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著稱的陸游,你覺得他的字寫的如何?


陸游晚年,有朋友求他寫字,於是便手錄舊作七言古詩一首,就是今天這貼《懷成都十韻詩卷》,詩中描寫了陸游50歲左右在成都做官時的生活景況。紙本行草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陸游以詩聞名於世,書法不是主業,用今天的話說,寫字毛筆字是古代文人最基本的技能。朱熹評價陸游書法:“務觀筆札精妙,意致高遠“。

貼中內容:放翁五十猶豪縱,錦城一覺繁華夢。竹葉春醪碧玉壺,桃花駿馬青絲鞚。鬥雞南市各分朋,射雉西郊常命中。壯士臂立綠絛鷹,佳人袍畫金泥鳳。椽燭那知夜漏殘,銀貂不管晨霜重。一梢紅破海棠回,數蕊香新早梅動。酒徒詩社朝暮忙,日月匆匆迭賓送。浮世堪驚老已成,虛名自笑今何用。歸來山舍萬事空,臥聽糟床酒鳴甕。北窗風雨耿青燈,舊遊欲說無人共。省庵兄以為此篇在集中稍可觀,因命寫之。遊。

明代陸釴提拔。陸釴是朝正德十六年進士,當年考的是第二名——榜眼,授翰林編修,也是一位很有才情的人,留下著作《病逸漫記》一卷。這是此貼中我們看到的第二位文人墨跡。


第三位在此貼中留下墨跡的人是謝鐸,謝鐸是明代藏書家、文學家。編有《朝陽閣書目》,已失傳。著有《桃溪集》、《伊洛淵源續錄》、《尊鄉錄》等。

程敏政,字克勤,中年後號篁墩,出生於河間,他是此貼中留下墨跡的第四個人。十歲時,便以“神童”被薦入朝,由皇帝下詔,就讀於翰林院,官終禮部右侍郎。可憐的是牽涉進徐經、唐寅科場舞弊案,被誣鬻題而下獄,出獄後就病死了。

第五位在此貼中留下墨跡的人是王鏊,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 明代名臣、文學家。唐寅贈聯稱其“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有《震澤編》、《震澤集》、《震澤長語》等傳世。 第六位在此貼中留下墨跡的人是周經,字伯常,號松露,天順四年,科舉考中進士進入仕途。正德三年出任禮部尚書,兩年後就去世了,終年七十一歲。


第七位在此貼中留下墨跡的人是楊循吉,明代官員、文學家。成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楊循吉愛好讀書,讀書到高興之處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以巨資購書,所藏書10餘萬卷。 最後是沈周提拔,沈周,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代繪畫大師,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沈周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