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四月惟夏,運臻正陽,和氣穆而扇物,麥含露而飛芒,清徵泛於琴瑟,朱鳥感於炎荒,鹿解角於中野,草木蔚其條長。(晉·傅玄《述夏賦》)

【點評】農曆四月為初夏,為正陽,天氣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田野裡猶如有人在搖扇生風,麥芒飛舞。此時節,草木繁長,嫩筍遍地;春花落地,夏荷浮翠;綠槐高柳,鶯囀燕語。白天尚有幾絲清風,晚上睡覺時還算涼快,這時是夏季比較享受的一段時光。

患衽席之焚灼,譬烘燎之在床。起屏營而東西,欲避之而無方。仰庭槐而嘯風,風既至而如湯。(三國魏·王粲《大暑賦》)

【點評】臥席睡床像被大火炬點燃一般灼熱,熱得坐臥不安,無法安睡,在庭院裡仰頭看著槐樹,盼望風快點吹來,卻不料風即使來了也猶如沸水一樣滾燙。寫暑熱真是栩栩如生!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元·白樸《天淨沙·夏》)

【大意】雲收雨停,雨過天晴,水面增高並增添了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雨後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畫簷。紗帳中的藤席上,有一個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點評】以白描手法寫夏日雨後片刻場景,將夏天躁熱的特徵轉化為靜態的悠閒情緒體驗。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元·白樸《得勝樂·夏》)

【大意】酷熱暑天,蜀葵和石榴盛開,十里荷花散發出濃香,小船斜泊垂楊下,這個時候最好帶著枕頭竹蓆去涼亭裡,敞開衣襟,散開頭髮。

【點評】涼亭乘涼,在荷花香裡浮想聯翩,不亦快哉!

晴雲輕漾,薰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映湖光,逞新妝。笙歌鼎沸南湖蕩,今夜且休回畫舫。風,滿座涼;蓮,入夢香。(元·薛昂夫《西湖雜詠·夏》)

【大意】西湖夏日的天空白雲萬里,微風輕輕地吹拂,是人們喝酒避暑爭著去的好地方。倒映在水裡的都是漂亮的新妝,在歡樂的歌舞聲中西湖的水都在振動。今晚就留在這裡不要把船搖回去了,在這裡到處吹的都是帶著蓮花香味的涼風。不如就在這兒枕著蓮花的香味入夢。

【點評】西湖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夏七月,赤日停天,亦無風,亦無雲;前後庭赫然如洪爐,無一鳥敢飛來。汗出遍身,縱橫成渠。置飯於前,不可得吃。呼簟欲臥地上,則地溼如膏,蒼蠅又來緣頸附鼻,驅之不去,正莫可如何,忽然大黑車軸疾澍澎湃之聲,如數百萬金鼓,簷溜浩於瀑布,身汗頓收,地燥如掃,蒼蠅盡去,飯便得吃。不亦快哉!(清·金聖嘆《不亦快哉三十三則》)

【點評】伏日忽下暴雨,暑熱暫降,身心為之一振!對於沒有空調的古人來說確實是不亦快哉。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正是六月初四日時節,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古人有八句詩道:“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日輪當午凝不去,萬國如在紅爐中。五嶽翠幹雲彩滅,陽侯海底愁波竭。何當一夕金風起,為我掃除天下熱。”(《水滸傳》第十五回)

【點評】《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一節寫暑熱膾炙人口,“白日鼠”白勝唱的山歌:“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樓上王孫把扇搖”至今傳唱不衰。

忽見面前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將欲過河去了。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邊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點評】《紅樓夢》中“寶釵撲蝶”一節,美人與蝴蝶,輕盈靈動,一種優雅的美!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朱自清《荷塘月色》)

【點評】荷塘月色,夏夜的朦朧美!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田野裡的麥子,在不知不覺間由青色而變成枯黃,使一片原野頓換了一副面目。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穀鳥的叫聲,這是告訴我們“春已歸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節了。(沈從文《悵惘》)

【點評】四月初夏的風是暖的,帶著慵倦,催促莊稼走向成熟。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兒裡跳動著來了。……街上高楊樹的葉子在陽光底下一動一動的放著一層綠光,樓上的藍天四圍掛著一層似霧非霧的白氣;這層綠光和白氣叫人覺著心裡非常的痛快,可是有一點發燥。(老舍《二馬》)

【點評】夏天的綠色過於濃烈,所以說“有一點發燥”。

盛夏的太陽照在沉雄的函谷關頭,屋脊上的鰲魚和關門洞口上的朝陽雙鳳都好像在喘息一樣。關外有幾株白楊,肥厚的大葉在空中翻作白灼的光輝。無數的鳴蟬正在力竭聲嘶地苦叫。遍體如焚的大地之上,只在這些白楊樹下殘留著一段陰影了。(郭沫若《柱下史入關》)

【點評】以“遍體如焚”來形容酷熱中的大地,準確傳神!

火焰焰的太陽雖然還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彷彿已是閃爍地生光;酷熱滿和在空氣裡面,到處發揮著盛夏的威力。許多狗都托出舌頭來,連樹上的烏老鴉也張著嘴喘氣,——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遠處隱隱有兩個銅盞相擊的聲音,使人憶起酸梅湯,依稀感到涼意,可是那懶懶的單調的金屬音的間作,卻使那寂靜更具深遠了。(魯迅《示眾》)

【點評】夏天的寂靜顯示的是一種無奈!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蝦蟆在水田裡群叫,深夜靜聽,往往變成一種金屬音,很是特別,又有時彷彿是狗叫,古人常稱蛙蛤為吠,大約是從實驗而來。我們院子裡的蝦蟆現在只見花條的一種,它的叫聲更不漂亮,只是格格格這個叫法,可以說是革音,平常自一聲至三聲,不會更多,唯在下雨早晨,聽它一口氣叫上十二三聲,可見它是實在喜歡極了。(周作人《苦雨》)

【點評】夏天磅礴大雨,院子裡滿是積水,在人是“苦雨”,而在蛙卻是歡喜!

“雅舍”的蚊蝨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裡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撅,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梁實秋《雅舍》)

【點評】雅舍之“雅”在於主人的情趣和心態,“安之”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態度。

夏天的日子一連串燒下去,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燒得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這一個月,因為生病,省掉了許多飯萊、車錢,因此突然覺得富裕起來。雖然生的是毫無風致的病,肚子疼得哼哼唧唧在席子上滾來滾去,但在夏天,閒在家裡,萬事不能做,單隻寫篇文章關於Cezanne的畫,關於看過的書,關於中國人的宗教,到底是風雅的。我決定這是我的“風雅之月”,所以索性高尚一下,談起詩來了。周作人翻譯的有一首著名的日本詩:“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細節密,頃刻之間,隨即天明。”(張愛玲《詩與胡說》)

【點評】張愛玲的絮語中有她對夏天的獨特感受。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盛夏的天氣,烈火般的陽光,掃盡清晨晶瑩的露珠,統御著宇宙一直到黃昏後,這是怎樣沉重悶人的時光啊!人們在這種的壓迫下,懶洋洋的像是失去了活躍的生命力,尤其午後那更是可怕的蒸悶;馬路上躺著的小石塊發出孜孜的響聲,和炙人腳心的灼熱。在這個時候,那所小園子裡,垂了頭的蝴蝶蘭和帶著醺醉的紅色的小玫瑰;都為了那嚇人的光和熱露出倦怠的姿態來,只有那些深藏葉蔓中的金銀藤,卻開得十分茂盛。(蘆隱《象牙戒指》)

【點評】炎熱使得一切都倦怠起來。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踞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蔭下,閒散地歇它們的腳。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倒沒有人想作詩,於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壓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並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走進蟬聲的世界裡,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簡媜《夏之絕句》)

【點評】從夏天的蟬聲中聽出了“禪”。

寫給夏天的一封信

沒有更高的樓,屋頂有煙囪,不冒煙,煙囪過去就目光一直到城外的山上。山上長著一棵樹,冠成圓狀,看不出葉子。有三塊田,一塊是麥田,一塊是菜花田,一塊土才翻了,呈鐵紅色。在鐵紅色的田邊支著兩個帳篷,一個帳篷大而白,印有黑色花飾,一個帳篷小,白裡透灰。到夏河來的峽谷裡和拉卜楞寺過去的草地上,昨天見到這樣的帳篷很多,都是成雙成對的鴛鴦狀,後來進去過一家,大的帳篷是住處,小的帳篷是廚房。(賈平凹《夏河的早晨》)

【點評】這裡的夏天顯得枯索,有點世外桃源的味道。

太陽落山在夏季是那麼艱難,但它畢競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關注太陽的動靜,只是為了不失時機地早早跳到護城河裡,享受夏季賜予的最大的快樂。黃昏時分駛過河面的各類船隻小心謹慎,因為在這種時候整個城市的碼頭、房頂、窗戶和門洞裡,都有可能有個男孩大叫一聲,縱身跳進河水中,他們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討厭的孩子,他們頭頂著半個西瓜皮,去抓來往船隻的錨鏈,他們玩水還很愛惜力氣,他們要求船家把他們帶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擊。於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親看到了他們最擔心的情景,他們的孩子手抓船錨,跟著駁船在河面上乘風破浪,一會兒就看不見了,母親們喊破了嗓子,又有什麼用?夜晚來臨,人們把街道當成了露天的食堂,許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邊,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裡塞滿了食物,看著晚歸的人們騎著自行車從自己身邊經過。(蘇童《夏天的一條街道》)

【點評】家鄉在蘇州的蘇童,筆下描寫的是那裡特有的夏天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