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地理•中国》

山东省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区,有一种奇特的海草房。据说,这种房屋完全是由海草搭建而成,它不需要任何黏合捆绑材料加以固定,就可以屹立百年不腐不倒,甚至很少需要修补维护。那么,在风蚀浪侵的濒海地区,为什么当地人要用看似最不经风雨的海草,作为建筑材料呢?为了探究当地海草房之谜,并揭开背后隐藏的地质密码,《地理•中国》摄制组来到山东省荣成市区向南30千米外的东墩村展开考察。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刚一进入村中,队员们立刻被眼前的民居所震撼。只见房屋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精巧别致,厚重古朴。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高耸厚实的海草屋顶,浅褐色中透着点点灰白。层层海草堆叠向上,舒缓而均匀地铺在尖尖的屋顶上,质感蓬松。屋脊的两头微微翘起,像是一个个硕大的马鞍,从侧面看上去,犹如金字塔般壮观。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当地的苫房师傅告诉我们,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海草是否苫得严密。由于这项苫房手艺从头到尾都是纯手工完成,如今已经成为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会这门手艺的师傅大多年迈,还可以完成这项繁复工作的已经不足20人。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与我们一同考察的李文涛老师在对房屋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后,发现海草房的屋顶设计得十分精妙。顶端的构架用木材搭建成等腰三角形状,顶角大约 50 度左右, 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更是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这里年降水量大,斜坡状的屋脊,可以使夏天的雨水及时流走,不会漏入屋内。同理,冬天的积雪可以快速地向下散去,减轻雪对房子的压力。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专家向我们解释,由于海草房苫得更为紧密扎实,而且层层覆盖,因此雨水更加难以渗透,有效地防止了降水的侵袭。那么这些海草又是否能够抵挡住强劲的海风袭扰呢?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经过考察,专家发现,苫顶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压脊。有的房顶还会覆一张渔网。这些步骤都是当地渔民在长久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防风措施。但是专家又有了新的疑惑,整个房顶全部用这样厚重的海草堆砌,而且座座房屋相连,根根烟囱直立,会不会存在火灾隐患呢?李老师决定再做一个试验来检验它的防火性。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海草的确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防雨、遮风、抗火,这里的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了遮风避雨的优良住所,护佑着世世代代的渔民在此生活繁衍。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苫房师傅告诉我们,附近海域随处可见成团的海草散布。专家说,正是因为建造海草房所需要的原料在这里的海边随处可见,便宜耐用,且易于获取,所以充足的建筑原料便为海草房的修建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李老师在仔细观察了海草后告诉我们,这些搭建房屋的海草一种是生活在5至10米海域中的野生大叶海苔草,它的颜色翠绿鲜嫩,晒干后变为紫褐色,非常柔韧,是建造海草房的绝佳选择。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另一种是生长在浅海水域中礁石上的虾形藻,也是大叶海草科属的一种。由于它本身纤维含量高,韧性十足,耐用性更好。在生长的过程中,细长的叶片上又附着了大量的硅藻,这些硅藻具有耐腐蚀性。两者的结合使得海草能够更好地预防虫蛀、不易霉烂、不易燃烧、结实耐用。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那么,如此廉价易得的建筑材料,为什么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只有在山东的这一小片海域使用它搭建房屋呢?专家在对这片海域展开了整体的考察后,告诉我们,胶东半岛海域多港湾,港内冲积物的堆积形成了广阔的浅海滩涂,是藻类繁衍的天然温床。

这种海草只能在温带水域繁殖生长,南方地区水域温度过高,生长的藻类多发育迅速,宽度大,质地疏松,自然就无法成为合格的建筑材料。

靠海吃海的胶东先民发现了海草的奥秘,逐渐将其广泛地用于修建房屋。

地理中国

《神奇的海草房》

播出时间:6月11日17:37

地理中国丨黄海之畔,百年不腐的神奇草房子

监制/闫东 主编/刘铭 黄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