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與商標品牌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知識產權四個字。時常感覺就在我們身邊,但是又覺得有些遙遠;明白那是怎樣一回事,但又說不出它具體是什麼。

什麼是知識產權?法律概念中,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這樣的答案或許有些難以理解。

知識產權與商標品牌

某網絡小說涉嫌抄襲、某軟件未經允許盜播、擅自使用他人出版物……

簡單來說,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外觀設計、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誌、名稱、圖像,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與商標品牌

為什麼買東西先要看品牌?

買手機要看華為小米、買電腦要看蘋果微軟、買鞋要看阿迪耐克、買空調找格力電器、買牛奶找蒙牛。

為什麼買東西我們總會先看品牌?

這是因為商標和品牌有著緊密而直接的聯繫。

商標是法律概念上的商品名稱,品牌是市場概念中的商品名稱。商標代表著品牌,也是企業形象的集中表現,能夠將企業的商品或者服務同其他企業的商品或者服務區別開來的標誌,美譽度高的品牌產品與服務自然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商標法》規定,商品商標、服務商標、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可在中國申請註冊,取得商標專用權。

2017年蘋果連續第7年位居榜首,品牌價值達1700億美元。Google緊隨其後排名第二,價值1018億美元,微軟(870億美元)、Facebook(735億美元)、可口可樂(564億美元)。好的品牌已然成為潛在消費需求的重要選擇,經濟價值不可估量。

“商品有價,商標無價”,商標品牌本身就代表著市場的競爭力。企業努力打造品牌才能讓商標品牌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佔據客戶的消費心理,擴大市場實現經濟目的。

知識產權與商標品牌

花很多錢做專利有用嗎?

為什麼華為、中興、格力這些企業大佬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毫無疑問以上就是原因,專利代表技術,技術水平決定競爭力。最近的中興被禁事件,再一次證明了核心技術才是國家企業的根本力量。

我們用的手機、電腦、空調等等科技產品,都包含了無數的專利技術。專利是指國家授予發明創造的申請人在一定時期內獨佔、實施和處分其發明創造的權利。按照分類,專利可以分為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專利。

專利技術在市場競爭中的,大小企業也都在不斷的積累專利實力,增加企業的專利儲備。作為企業獲取壟斷優勢的重要手段,憑藉專利的排他性,企業可以利用專利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當然,企業在不斷積累專利數量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專利的質量。

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小到一張自拍照片、大到視頻短片都有屬於自己的知識產權,著作權人擁有不被剝奪的人身權利和進一步的財產權利。

在我國,著作權中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創造成果。著作權是天然誕生的,保護期為50年。但如果發生糾紛時,需要證明“作品是你的”!

知識產權與商標品牌

我們的生活、生產離不開知識產權,它們是通向現實生產力的紐帶和橋樑。

自主知識產權已然成為核心競爭力,能夠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決定了企業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時技術、品牌、商業秘密等無形財產的巨大作用。當然,如何讓這些無形資產逐步增值,有賴於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