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昨天,12306剛剛放出回家的票,蘇佬師的朋友圈就炸了。小夥伴們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搶到回家的票,怨聲載道。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但是,蘇佬師也聽到了另一種聲音:要過年了,不想回家。

回家除了和家人團聚外,還有壓迫回鄉人的三大邪惡力量:熊孩子的欺凌、街坊大嬸兒的審判、同學聚會的攀比。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來自不同城市、不同行業的人對回家的理解更是不同。對此,蘇佬師問了自己的朋友,號稱「朝陽區跳槽顧問」的偉哥。

偉哥去年參加工作,最高頻率一個月換了三份工作,一年累計跳槽十餘次。跟集郵一樣,坐遍瞭望京SOHO的辦公室。

有時上趟廁所,能同時碰到前三四家公司的同事。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更奇怪的是,跳槽跨度之大,讓人費解。從廣告、銷售能跳到產品、運營,甚至還幹過快遞員、房產中介。

我問他說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告訴我一來是為了積累行業經驗,深入一線,培養自己的毅力;二來是為了與各種人打交道,鍛鍊交際能力;三來是為以後接管家裡的上市公司做準備。

我:……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問到對回家的看法,他告訴我,以他的經驗看,在外打拼時間長了,人會產生一種心理——

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願回家。

下面是偉哥上課時間:

截至去年,中國一線城市人口已超過1億,外來打拼的年輕人絕對佔據主流。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同多數人認知相反,印象中嬌生慣養的80、90後並未在平時假期形成返鄉潮,回到父母懷抱。

「我們沒有回家,甚至根本沒考慮。」

同年輕人選擇離開家鄉,來到一線城市打拼一樣,在不少父母輩眼中,這種行為是任性、自我的表現——甚至就是不孝、背棄。

就拿北京最熱門的互聯網和廣告行業為例,投身其中的年輕人同父母之間的隔閡最是明顯。

今天,偉哥就告訴你:如果可以,中國年輕人選擇不回家。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半夜三更三種人,妓女嫖客廣告人

昨夜凌晨兩點,華麗大廈8~11層燈火通明。

辦公室裡,鍵盤敲擊聲“啪啪啪”此起彼伏,頭腦風暴會還在進行。

你坐在工位上伸了伸懶腰,看著第一版創意ppt寫完,長舒一口氣。

今晚終於不用通宵加班,疲憊中略帶欣喜。

拿起手機,叫個車。偶然打開支付寶,看到裡邊的餘額,不免心灰意冷。

背後就是被稱為世界廣告聖地的奧美,而面前是一條沒有路燈的無盡黑夜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辛苦一年,拿著微薄的薪資,看著朋友圈其他同學各有所成。

你會迷茫: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廣告大師?這條加班的路到底有沒有盡頭?

哈一口熱氣,搓搓手,明天硬著頭皮,接著來吧。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網上痛罵「996」,廣告人說
「666」

上午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週工作6天,這就是「996」的全部意義。

跟「69」相比,聽上去就有種反高潮感。

早先58同城員工爆料,公司即將實行「996工作制」且沒有補貼,被各大媒體狠噴了一波。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看著網上痛斥「996」的文章鋪天蓋地,你笑了。

要是能有「996」,還要啥自行車啊!

說真的,「996」意味著天堂,因為你從沒在半夜12點前離開過公司。

為了爭分奪秒補充睡眠,早上10分鐘內洗簌完畢的軍訓要求,你已經習慣。

樓下賣雞蛋灌餅的大爺非常瞭解你的口味,雙蛋加肉雙倍醬汁,每天都一樣。

2秒掏出錢,1秒拿起餅,接下來的5分鐘,小跑到地鐵口,享受油漬漬的混合物在嘴裡翻滾。

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雖然只有5分鐘。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擁擠其實是地鐵的優勢,不然打瞌睡的你無處依靠。

但打瞌睡坐過站卻代表全勤獎的幻滅,工資單上直接少了500塊。

從錯過幾站就能看出你半夜幾點回家,非常科學。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某天,你突發奇想往後要不要在臉上粘上一張紙,上面寫著:

「麻煩在XX站把我叫醒」。

「996」,不過是廣告人可遇不可求的幻想。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乙方生活不如狗,誰知甲方心中愁?

在乙方過得不好,你以為到熱門的互聯網甲方,就能每天虐虐乙方,當客戶爸爸?

如果你是運營,註定時時刻刻被用戶量、閱讀量捆綁,休息時間權限淪喪,更別說追姑娘。

這就是運營的常態:

沒日,沒夜。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

拿出手機,點進文章,滑到最底部,看看閱讀量:「媽的,閱讀量又不到100000+!」

每個運營都是算命先生,追幾篇熱點稿就能參透人生。

「從零開始做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之道」就是他們的「聖經」。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熬過無數夜晚,用精子質量換取精益求精的活動、稿件發佈了,但關注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你端坐在電腦前——唯有苦笑。

世界在下沉,你置身其中。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昨天剛聽說發小孩子滿三歲了,高中班花也剛剛嫁為人妻。3天沒跟家裡打電話,老媽突然半夜興奮地告訴你:

隔壁王阿姨家孩子結婚了,有意無意間,想知道你是否也交了女朋友,有北京戶口麼?

你沒說話,迷離中本能地查了查用戶增量,其他事情,不願多想。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在外打拼風雨刮,少年為何不回家?

就這樣,211大學畢業的你,掙得還不如房產中介,中專畢業都能幹的那種。父母問你怎麼不回家工作?

你知道,回家就意味著「領導說的都對」,意味著麻將、菸酒充斥後半生,意味著自己要同又懶又傻的同事,在單位食堂假裝談笑風生。

誰會願意呢?

有篇文章說得很直白:

現在的年輕人是最幸福的一代,還能選擇留在一線城市,或回到家鄉,隨著落後地區愈發衰落,一線城市愈發繁榮。

下一代乃至再下一代人唯有離開,到一線城市心甘情願被壓榨。

這意味著這代年輕人不拼,下一代很難在大城市立足,更別說實現階層跨越。

所以,與其回家,同所有人解釋我為什麼不結婚、離開父母、拒絕穩定的工作,我們更想在疲憊和痛苦中咬緊牙關,在指責和失敗中,趁年輕拼一把。

  • 因為只有拼一把,才能不在縣城領導跟前點頭哈腰;

  • 只有拼一把,才能向固執的父母證明我們是對的;

  • 只有拼一把,才能和這個國家最優秀的人坐在一間辦公室裡指點江山。

沒有人甘於平庸,也沒必要告訴那些質疑你的人:

我不回家,

是因為我不想跟你們一樣沒用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你知道嗎?

遇見一篇喜歡的文字,

是多麼難得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就算搶到票,你也回不了家?

不夠現實的烏托邦,總會引來嘲笑。

但是,如果你現在二十多歲,

你是希望看到一個烏托邦,

還是看到自己六十歲時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