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配售基金正式開賣 一元做獨角獸戰投買不買?

戰略配售基金正式開賣 一元做獨角獸戰投買不買?

6月11日起,國內首批瞄準獨角獸企業戰略配售的6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正式發售。其實,從上週五開始,南方、嘉實、易方達、華夏、招商、匯添富6家公司齊上陣,開始地毯式的營銷轟炸。

此次戰略配售基金於6月11日至6月15日優先向個人投資者發售,個人投資者在每家產品的購買上限為50萬元,最低認購金額均為1元。6月19日為機構認購期,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和職業年金基金等特定機構投資者發售,其中社保基金、養老金優先確認,企業年金基金和職業年金基金其次確認。

按照此前披露的信息,如果零售渠道完成了500億元募資,則提前結束募資並啟動按比例配售。

更有甚者,將銷售的觸角伸到了菜市場。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便在微博上表示,“朋友的老媽去菜市場買菜,被塞了一張獨角獸打新基金的粉單。一種畫風突變的感覺。”

隨著銷售的火爆,銀行個人零售渠道方面傳出消息:接基金公司緊急通知,每隻戰略配售基金規模上限將調整至200億元左右,募滿即提前終止,不會進行比例配售。

另據瞭解,為了實時瞭解基金的募集情況,監管部門要求基金公司及時上報募集信息;同時要求基金公司所有的宣傳資料和新聞稿都要上報證監會。

究竟要不要買戰略配售基金?

當前市場對獨角獸迴歸A股的分歧很大,其中最大的擔憂來自於對IPO“抽血”效應。戰略配售基金某種意義上可以實現最小限度的減少CDR對市場的衝擊。

所謂“戰略配售”是“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的簡稱,該方式以鎖定持股為代價獲得優先認購新股的權利,贏得其他絕大部分投資者所沒有的投資機會。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新股發行,新股獲配有保證,但至少持有12個月,這樣既能獲得企業上市的紅利,也能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

證監會根據《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和《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再次修訂《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明確存託憑證(CDR)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戰略配售。

之所以推出戰略配售基金,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監管層可能一方面是為了減小發行CDR對二級市場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貫徹普惠金融的理念,讓個人投資者分享CDR上市帶來的收益紅利。雖然CDR認購基金未來的潛在收益的確具有不確定性,但按照過去幾年打新基金的收益情況預計正常情況下打新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

天風證券分析師徐彪撰文分析稱,如果CDR的發行定價比較合理,那麼作為打新基金的潛在收益率還是值得期待的。如果CDR發行定價比較高,導致出現破發情形,那潛在收益率將不太理想。

有投資者認為,雖然戰略配售基金擬投標的都是中國最牛的、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科技企業。但由於產品鎖定期3年,在3年內很可能會有個逐漸迴歸理性的過程。甚至還有悲觀的投資者提醒,要當心重蹈2008年的QDII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