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01

十月懷胎,一朝分晚,辛苦盡在這一切不言中。

在這朝夕相處的十個月裡,孩子和母親的心靈早就融合在一起了。都說孩子就像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一塊心頭肉,是這一生都無法割捨的愛,這種母愛是任何情誼都替代不了的。

正如俗話所說:"虎毒不食子"。老虎再兇猛,再兇殘,都不會毒害自己的孩子,都懂得疼愛它們,保護它們不受到外界的任何傷害。連動物都有這種母愛的天性,何況是我們人類呢?

作為自然界最高級的動物,看到自己的孩子,本應該有種慈母情懷,捧在心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心理。

但是,近日,人性的可怕程度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一則親生母親毒打幼兒的新聞爆紅網絡,激起了數千萬好友的憤懣之情。據報道,幸虧那天涉事女子忘記鎖門,孩子餓了出來找吃的,被街坊鄰居看到,才得知這位小男孩長期被他親生母親毒打。

一位鄰居稱:看到這個面目全非的的孩子,嚇了一大跳,趕緊通知小區的保安一起來查個究竟並報警。

通過了解,才得知:只要這位小男孩的媽媽心情不好,他就會遭受暴打。

此時的小男孩被打得兩眼變成熊貓眼,只看到一條縫,全身上下傷痕累累,青一塊紫一塊的,甚至連生殖器都打腫了。若不是有圖有真相,真的不敢相信,這些傷全部出自親生母親之手。

就在熱心鄰居趕忙拿來家裡吃的東西給小男孩吃的時候,小男孩看到他媽媽回來了,嚇得臉色發白,趕緊躲在街坊鄰居的後面,彷彿看到的,不是一個慈愛的母親,是一個魔鬼。

然而,他的母親面對大夥的指責,還理直氣壯地回應,我打自己的孩子,關你們什麼事?

想起一位知名的媒體人說過一句話:"最可怕的是,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這句話用來形容這位母親,再貼切不過了。

看到孩子身上那些刺眼的傷痕,連頭部都有一道4釐米的傷口,我淚眼沙陀了,究竟孩子是犯了何等的滔天大罪,才需要下此毒手來教訓。

況且,一個僅僅四歲的孩子,能犯多大的錯,小孩子都會淘氣,這是孩子的天性,僅僅因為他不聽話,就招來這麼大的虐待,你於心何忍,這給孩子幼小的心靈是多大的摧殘,可能會成為他一輩子的夢魘。

值得慶幸的是,小男孩被及時發現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02

近年來,親生父母家暴孩子,甚至毒打死的新聞真的不在少數。

9歲小男孩航航弄丟手機,回家慘遭親生母親毒打,用繩子捆住航航的身體,不讓反抗,從傍晚6點打到晚上11點,打了歇歇了打。

到次日的5點多,孩子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了,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一個活潑亂跳的孩子就被這樣活活地打死了,永遠地離開了人間。

孩子去世了,孩子的父親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孩子死了,家也破了,所有的希望都沒有了。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控制的人,是無法控制人生的,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這些人大多都處於社會的中下層的。相反,一些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父母都有較高的修養,事業也相對來說比較理想。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會潛移默化地教育著我們,天下無不是父母。無論父母對你做了什麼事,你都應該無條件的原諒,因為他們是父母,再不對,還是對的。

對父母要孝順,這句話沒有錯,每個父母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和艱辛。

但是,一個孩子,從小被父母虐待,毒打,從沒有受到一點家庭的溫暖,得到一點父愛母愛,在孩子長大成人後就被要求無條件贍養父母的晚年生活,這個理由未免太過於牽強,更像是道德綁架。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多多少少看過,一些家庭的親子關係緊張,不贍養老人,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例。

客觀來講,任何一件事的發生,雙方都有責任,不能僅僅因為犯錯的是父母,我們就把他們神聖化,我們就站在道德的最高點上,指責為人子女不孝順,就像新聞中的那個小男孩,他長大成人後如何去面對這一段不堪回首的親子經歷,如果去發自內心去贍養虐待他的親生母親?

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都說:"即使事到如今,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那些早已癒合的傷口,稍有風吹草動,還是會隱隱作痛。"

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03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好友琦琦直到現在,大學畢業兩年了,依舊沒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在大過年的時候,我去她家拜年,說起原生家庭,她父親在她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依舊忍不住淚流滿面,依舊原諒不了他的父親。

琦琦的家庭條件很普通,他的爸爸是工廠裡的保安,眾所周知,保安是一個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做著所有人都能做的工作,工資自然高不到哪裡去。

琦琦的父親作為家中的頂樑柱,本來應該為了孩子奮發向上,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同時為孩子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與其相反,琦琦的父親貪圖享受,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得過且過。

可笑的是:他回過來卻又告誡他的孩子,要努力學習,要吃下苦頭,奮發向上。

琦琦的爸爸還嗜賭如命,賭輸了錢就拿她們姐弟三人作出氣筒,把壞心情發洩在她們的身上,甚至打琦琦來發洩他的賭輸錢的不爽。

好幾次,賭到他身上確實沒有錢的時候,就命令琦琦把過年親戚們給她的壓歲錢拿出來,不然就要捱打。

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直到琦琦讀高中,捱打這種事還時有發生。有一次琦琦快上學的時候,不知道因為什麼事,與他爸爸發生口角了,他爸爸居然跑過來掐她的脖子,擰到她喘不過氣來,嘴裡還咒罵她是賤貨,你這種人怎麼不去死。

由於琦琦住的的是大雜院,根本沒有隱私可言,所以,這一幕都被街坊領居看在眼裡。

作為一個親生父親,居然罵自己的女兒是賤貨,是賤人,讓人不禁打一個冷顫?

在青春期這個自尊心都比誰強的時期,琦琦當時真的萌發了死了的念頭。

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太敢回家,經常在半夜驚醒了,夢到她父親無緣無故又來打她,嚇得全身冒冷汗,緊接著就大把大把的掉頭髮。醫生診斷是:神經衰弱,這種中年人才會的疾病。

除了身體的傷害,心靈的摧殘更為讓人心疼。例如:琦琦的父親經常在眾人面前說她長得醜,以後有人要就不錯了,嫁的出去就是積了大德;說琦琦頭腦有問題,說以後只能去洗廁所的料。經常在外人面前說她過去的醜事,引來眾人的恥笑,一次次把她的自尊心踩在腳下。

琦琦說,如果不是因為她父親,她的性格就不會這麼極端,她的心裡就不會這麼扭曲,對人際關係就不會這麼敏感。

她非常地自卑,生怕哪裡做得不好,一起別人的不滿,一直很小心翼翼地生活著。她的媽媽都勸她去看一下心裡醫生,舒緩心理的痛苦。

然而,即使到現在,琦琦的父親都沒有一絲的愧疚,依舊不覺得他有做得不對的地方。

那個四歲的孩子,他的媽媽成了他這輩子的噩夢

04

一個人,從小沒有得到一句肯定,一句表揚,相反處處都是貶低,那他又怎能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一個人,若是從小就生活在暴力的環境下,父母對他非打即罵,那即便這個人有幸活了下來,心中的陰影又如何消散,他又將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

人們都在說,無論父母做了什麼事,即便是錯的,也要原諒。可是伴隨著一個人成長的陰影,長年累月在心裡的煎熬,一次次的想要去死,一次次的悲痛欲絕,一次次的覺得自己要被折磨死了,一次有一次的認為活著沒意思。然後,好不容易長大了,全世界都讓他去原諒父母。

原諒吧,對不起自己過去所受的傷害;不原諒吧,別人都說這個人不孝順。

只想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父母。一個孩子過早地成熟,懂得察言觀色,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好的家庭,父母是孩子的後盾,家是孩子的港灣。可是不好的家庭,父母和家成了孩子面臨過的最大的暴風雨。

希望每個父母都真正地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充當保護神,樹立一個好形象,不再以愛之名,恃愛逞兇。

也希望,在孩子長大成人後,能發自內心地尊敬你,感激你,孝順你,與你交心,甚至以有你這樣的父母為豪,在以後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向您學習,與你交心。而不是因為據於道德壓力,不情不願地贍養您的老年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