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吉利全球觀:全品牌發力征服歐美市場,衝擊全球車企前十強!

在全球汽車產業深度全球化、一體化趨勢下,中國汽車企業迎來了從容自信走向全球的良好契機。作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領軍者,吉利汽車不僅要立足於中國市場,在中國市場做領頭羊,還要全面參與全球競爭,進入全球汽車市場的第一陣營,實現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的夢想。

具體如何實現這一夢想?日前,吉利與殼牌橫跨亞歐大陸友誼之旅的收官儀式上,吉利集團總裁CEO接受了DearAuto的專訪,進一步闡釋了吉利集團的全球佈局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解碼吉利全球觀:全品牌發力征服歐美市場,衝擊全球車企前十強!

受訪人: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 安聰慧

主持人: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 楊學良

安總:博越是吉利三年前實施精品車發展戰略轉型的一款產品,也是吉利3.0代產品的代表作。在博越之前,大家認為吉利在SUV領域沒有建樹。實際上,吉利在多年前,在大家質疑的階段,吉利並沒有放棄SUV。吉利對於產品的規劃和營銷的原則是,做一款車型成一款,所以在博越之前,吉利在轎車領域把基本功做紮實,因為轎車競爭更強,對於產品的要求會更高。同樣是轎車和SUV,同樣成本的情況下,它的售價是不一樣的。SUV相對來說有一定的溢價的空間,所以在轎車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我們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在開發SUV。我們當初也計劃把博越打造成為一款SUV市場的標杆產品。不僅光是博越,吉利現在所有的產品,在產品的規劃、立項、研發、實驗、試製、製造、銷售服務等方面,既然規劃產品,就一定要將這款產品做成明星產品、標杆車型。我們不僅希望博越能在中國市場能有一個好的表現,同時也希望博越能走向國際市場。這一次亞歐之旅就是來驗證和檢驗博越的全球車品質。

我們和殼牌合作,也體現了吉利在跨領域、跨界方面和一些好的合作伙伴,全球知名的一些合作伙伴來進行合作,實現雙方共同品牌提升,實現雙方的產品有更好的競爭力。

楊總:這次我們把博越開到所在國幾個市場上,請當地的媒體參與體驗了產品,他們的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也對中國汽車行業的進步和產品水平的提升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安總:博越已經在白羅斯吉利工廠投產,並面向俄白哈市場銷售。現在我們也在開發博越的右舵車,滿足於東南亞市場。此外,博越將會在馬來西亞寶騰將會投產,在今年年底在東南亞市場投放。所以,走向歐洲、走向全球不是一句口號,首先是產品能不能滿足當地市場消費者的需要,需要在這些市場上具備強的競爭力,同時還要有實際的行動。東南亞市場它是右舵車,這個開發工作我們在做最後驗證的階段,未來我們還將博越投放其他的一些國家和市場。

安總:吉利在英國的投資已成為了中英經濟合作的一個典範,吉利在英國影響力以及政界、商界的評價都很高。

我們在2006年入股了英國錳銅公司,並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公司,主要生產英國品牌倫敦黑色出租車。吉利在造第一臺汽車的時候就有讓吉利汽車能走向全世界的夢想和規劃,要成為一個全球化、國際化的一個汽車企業,來參與到全球的汽車行業的競爭中。

2006年,我們入股英國錳銅,學習和了解歐洲市場。這個項目投入的資金並不多,因為這個盤子比較小。我們在2013年,吉利從錳銅的託管機構又100%把它收購了,這個時候我們把錳銅的核心資產掌控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成立了LEVC(倫敦電動汽車公司),經過六七年時間的磨合,我們對歐洲市場有了一些瞭解,通過對錳銅公司一些財務資金方面的支持,以及利用這個平臺,引進了大量優秀的工程技術人才,研發和開發新一代的新能源出租車。產品已經走向市場,表現非常好。去年,我們又收購了英國路特斯跑車,佔51%股份,全面行駛了路特斯跑車公司的經營管理權。

吉利到目前為止在LEVC的投資已經超過了4億多英鎊。路特斯是全球汽車行業輕量化的鼻祖,在跑車領域裡面影響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底盤調校、底盤開發方面都是全球領先的,多次獲得了世界上主要的大獎。今年我們將在英國成立吉利全球第五個造型中心,為路特斯品牌提供研發支持。此外,我們還將在歐洲建立吉利全球第五個研發中心,從而形成全球五大造型中心、五大研發中心的研發體系,各有重點,但是也相互支持。

我們在英國的工程中心、研發中心、造型中心都是很好的平臺,我們利用這些平臺,能夠引進、吸引歐洲優秀的、頂級的工程人員和汽車的專業工程人員。世界上最頂級的豪華車很多還是在英國製造生產研發的。比如說輕量化方面,我們可能英國研發為主,把這個技術怎麼共享給全球其他的我們中心。目前中國這方面的人才是比較短缺的,吉利對產品的要求比較高,要真正參與到全球的汽車行業競爭中去,首先產品就要比別人有優勢的,現在我們在品牌的方面來說,相對來說有一點略少,但是我們要致力於在產品方面要有優勢,用產品的優勢來彌補品牌方面的優勢,這也吉利的策略。

我們日前也發佈了路特斯CEO由我們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馮敬峰來擔任。實際上,路特斯被吉利接收以後,前任CEO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對於路特斯的發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路特斯前期一直是處於虧損的狀態,但實際上現在已經不虧了,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馮敬峰對吉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來全面負責路特斯,擔任CEO,能更好地拉動集團的資源來支持和幫助路特斯,儘快地使路特斯能夠恢復到它應有的市場地位、品牌地位。

另外,馮敬峰在汽車行業方面也有超過20年以上的經驗,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當然我們還有一些負責的CEO、還有CTO、CFO等等,尤其是在專業工程方面,我們現在這個班子、這個團隊已經搭建起來了,我想再過幾年全球最有競爭力的、豪華運動型的跑車也將會投到市場。

安總:技術是無止境的,今天的領先不代表未來的領先,何況今天還落後。吉利通過多年的努力,在汽車的各個領域方面,包括底盤架構、動力軸承、電子架構、底盤調校、輕量化以及NVH、新能源等等核心技術,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握,在很多的領域方面都已經遠遠領先於其他品牌。

吉利併購沃爾沃以後,開發出全球都公認的SPA平臺,它的車型出來以後,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評了多個大獎;同時,聯合開發了CMA技術架構,也就是現在領克品牌在使用的,沃爾沃40系列在使用的。或者說大家體驗到了吉利在底盤架構方面已經是領先於別人的。安全方面,無論在沃爾沃品牌上,還是吉利品牌,還是領克品牌,都遠遠超於其他的汽車企業。

新能源方面,吉利幾天前在寧波杭州灣對外發布了吉利新能源戰略,以及吉利博瑞GE上市,搭載著就是新一代的混動系統和技術,節油率也能達到15%。目前全世界用這個技術都是豪華品牌,豪華品牌像奧迪,其他的品牌還沒有開始上市。還有PHEV,下步我們會投放的是HUV,基於在混動汽車技術領域方面,應該說實現了平臺化,實現了整個技術的領先。這個領先不是概念的,而是通過市場產品已經出來了。

今天吉利和殼牌的活動,大家應該感受到了,我們在收購、併購、合作和其他一些大的品牌汽車公司在整車企業,但是這次你看我們和零部件企業,世界頂級的一些零部件企業進入全方位的合作,這個合作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你的產品賣給我,或者是我規模化向你採購,實際上我們和殼牌已經有十幾年的合作,吉利十多年堅持用這個,因為殼牌全世界是最好的。

這是一門非常專業的技術,發動機現在誰都能造、變速箱現在誰都能造,造一臺汽車確實容易,但是汽車到底競爭力怎麼樣?這個很重要。實際上我們現在用的油品是殼牌專業開發的。現在的降油耗不是說降5%、10%、20%很厲害的,現在15%、20%怎麼出來的?有一些是1%、0.5%,一點一滴各個領域去挖掘潛力。我們的變速箱、我們的售後服務、我們保養公里數遠遠高於其他企業,起碼是其他企業的兩倍。一方面是保證我的技術領先性,傳動效率也高,同時讓我們的消費者低成本使用的。這就必須和全球頂級的這些油品專家公司來進行合作,從一開始、從目標設定然後來進行研發、來進行實驗、驗證,做大量的工作,將近花了6年的時間。最後的結果是傳動效益就高了。

當然,殼牌公司也對吉利的戰略和未來的發展非常看好,也願意全力地來支持和幫助。不僅光在這一塊,未來可能我們還在其他的領域進行合作,聯合實現共贏,我想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吉利沒有把供應商簡單當一個供應商、合作伙伴,真正全面地參與到全球的汽車行業競爭中,而且合作伙伴能有絕對的優勢。

吉利掌握核心技術,技術領先別人,還是持續的。對於中國品牌來說,吉利是第一個真正地將品牌、將技術、將管理輸出的企業,大家看到吉利在白羅斯的工廠,做到了品牌、做到了技術、做到了管理的輸出。我們是佔白羅斯工廠的股份不到40%,但把品牌、產品、技術輸出了,並有了很大的回報。

安總:吉利控股集團下面有沃爾沃品牌、領克品牌、吉利品牌,包括現在的路特斯、寶騰品牌。與馬來西亞和俄、白、哈這些市場相對比,中國一定是領先於他們的。對於歐美市場,吉利品牌的產品對於其他一些市場上來說標準絕對能夠滿足。歐洲、北美的標準是全球最苛刻、最高的,我們現在開發的以及正開始使用的架構平臺,是完全按照歐美最高標準來開發設計的,這些平臺有幾個,一個是PMA、一個是CMA、一個是SPA,這三個架構,我們講三個架構比別人的還大,比如說PMA它可以從A0級到A級,這CMA它可以從A級到B級,SPA它可以從B級到E級,BCD。就是它現在的XC90。

這三個架構裡面,有能夠實現傳統動力,也能夠實現新能源,但是現在未來的規劃傳統動力沒有了,純動燃油的,這三個架構可以全面實現電氣化,電氣化更加準確。未來車型上面一定全面起步都是有電機的。電機的功率大小來區別48伏是HUV還是PHEV,是輕度混合還是深度混合還是插電的,都能夠實現。

PMA是對未來純電動專用平臺,專用的一個架構。這個架構上面有兩個平臺,滿足於不同細分市場需求的產品,不論是A級還是B級,都能夠滿足;同時它能夠滿足於高度和低度的,因為高的是SUV,低的是轎車,中間的以跨界說是中間的,都能夠滿足。不僅高中低的,不僅是SUV轎車,還是跨界車,我們在未來的時間,合適的時機將會進行公佈。

安總:領克01PHEV將會在2019年年底產品上線,2020年將會全面投放歐洲市場。領克品牌定位是一款全球車,首先要進入歐美髮達國家市場,已經很清晰、很清楚的,這也是中國品牌第一個真正走向歐美髮達國家市場。吉利具備了非常好的優勢和條件,我們應用了沃爾沃根特工廠,通過擴建通過技術改造來提供一定的產能給領克,另外,領克01又和沃爾沃XC40共平臺,在工廠BOP整個是相通的,能夠很快使領剋制造生產,不需要吉利大量在歐洲來進行投資。

未來,領克在歐洲的渠道銷售,將會運用沃爾沃現有的渠道。這是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對於吉利歐洲戰略的實施起到了很好的一個基礎和幫助。現在領克品牌和吉利品牌有所區別的,領克品牌首先針對歐洲市場。全球最苛刻,標準最苛刻的,市場最挑剔的,對產品要求更高的歐洲市場,領克直接進入。先不進入其他的一些欠發達國家市場,吉利的重點先進入一些欠發達一些國家市場,或者說汽車新興市場,這兩個各有側重點,當然未來也不排除有交錯。

安總:關稅逐步的降低、股比放開,更加體現了公平。這對於民族品牌,或者自主品牌,特別合資品牌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現在陣營都比較多,成份也比較複雜,合資自主,又是什麼自主,又是合資,未來就自主和外資。這個時代的到來,我相信一定是有利於自主品牌發展的,這是吉利堅定不移認為,一個公平透明瞭,另外大家界限也都比較清晰比較清楚。目標大家也很清楚了。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更加堅定不移的來支持自主品牌。

汽車人才方面,通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條件,技術有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實際上核心技術資本,再加一個市場,我們有天生的優勢,全球最大的市場在中國。中國人瞭解中國人,中國人只要掌握核心技術,開發出的產品一定比他們開發出的產品更加有優勢的,這是一個規律。

另外,發達國家的汽車產業一定是很強的,而且它本土的品牌一定市佔率一定起著絕對的作用。目前中國這麼大市場,我們的市佔率佔40%多,而且都是中低端,以低端為主。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包括法國,到法國去看看法系汽車在本土市場還是有很強的競爭性。大家不要擔心這些,有些關稅放開了,實際上影響比較大的還是豪華品牌,價格越高越受影響,大眾化這些市場來說的話影響不大。

安總:今年吉利提出158萬輛是很有信心的。對於2020年200萬輛,我們肯定一樣很有信心。這是個前提。

對於市場國家戰略的一些變化,將插混是否納入到新能源還是納入到傳統燃油,或者說納入到節能汽車,應該這麼說國家大的戰略規劃應該說它經過充分思考考慮,另外一個吉利開發產品的話一定是針對市場客戶的需求,無論政策變不變,吉利開發新能源不是為了補貼而去開發它,不會為了補貼。實際上納入新能源還是節能汽車或者燃油汽車類別裡去無非就是補貼的問題,所以不能夠為了補貼而去開發產品。要是為了客戶真正對你產品的需求來開發它,所以這是吉利整個研發的思路,是吉利按這個去實施做。所以劃了哪個類別不重要。再說因為吉利新能源戰略也實現了平臺化的戰略,我們同一套系統裡可以用於插電,可以用PHEV插電,可以用HEV,也可以用MHEV,對於吉利來說未來這個變化,大戰略沒有受影響。我們一開始規劃就考慮到這些問題,考慮到未來可能一些變化。所以我們在產品規劃和產品技術規劃一定考慮更加有前瞻性,更加要對市場未來會發生變化以後怎麼能得到很好應對。

安總:大家都看得很遠,怎麼樣真正落實好,實際上很多制約條件。對與電池供應,吉利實際上早就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問題,對於三電方面的規劃都很大,已經在全面在實施。比如說領克01,領克品牌下半年投放市場的插電電池就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浙江恆源來投產電池。未來,我們講電氣化一定有電池和電極電容,只不過就是大小的問題,成本高低的問題,節油高低決定三電成本的高低,不管怎麼說都需要,電池一定需要。

吉利在未來不光是我們現在自己有,現在一部分外購,一部分自己投入可能很快也會見效。吉利在電池還有很大的佈局,現在我們也正在推進,也就是說使我們未來吉利品牌或者吉利控股下面汽車品牌的電池保障,供應保障等等能確定得了。

電極電池包不用說了這肯定關於電池的管理系統,電池包等等這些肯定是核心技術,吉利必須要掌握,吉利已經掌握。對於電極和電控來說我們已經投入,我們也是策略一部分外購,一部分自制,當然對於三電研發和投入方面,吉利投入非常大。

明年,我們同樣在杭州還舉辦品牌日、技術發佈日,到時候可以請大家看看我們三電工廠,我相信這也是全世界最好的,或者說技術最先進的三電工廠,到時候給大家展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