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激發困難群眾內生動力助脫貧

不等不靠敢闖敢幹

和合承德網訊(霍騰達、徐紅星) “真是感謝黨給我們引來了好項目,讓我在家門口就能賺錢,賺多少都能攢下,以前外出務工,吃住行都要花錢,省吃儉用一年也就攢下1 萬多塊錢,現在家門口賺錢,不僅能照顧家,而且賺的錢比外出打工還多。”正在中藥材種植基地幹活的下營村村民權少維談到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是滿足。

權少維,今年61 歲,家裡有三口人。妻子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家裡還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學生。

“我是家裡唯一的勞動力,眼下已經60 多歲了,出去打工很多企業都不愛用了,正好縣裡引來了好項目,解決了我們家的生活難題……”權少維滿懷感激地說。

在與權少維攀談中,筆者給他算了一筆經濟賬。

他現在每天在中藥材基地務工,一天能賺100 元,一年有七八個月都在園區打工,家裡還有5 畝多山地都流轉給了企業,一年能賺租金4000 元,此外還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資金入股園區分紅,一年股金940 元,全算下來一年能剩下25000 多元,人均年收入8000多元,實現了脫貧致富。

像權少維這樣的54 戶貧困戶都已經在2016 年提前實現脫貧,有的還實現了奔小康,“一地生多金”的扶貧模式,真正給貧困戶帶來了實惠。

近年來,灤平縣樹立“大農業、大旅遊、大扶貧”概念,將脫貧攻堅與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山地綜合開發、鄉村旅遊“五位一體”統籌推進,打造九大示範區,確保到2018 年實現全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徹底摘掉貧困縣帽子。

該縣將19913 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發展扶貧產業實現脫貧,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依託“藥發會”雙萬畝中藥花海、虎什哈現代農場萬畝果藥間作等5 個萬畝產業調整扶貧示範區,將全縣60853 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分類施策:對2014-2016 年29438 名脫貧人員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通過農戶自主發展產業或到產業園區務工,實現每戶都有脫貧致富產業、每戶均有1 人務工就業,戶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對2017 年13401 名脫貧人員統一實行園區入股分紅、光伏扶貧兩重收益全覆蓋,戶年均增收4000 元以上;對現有未脫貧人員10074 人,實行園區入股分紅、資產收益、光伏扶貧三重收益全覆蓋,戶年均增收7600元以上。對7940 名無勞動能力、無固定收入、無法定贍養人的“三無”特困戶,實行園區入股、光伏扶貧、資產收益、社會保障四重收益全覆蓋,戶年均增收1 萬元以上。確保全縣13369 戶42839 名已脫貧建檔立卡人口脫貧成效鞏固提升,6543 戶18014 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退出,真正擺脫貧困桎梏、撕掉貧困標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