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我再碰見你,碰瓷黨!

“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沒落的八旗子弟“發明”的。這些人平日裡手捧一件“名貴”的瓷器(當然是贗品),行走於鬧市街巷。然後瞅準機會,故意讓行駛的馬車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隨即落地摔碎,於是瓷器的主人就“義正言辭”要求馬車主按名貴瓷器的價格給予賠償。

大清朝都已經滅亡了,但或許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幾百年後,碰瓷又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重出江湖。

今年六一兒童節這天,平谷暢觀樓的一位車主收到了一份“大禮”,當他開車準備右轉彎的時候,一位騎自行車的大媽突然出現並飛出兩米多遠後,大媽躺著不動,高喊我起不來了要賠錢,而等司機給完錢之後她就麻利爬起收拾收拾騎車走了,路過行人表示司機根本就沒碰到人。

別讓我再碰見你,碰瓷黨!

不少人都直接或間接經歷過碰瓷,很多車主本著息事寧人的想法只能吃下啞巴虧。碰瓷儼然發展成了一種職業,套路也是層出不窮,堪稱廣大車主的夢魘。

別讓我再碰見你,碰瓷黨!

識破幾種碰瓷套路

古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不被碰瓷,就要先了解碰瓷的套路。

詐傷式碰瓷

別讓我再碰見你,碰瓷黨!

通常而言,碰瓷並不是個體行為,都會有一個小團隊,並且有著明確的分工。他們先安排“受害人”A某在馬路上尋找目標,一旦發現開小差的司機,就趕緊衝過去倒在車前,然後發出痛苦的哀嚎,聲稱是被撞倒了,需要賠償醫藥費。

這時,團隊裡的“煽動者”BCD(甚至EFGH……)就會出來 “主持公道”。一些人會假裝關心傷者,然後故意用驚歎的語氣將傷勢形容的很嚴重,讓司機先慌神;一些人則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唱黑臉,給司機施加壓力;剩下的人則唱白臉,勸導司機趕緊付錢了事,破財消災,大事化小。多數司機看到那麼大的陣仗,都招架不住太久。一方面當時確實有些分心,無法第一時間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撞到了人;另一方面,由於現在交通法規懲處嚴格,走司法程序又費時費力,多數車主在心裡沒底的情況下,也不敢貿然選擇公了。最終讓碰瓷團伙得逞。這樣的套路,我們稱之為“詐傷式碰瓷”。

自殘式碰瓷

別讓我再碰見你,碰瓷黨!

有一天碰瓷團隊的B總結髮現,詐傷式碰瓷的成功率並不高,遇到頭硬的如果一驗傷沒有問題的話會大大影響“收入”,於是他一咬牙決定,是時候來點“苦肉計”了,新的套路“自殘式碰瓷”就這麼出現了。和詐傷式不同的是,這回碰瓷人會提前自殘製造傷害,或者用石頭砸自己腳或者先把身上的皮磨破,然後找到合適的場景,故意製造被撞傷或是被碾壓的假象,這回“人證物證”俱在,司機更是有苦說不出了。

誘導式碰瓷

別讓我再碰見你,碰瓷黨!

隨著碰瓷事件的數量越來越多,司機也變的愈發謹慎,“團隊領導”決定再次改進碰瓷方案,這回他們把心理學應用在了碰瓷場景中。考慮到很多人在開車的時候都會容易心急,喜歡超車,而誘導式碰瓷這回採用了協作作案,一個負責開車“激怒”司機,另一個則在旁邊等待碰瓷時機。前車緩慢行駛來誘導後車從己方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穿過,通過非機動車駕駛者假摔,讓人以為自己撞了人,進而索取錢財,這種套路的高明之處就在於甚至能讓車主意識不到自己是被碰瓷了,而碰瓷團隊也靠著這個套路賺的盆滿鍋滿。

反碰瓷組合拳

第一招:及時報警

碰瓷手段的常用手段就是吸引群眾圍觀,其中很有可能還有他的同夥,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及時報警,如果有警察威懾的話,碰瓷團體也就不敢這麼猖狂了。

第二招:冷靜處理

撞到人的時候想必大家都會慌張而不知所措,而很多碰瓷團體正是利用了這一心理,當遭遇老賴怪你撞了他,這時候你就要冷靜尋找證據證明清白,而不是乖乖交錢。

第三招:裝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可以說是碰瓷者的“天敵”,也是廣大車主的福音。有了它之後無論是出事故還是偶遇碰瓷者,都能夠第一時間掌握證據。它就成了你保護自己,洗刷冤屈最有利的武器。如今行車記錄儀價格也不貴,也請還沒裝行車記錄儀的朋友們不要嫌麻煩找時間去配一個。

第四招: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

碰瓷團體也是會挑人的,如果你開車經常違章就更有可能被碰瓷團體盯上。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你平時做到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了,碰瓷團體也就很難找到機會,比如你遇到“誘導式碰瓷”的,千萬不要心急,秉著“敵不動,我不動”的原則一直不上鉤,碰瓷人也就放棄了,退一步講及時真的被碰瓷了,你也可以拍拍胸脯說:事故問題不在我,這鍋我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