的商家門檻非常低,所以如果平臺又監管不力的話,假貨就非常正常。

商品質量和假貨問題,一直是拼多多的短板。據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拼多多投訴量高達13.12%,居行業第一。日益尖銳的假貨問題,讓拼多多的商品危機日益凸顯,這也導致平臺流失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商家,進一步阻礙平臺發展。

拼多多是如何把京東淘寶惹怒了?又將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因為,任何一家電商發展繞不去的坎就是假貨,尤其是一家以低價著稱而發展壯大的平臺,這次只是引起公憤,下次可能就是全民要求封殺了。

拼多多的未來形勢將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