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入局網劇!電影大導演們的新徵途一定順遂嗎?

张艺谋入局网剧!电影大导演们的新征途一定顺遂吗?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 | 骨朵網絡影視 (guduowlj) 文 | 劉肉英

張藝謀帶著1億項目開發及運營資金入局網劇市場!

前不久,愛奇藝世界·大會的網劇論壇中,也曾公佈張藝謀團隊將入局網劇市場的消息,其第一部作品就是辰東的經典之作《遮天》。

张艺谋入局网剧!电影大导演们的新征途一定顺遂吗?

今日,據新浪娛樂報道,張藝謀與歡喜傳媒簽約,並在未來的至少六年時間裡執導三部網絡系列影視劇(其中一部可視情況改為電影項目),而歡喜傳媒也為張藝謀開出1億5000萬股票+1億創作資金的優厚條件。

與張藝謀簽約之前,歡喜傳媒已經和甯浩、徐崢、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六位股東導演開展合作,並已經開始有部分收益,張一白監製、劉若英執導的《後來的我們》已經在五一檔狂卷13.5億票房,而等到《江湖兒女》《我不是藥神》《瘋狂的外星人》等一系列電影上映後,市場將會進入爆發期。

電影導演入局,已非新鮮事

好萊塢電影導演拍網劇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在國內,電影導演、尤其是知名大導演的每一次“跨界”都會成為新聞,而近兩年,網劇市場也確實給觀眾帶來了優質的作品,同樣也給了處於“觀望”狀態的電影導演們極大的信心。

對於網劇這種業態,已經率先入局的導演馮小剛表示:“這是一個趨勢,而且發展特別迅速,有很多中老年觀眾注意力也開始從電視轉移到互聯網。我就是那個中年人,所以我也站到這個臺上了。”

张艺谋入局网剧!电影大导演们的新征途一定顺遂吗?

馮小剛監製的《劍王朝》是根據無罪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馬華幹擔任總導演,饒俊編劇,李現、李一桐、劉奕君、姚笛、趙圓瑗、何潤東等聯袂出演。饒俊曾是《花千骨》的編劇,而馬華幹則曾執導過《千金女賊》《旋風少女》。

而在去年,韓三平監製的《無證之罪》以品質吸引了不少觀眾,《尋龍訣》團隊參與創作的《河神》更是在熱播的同時獲獎無數,徐靜蕾監製的網劇《同學兩億歲》也即將播出。

這幾部作品僅僅是電影導演涉足網劇的冰山一角,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涉足網劇的導演至少有13位之多,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等超級大咖也名列其中。除此之外,韓三平、管虎、周星馳、徐靜蕾、趙薇、陸川、王晶、王家衛等也都將以導演或者監製的身份入局。

電影質感是追求,

但真的適用於網劇觀眾嗎?

大導演+大IP,對於觀眾來說或許有著一絲“雙重保底”的意味,而一直被提及的“電影質感”也是與“電視劇質感”相對應的名詞,觀眾眼中的電影質感很簡單,就是“看起來像電影一樣精緻”,而對於從業者來說,“電影質感”滲透到方方面面。

去年暑期檔,《河神》《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正面PK,除了IP之外,兩部劇集都是電影班底加持,但在口碑上卻有些差異。

《河神》沿用了電影《尋龍訣》的原班團隊。《尋龍訣》劇本顧問汪啟楠擔任超級網劇《河神》的監製,製作過《風聲》、《畫皮2》、《尋龍訣》等電影的陶昆擔任出品人。《河神》集數不長,但節奏很快,再加之懸疑題材的吸引力,觀眾認可度很高。

张艺谋入局网剧!电影大导演们的新征途一定顺遂吗?

《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的導演是曾執導過《殺生》《老炮兒》的管虎,的確,《黃皮子墳》的場景、攝影、特效、服道化等方面的確都呈現出了電影質感,但在內容和選角方面卻沒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電影的敘事模式和拍攝手法和劇之間還是有差別的,電影可以讓觀眾在90~120分鐘之間待在電影院裡,並提供沉浸式的觀看環境,大熒幕的播放方式也會將演員們的細節放大,而網劇終究還是小屏幕觀看,觀眾會被情節吸引,但關閉一個頁面對於觀眾來說也同樣毫無成本。

所以,一些關於主人公生活習慣、或者人物細節的內容展示也許就會被網劇觀眾定義為“無聊”,但這並不是觀眾欣賞力不夠或者導演單純背鍋,而是市場環境差異的體現。

“團隊”是個有意思的詞

早在2016年,歡喜傳媒簽下王家衛導演後就曾宣佈,將投資王家衛一部18集網絡劇集,首季12集,第二季6集,單集預算2000-2500萬元,總計預算超4億,第一季在2017年完成,但截至目前,該項目依舊沒有什麼消息。

對此,歡喜傳媒CEO項紹琨解釋稱:歡喜傳媒仍在不斷跟王家衛導演商談和準備中,之前內容上做了一些調整,在不久後的將來就可以開拍。

這樣的回覆依舊沒有明確的項目推進情況,而隨著網劇市場的發展,香港、臺灣導演也都開始涉足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期熱播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就是陳正道導演的“跨界”之作,作為一部“導演中心制”的作品,陳正道導演親力親為,最終呈現的內容品質也是有目共睹的。

张艺谋入局网剧!电影大导演们的新征途一定顺遂吗?

“現在電影導演不是都來拍網劇了嗎?”平臺製片人對於這一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但是電影導演對於網劇項目來說,並不一定是可行的,我們也不會因為是大導演就一定會接項目。”無論什麼內容,最重要得依舊是故事本身。

另一種情況就是現在很多掛著大導演名字的團隊並沒有導演的親自參與,“也許他們只是掛名的不是實際來拍的。”這種情況在業內也很常見。所以,“團隊”一詞也存在一定“風險”。

網劇需要深耕內容的電影導演,更需要符合市場規律的、優質的內容。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