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70萬復員還是31萬安置?士官焦慮如何選擇?

馬珂思(馬奔) 三劍客

拿70萬復員還是31萬安置?士官焦慮如何選擇?

文/馬珂思(馬奔)

往期的不少文章中,很多士官在評論裡面發表意見和建議,如有的提問:有關於士官轉業安置的範例嗎?

那麼,劍客的真實調查報告來了——

1.拿70多萬復員,他選擇的錯了嗎?

小盧:四級軍士長士,炊事班長,2016年退役,農村戶口,選擇了復員,原在西部戰區某部服役,屬於艱苦邊遠地區,工資待遇自然比內地要高很多。

服役期間,在本市一箇中檔偏上小區買了房,原房價3000多元每平米,退役前房貸已經還清,而此時本市的同地段房價已經飆升到了9000多。

小盧的復員費用,全部到手是70多萬,他用一部分復員費用,在本市未來的商業中心購買了一間30多平米的商鋪。

退役前,小盧對本市安置政策不瞭解,加之是農村戶口,即使選擇安置,最好也只能安置到縣城,無法安置到市區,索性他就選擇了復員。

我和小盧是在一次業主見面會上認識的,小盧對目前的生活還滿意,畢竟退役後就有了兩套房子,其中一套還是商鋪,和別人合作代理了一個品牌奶粉,收入也不算低,作為農村出來的,算是可以了。

但是他也抱怨沒能把握住軍改期間安置的契機,和他同批退役的士官,選擇安置的,都安置到了比較滿意的國企或事業單位。小盧因為沒有了體制內的身份,也時常抱怨自己是否選擇錯了。

2.拿31萬安置,他選擇的後悔了嗎?

小王:四級軍士長,汽車修理工,2017年4月轉業離隊,家住郊區,入伍前屬農村戶口,近幾年本市大力開展拆舊拆違等行動,小嚴家屬於拆遷範圍,賠償了兩套房子,80多萬現金。

愛人是城市戶口,退役時選擇的轉業安置,拿到手的退役費是31萬多。小嚴被指令性安置到了區人社局勞動監察大隊,月薪2800多元,五險一金。

安置到勞動監察支隊也算是滿足了小王的心願,在部隊會開車也會修車,地方單位車改以後,勞動監察大隊保留了幾臺執法公務用車,小王還可以繼續開車,一般的車輛故障也能及時排除,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小王的父母都是農民,不懂經商,也沒有一技之長,隨著年事既邁,家裡的開支也越來越大,這樣的工資養家很困難,還得靠拆遷補償和退役金補貼家用。

在一次戰友聚會上,我認識了小王,從他的言談舉止中,對選擇安置還是有點後悔,主要還是因為工資太低,對將來的前途進步感到渺茫。

拿70萬復員還是31萬安置?士官焦慮如何選擇?

3.月薪8000+,他選擇的滿意了嗎?

小秦:武警上士,2015年退役,和我既是老鄉,也在一個部隊,當時我任支隊司令部參謀,他在司令部直屬隊,因為是老鄉,平時交流比較多,退役後也時常聯繫。

小秦父親開了一個小裝修公司,母親為國企職工。退役前,父母已經給他全款購買了住房;老家在郊區,現已開發,賠償了兩套住房,幾十萬現金;父母居住在市區老房子也拆遷了,原址還原兩套住房。

小秦屬於那種比較自由的人,轉業待安置期間,還幹了幾個月的快遞小哥,所謂“心寬體胖”,退役後,他用了一年時間使體重從130斤飆升到180多斤。

小秦當年安置到了本市一家國有能源企業,工資隨企業效益的變化略有波動,月薪4500—8000元不等,但是這兩年鬧氣荒,小秦的工資一直是8000+,五險二金自不必說,年底還有2—5萬的獎金。

但是小秦有時候也不太滿意,總感覺工作比較拴人,不自由,沒有自己創業舒服。

拿70萬復員還是31萬安置?士官焦慮如何選擇?

4.選擇安置,四級軍士長轉業被任命為副科長

老劉:四級軍士長,2014年4月離隊,之所以叫他老劉,因為他比我還早5年入伍,現在本市民政局某科任副科長(科長空缺,主持工作)。

老劉之所以選擇轉業安置,主要還是不想荒廢在部隊10多年鍛鍊的本領,他到民政局轉業軍人安置辦公室報到後,想方設法留在民政局幫助工作,經不住軟磨硬泡,安置辦最後同意他留下幫助工作。

老劉也不負眾望,幫助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加上文字功底的優勢,給民政局新聞報道增加了很多亮點,一些大材料也能拿下來;其他科室需要幫助,他都很爽快地幫忙,逐漸人緣熟了,單位的領導也注意到了他。安置時間到了的時候,他就被民政局留下了。

退役四年多,老劉一直沒有懈怠,經常加班加點,領導也非常器重他,雖然老劉屬於行政單位事業編,但是也被任命了副科長。於是在科長位置空缺的時候,他就自然而然地主持了科室的工作。老劉現在依然很努力,如果沒有意外,很快就會被任命為科長。

同樣的還有小韓和小肖,他們是同年兵,又同在空軍某部地勤,屬於技術人員,在部隊同時拿到了自學本科學歷,同樣都榮立了兩次三等功,同樣是四級軍士長轉業,又回到了同樣的地方安置。

同樣的是,他們對安置工作,既充滿了期待,又帶些許迷茫。後來,兩人一合計,同時報了會計培訓班,幸運的是,倆人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努力,同時通過了會計資格考試。

安置時,由於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正好區人社局缺一名會計,區財政局辦公室缺一名工作人員,他們倆就被安置到了區人社局和區財政局辦公室。

拿70萬復員還是31萬安置?士官焦慮如何選擇?

5.絮叨兩句:透過現象看本質

以上幾種情況是選擇復員和安置的士官,在抉擇之後的不同感受,雖然有的感覺抉擇可能錯了,雖然有的有點後悔,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按照自己的選擇,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享受到了軍改期間的政策紅利。

很多地區轉業士官的安置辦法也是雙向選擇加指令性安置,有的士官同志在部隊很優秀,轉業待安置期間也非常努力,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賞識而被看中,有的通過幾年的拼搏,也成了本單位的骨幹人才。

當前,不同的地方,士官轉業安置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29條規定的安置對象就包括服現役滿12年(含)以上的士官。由此可見,服現役滿12年(含)以上的士官,都是符合安置條件的。

不同的是,有的地方可能需要考試,加上檔案賦分,最後按照綜合成績安置。有的則是直接指令性安置加雙向選擇,不需要考試。可能有的地方能安置到企事業單位,給予企事業編制;有的地方可能是按照企事業單位同等人員待遇,都有五險一金,但沒有編制。

不管是哪一種安置方式,都需要士官同志們有真才實學,有管用本領。如前所述,老劉、小韓和小肖,他們被安置到自己滿意的單位,絕非偶然,實屬必然。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在轉業待安置期間,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使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正如那句話所言:機會都是留有準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