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滑坡,公務員“工資遲發”!這個中部小城,告訴我們了什麼

最近幾天,湖南耒陽市“公務員工資遲發”的新聞,在朋友圈流傳。

之所以直到今天才評論這一事件,是因為直到今天才有“正規媒體”(第一財經)進行了報道,並給出了基本事實:

1、事情起因:6月1日,一位網友在“紅網”百姓呼聲欄目中留言稱:“6月1日了,辛苦了一個月,但五月份的工資一分錢都沒發,據說六月份的也沒有,到底要什麼時候才發,我們怎麼生活?”

2、進展:有人在紅網上述欄目中,公佈了一份《關於耒陽市5月份在職幹部職工工資延遲發放事項的說明》,解釋了工資延遲發放原因。

《說明》稱,自2012年以來,由於耒陽市主體財源煤炭經濟持續萎縮(2017年較2012年煤炭規費減少了10個億),造成市本級財政年年短收。2017年該市一般公共預算累計完成221696萬元,同比減少了49862萬元,下降18.36%;截至2018年5月31日,市財政收入累計完成80726萬元,同比減少14637萬元,下降15.35%。而工資、重點民生項目等剛性支出逐年增長,本級財政入不敷出的現象逐年加深。

《說明》表示,目前耒陽市國庫的庫存資金嚴重不足,市委、市政府根據庫存資金情況,首先保障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的按時發放。在職幹部職工的工資發放資金尚有較大缺口,耒陽市委、市政府及財政部門一方面正積極向省財政廳彙報,爭取省財政廳調度轉移支付資金;另一方面,正在督促收入徵管部門加快收入入庫的進度,儘快籌措足夠的資金,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在職幹部職工的工資發放到位。對因工資延遲發放給在職幹部職工造成的不便和困難,我們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時也請廣大市民理解當前耒陽市財政特別困難的實際情況。

《說明》的落款是“耒陽市財政局”。

3、求證:第一財經的報道說,“耒陽市財政局有關人士”證實了這份“說明”的真實性,他表示,《說明》其實是耒陽市宣傳部回覆的,因為涉及財政問題所以落款為財政局。

財政滑坡,公務員“工資遲發”!這個中部小城,告訴我們了什麼

應該說,這是一起並不嚴重的“工資拖欠”事件,當地政府處理得比較及時,信息也很透明。

耒陽市是湖南省衡陽市代管的縣級市,面積26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2萬人,是造紙術發明人蔡倫的故鄉。一度憑藉豐富的煤炭資源被譽為“湘南煤都”。(下圖:耒陽的位置)

財政滑坡,公務員“工資遲發”!這個中部小城,告訴我們了什麼

我查閱了最近幾年耒陽市的統計公報,發現2017年的確是當地財政發生逆轉的重要一年:

2017年,全市財政總收入22.17億元,下降18.4%;

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4.27億元,下降29.3%;

一般預算支出58.1億元,下降8.7%。

從當地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支出來看,差距巨大。這30多個億,絕大部分需要通過“轉移支付”來解決。所謂“轉移支付”,就是中央和省裡把其他地區上交的財政收入,“轉移”給經濟相對滯後的地區。

“轉移支付”是中國財政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保證大一統國家運行的必要手段,至少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中國人口、經濟的分佈極不均衡。

根據財政部2017年7月公佈的數據,2016年度,湖南省獲得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和稅收返還一共是3064億元,僅次於四川省、河南省位居第三。

至於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省市,則是給中央財政提供“淨貢獻”的少數省市。

不要以為耒陽市是因為房地產不行了,才出現的財政緊張的局面。

2016年,耒陽市受益於全國房地產回暖,全市房地產投資完成10.79億元,增長40%。商品房銷售面積40.59萬平方米,增長71.7%。

2017年,因為房地產調控,耒陽市房地產投資完成9.98億元,下降7.5%。商品房銷售面積39.33萬平方米,下降3.1%。看起來2017年樓市出現了下滑,但這個下滑是2016年高增長情況下出現的,問題不算大。

“工資遲發”的最核心原因是:當地的實體經濟遭遇了嚴重困難。

事實上,由於“煤炭經濟持續萎縮”,當地產業結構在過去幾年發生了重大異常變化。

根據當地統計公報,2011年的時候,耒陽市的三次產業比值分別是:

15.66%:47.38%:36.96%

但到了2017年,鉅變為:

15.0%:34.5%:50.5%

從GDP增速上,你看不出當地經濟在下滑。但產業結構告訴我們,在短短6年時間裡,耒陽市第二產業迅速崩潰,佔比下滑了超過12%個百分點。這樣一個四線城市,其產業結構竟然比很多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還“未老先衰”。第三產業佔比明顯太高,高得讓人膽顫。第二產業佔比下滑太快,快的讓人心驚。

所以,GDP的“正常增長”,掩蓋不住財政的下滑。一個邊遠的四線城市,正在迅速地“產業空心化”!

過去這些年,耒陽因煤而興。但隨著資源接近枯竭,又面臨著轉型的巨大難題。目前,耒陽市煤礦總數從2007年的159個減少至33個。

當地政府引進機械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節能環保、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為重點“接續產業”。現在看來,替代效果尚不明顯。

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城鎮化日益呈現出“大城市化”、“城市群化”的趨勢,“十三不靠”的三四五線城市,面臨著人口流失、資金流失的局面。

在湖南省,長沙變得越來越強勢,正在全面“搶人”。圍繞長沙,還有長株潭城市群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湖南其他城市顯然處於“被抽血”的地位。

所以,“耒陽困局”不僅僅代表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局,還代表了“遠離中心城市的三四五線城市的困局”。這些中小城市裡的精華——最有能力、最有錢的人,正在被大城市的“虹吸效應”吸走。

耒陽經濟能成功轉型嗎?事實上,耒陽被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已經整整9年,經濟結構正在日益“去工業化”,呈現“未老先衰”的局面,轉型成功遙遙無期。甚至在樓市出現巨大反彈後,仍然無法支撐當地的財政支出。

或許,這就是大多數中國三四五線城市未來的命運:“轉移支付”的增長,肯定跟不上當地財政的衰退,最終會影響到公共服務質量,進而因為“公共服務質量下滑”引發人口流失。

這種現象甚至已經在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出現。比如名列珠三角9大城市之一的肇慶(見下圖),就出現了經濟持續下滑、小學生人數下降的走勢。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深圳、廣州的“虹吸效應”太強大了!

財政滑坡,公務員“工資遲發”!這個中部小城,告訴我們了什麼

財政滑坡,公務員“工資遲發”!這個中部小城,告訴我們了什麼

上圖:廣東肇慶市的GDP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走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