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中國有句老話,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遊牧出身的蒙古人家,也深諳這個理。在蒙 古,蓋房子有兩個標準:首先要靠近水源,其次靠近熟人。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蒙古是遊牧民族,逐水而居,他們終年趕著羊、犛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有水,人和牲畜才能生存。另外,茫茫大草原地廣人稀,突發性自然災害來臨,只有熟人、鄰居能幫上忙。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蒙古人傳統的房子就是蒙古包,“包”是“家”、“屋”的意思。資料顯示,匈奴時代就已經出現蒙古包了,一直用到今天。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這種房子大小不一,小的直徑2米多,僅僅可容下一人蜷曲,大的非常豪華,據說當年蒙古時代可汗的帳幕可容2000人。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遷徙的時候,蒙古包能迅速打包,由幾隻駱駝運到新的地點,一般情況下,兩個人十幾分鍾,就可以重新搭建起來 。如果幸運,找到水草肥美的地方,人們會組成臨時村落,臨時學校也會設立起來。

遊牧民族,一般是男人放牧,女人持家,因此蒙古女性很獨立,而男人回到家裡,比較懶惰,由於缺少必要的娛樂項目,酗酒成了經常的事情。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蒙古包內的生活很辛苦,常年洗不到熱水澡,吃不到新鮮蔬菜。蒙古包的保溫隔熱效果也不好,遇到突發性災害天氣,常常危及生命。

近年來,為了抵禦自然災害,很多牧民遷徙到了首都烏蘭巴托的邊緣,在這裡安下家。無一例外,這些房子也是緊挨著水源建設的,特別是烏蘭巴托的母親河——圖拉河周圍。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站在城市的高處四往,你會發現在城市邊緣地勢緩和的地帶,簇擁著形態各異的蒙古包和低矮的簡易房。其中,蒙古包是白色的,簡易房的屋頂是綠色或者紅色的,更有用集裝箱充當的房子。這裡沒有公共設施,居住環境非常差。

蒙古人蓋房子很講究:要有水,要靠近熟人

蒙古民族對水源很是崇拜,以往,有“不用沾奶的勺子舀水,不在河中洗衣服”的傳統,但是現在,在生活壓力下,你會看到很多老百姓在河邊洗澡、洗地毯,甚至沿河還修建了簡易廁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