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獨角獸基金開始發行,週期三年,散戶值得投資嗎?

範博主力行為學

1、CDR獨角獸基金到底能不能買

2、CDR獨角獸基金可能的走勢

3、目前A股的走勢

2016、2017、2018,連續3年A股中大多數股票都是下跌的,如果看中位數,今年跌幅已經達到了11.4%了,已經連續三年跌幅超過10%,如果不考慮新股,從2016年1月1日算起,到今天已經跌了40%多了,如果看代表中小創的中證1000指數,已經跌回到2014年底了,加上上週五銀行股的平均pb已經跌到了0.83創下了歷史新低,因此,此處就算不是底部,也已經距離底部不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資金,正應該是精選目標,等待入場的好時機,這個時候去買什麼獨角獸基金,完全不合算啊。

希望大家一起討論。


遁逃者

早上剛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

  • 大盤目前成交量低迷,人氣渙散。在這個時候又要推出CDR迴歸,無疑讓市場的資金面更加緊缺。於是,又推出CDR獨角獸基金,以此來緩解市場的資金壓力。只是他人不知道,不是資金面的問題,而是態度問題。在這個位置還要上CDR,會對人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恐慌情緒。


即使獨角獸基金髮出來,也緩解了市場的壓力,但對於散戶來說,值得投資嗎?

  • 這個獨角獸基金是有鎖定期的,週期三年,買入後好象至少要一年才能賣出吧。而且是專門只能買獨角獸的上市公司。雖然有網下配售,但這個配售每隻基金也有一定的限額。比如100億的額度,網下的配售的基金一隻最多有10億的額度。中籤之後個股即使漲幅翻了一倍,基金整體的貢獻可能也只有幾個點的收益。而且在封閉期內就能保證獨角獸不跌嗎?看看藥明康德炒高了,人氣這麼好,也會下跌。三六零更不用說了。華大基因風口過後也是一路下行。因此,這個獨角獸基金如果有閒錢的話可以參與一下,對於資金比較緊的散戶來說還是不參與了。也許對機構來說,這是非常不錯的機會。對小散來說,可能只能是看看而已。


股海重生2015

這兩天,被CDR基金給刷屏了。這個封閉期三年的CDR,是"向中小投資者讓利"的政策,讓中小投資這能搭上"戰略投資者"這個大船。可是,這種基金值得投資嗎?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一、CDR基金主要投資的是啥

目前這些企業的估值並不低,可以說是比較高了,而且美股也處於高位,要封閉三年,對成長性企業來說,作用價值投資的方法封閉三年,還是有風險的。

二、買CDR基金途徑的差別

CDR目前可以通過相關銀行、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購買。證券公司說購買比較好的途徑,因為費率、和二級市場交易方面有優勢。尤其是6個月後,證券公司購買途徑,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其他兩個途徑,屬於場外市場購買,封閉期三年。證券公司也是封閉期三年,不能贖回,但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買賣。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問過相應證券公司人員,答覆也不是太肯定。

三、購買CDR基金可能的收益

這個很難說,因為這個基金對應的是CDR標的三年後的價格了。前面說了,這個和打新股是有很大差別的。如果三年後對應標的股票下跌得一塌糊塗,那這個基金也會一樣虧損。據有關人士估計,可能年化收益在7-8%左右。當然,這個只是估計,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畢竟該基金是投資的獨角獸股票,代表新經濟類的個股本來就是屬於高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這次管理層"讓利"給普通個人投資者,任何人都可以購買,"一元就可以戰略投資"。相比較開通創業板,要方便很多很多。看來,管理層對"獨角獸"未來三年發展是信心滿滿的。否則,這種"新經濟",怎麼會向普通民眾推薦。難道,這說明風險很小?當然,這是我個人猜測,這不是官方的說法,大家自己揣摩。

四、購買CDR標的其他途徑

獨角獸企業的股票,如果能夠開通滬港通,能夠開通美股賬戶,可以直接購買這些CDR對應的股票,還少了被三年封閉的風險。或者購買相應的QDII基金,也可以達到一定的對外投資目的。

因為CDR屬於新事物,有些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


投資悟道

最近整個市場都被獨角獸的消息佔領著,到底值不值得投資成為了絕大多數散戶所關係的問題,今天就來給大家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2018年6月6日,證監會發表了《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標誌著CDR制度核心規則全面落地,獨角獸基金也正式開始發行。

1,3年的封閉期。只有過了3年才能想基金公司申請贖回,這其實對很多中小投資者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因為在購買之前要考慮的東西很多,畢竟沒有多少人願意做一個長達3年的投資。

2,CDR企業的告訴成長期已經過去了,現在迴歸的這些互聯網企業,各個方面都已經非常的成熟了,估值方面也較高,短期CDR概念爆炒或許會有漲幅,但經歷了高位泡沫之後,一旦破裂散戶一樣會成為接盤俠。

3,優先對普通投資者銷售,這真的讓我想起來當年的中石油慘劇。

4,這裡要明白,這些公司其實稱不上真正的獨角獸,因為在海外已經上市了,國內很多基金都會通過港股通、QDII或者某些方式來購買這些中概股的,所謂的CD就是增加了一個購買渠道而已。

如果你真的看好的活,完全可以自己一開一個港股通或者美股的賬戶直接購買,這樣流動性還靈活。

上面對CDR的情況大體上也是給出了一個表述,在投資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利弊,明白了風險之後,在去考慮是否投資。如果打算投資的話,也不要抱有太大的賺錢希望,因為是政策扶持,大概率會有的賺,但絕不會多,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明白。


淘牛邦

CDR獨角獸基金設置為3000億,投資對象主要有三塊:國內上市的獨角獸IPO、折價購買CDR模式回來的獨角獸股票、債券

國內上市的獨角獸IPO

這時該基金投資的第一個對象,只在一級市場操作,意思是隻申購在國內上市的獨角獸新股,只是在申購這一環節操作,進入市場流通的獨角獸股票,不在該基金的操作範圍,以基金的實力打新幾乎是100%中的。從這一點看,還不錯,不過有個小坑在後面,繼續看。

折價購買CDR模式回來的獨角獸股票

債券

這是該基金投資的第三個對象,一部分固定收益類的債券,這沒什麼好講的。

前面分析了該基金投資的對象,從投資方面看都是不錯的選擇。現在要填坑了,最重點的部分來了,這隻基金有個最大缺點是三年的限制期

,三年內不能自由贖回,半年後才可以折價贖回,這個折價率還不一定,但肯定不會很低。意思就是在半年到三年這一段時間內要贖回,你如果有5%的收益,有可能還要向裡倒貼點錢才有可能贖回來。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還有比這更嚴重的,我們打新股就是為了第一波拉昇,但是這支基金不行,最少要限制半年的時間,半年或三年後新股表現怎麼樣,自己翻一下那些以前的新股看看,基本上大部分都回到了原點。而折價買入的CDR股票那,都是在美股或港股上市的,美股現在走了接近十年的牛市,再過三年,大概率是在慢慢熊途中折騰了,這個概率可不小。如果是這樣,那在美股上市的股票一定會受到影響,包括CDR回來的股票。從這二方面看,這隻基金也不怎麼樣,風險還不小。

還有一點,當下我們A股的創業板從各方面看,都滿足走一波行情的條件,在未來的三年內幾乎可以確定,會有一波不錯的行情出現。好了,關於這隻基金的利弊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怎麼選擇是大家自己的事了,我就不再參與意見了。


淡淡禪風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個是戰略配售基金,什麼意思呢?就是相當於買的是股權,並非股票,獨角獸迴歸A股上市,就是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價差。聽起來確實很不錯,但是收益真的有這麼好嗎?

我們散戶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首先,時間問題,這個基金募集完成後,將會鎖倉3年,也就是說你在這3年裡是不能賣出的,只能靜觀其變。

其次,後續存在眾多不確定性,怎麼說呢?獨角獸上市後,股價的確是漲的概率很大,但是,由於這個基金是鎖倉3年的,3年後,股價還能維持高位讓你套現嗎?

甚至很有可能跌破發行價,因為朋友,你玩的是A股,沒有最弱,只有更弱!所以,對於這個基金,我個人不是很建議咱們散戶去配置。

再說了,這個是優先對個人投資者開放募資的,真是好事的話,不太可能讓您們先上車。


一號投顧

散戶不值得投資,因為一作為散戶的我不瞭解CDR是什麼東西,對於不清楚的東西不碰,先讓第一批人吃螃蟹吧?二這東西估值高還是低沒法比照,散戶沒有這個信息渠道,所以還是讓給專業的機構投資。


耳東門丁

問題不是值不值得,而且老百姓還會不會相信。首先,所謂保本是不存在的,大家都知道買基金有賠錢的風險;

其次,封閉期三年,為了對應獨角獸配售上市三年的週期,但三年後,獨角獸的股民都會記得基金要解禁了,那麼巨大的體量破發也就不奇怪了。比如工業富聯,發行價13.77元,發行市盈率約23倍,總股本近200億,發行市值2700億元。對比民生銀行2700億左右市值,市盈率只有5倍。工業富聯業績因蘋果公司下游業務的壓縮還存在業績下滑的風險,三年後工業富聯不破發就是奇蹟了。包括藥明康德等等,都存在發行市盈率過高的問題。

再者,公募基金出現過很多老鼠倉事件,因此已經喪失了很多投資者的信任。

買公募基金不如自己玩,就算敗也敗得明白。


無瘋

不值得,雖然A股是熊市,但是熊市也是市場底部,美股是牛市,但是也是市場頂部,這些獨角獸都是在美股上市的,也就是說都在牛市頂部,而且還有3年的鎖定期,便宜的股票不買,確買漲到天上的票。買的人不評論,反正我明白了是什麼意思後,以後得關注會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