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今晚,《硬骨頭之絕地歸途》(以下稱《絕地歸途》)將迎來收官。

早在兩年前,《硬骨頭》系列第一部首播時,就分別在衛視和網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作為《硬骨頭》系列的第二部,《絕地歸途》自5月6日登陸山東、湖北衛視黃金檔以來,開播當天,全國網收視便迅速登上同時段第二名,CSM52城黃金劇場收視也雙雙躋身TOP10榜單。收視表現強勁的同時,《絕地歸途》網絡播放量成績也不錯,截至目前,全網累計點擊已破13億。

亮眼的數據自然與本劇創新的敘事模式、類型雜糅的風格,和還原“十四年抗戰史”的新穎視角密不可分,但個性鮮明的“抗日小分隊”人物群像,同樣俘獲了很多觀眾的眼球,開播以來一直備受熱議。

《硬骨頭》中,主角就是一支以破壞日軍要塞為目的的“鋼刺隊”,《絕地歸途》延續了這種團隊作戰的模式,並進行了創新和升級:創新的是團隊功能和組成結構;升級的是由單個團隊行動,到正反兩個團隊對抗的模式,即中日雙方分別組建的“抗日小分隊”和“抓捕部隊”。

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硬骨頭》系列導演馬躍千

收官之際,我們對話了《絕地歸途》的導演馬躍千。他從劇中中日雙方團隊對戰的模式說起,談到了他對“十四年抗戰”的理解和情懷。

《絕地歸途》由北京時代典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電視製片委員會“十佳製片人”楊曉明擔任總出品人,曹娜擔任總製片人,王琪、李松儒擔任製片人,胡小帥、谷洋、胡代旭聯合編劇,馬躍千執導,韓棟、徐小颯、郭東文,宮海濱、王奕盛領銜主演,王勁松、張蓓蓓、賀鏹、淳于珊珊等友情主演。

正方:集結各個黨派、各個階層,形成全民抗戰聯盟

《絕地歸途》中,代表正義一方的“抗日小分隊”由8人組成。細細觀察,這個小分隊與傳統團隊有很多區別:比如,團隊成員間並沒有嚴格的功能區分,有些成員之間的能力非常相似;再比如,團隊成員的身份背景也是完全不同的,部分成員甚至來自不同的黨派。

為何打造這麼一支“成分複雜”的團隊?首先要從東北的抗戰背景談起。

東北作為全國抗戰的源頭,前前後後有過多股不同政黨、不同階層的愛國分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貢獻。早在“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就出現了抗擊日寇的義勇軍,為原東北軍主導,各類民間抗日團隊均參與進來,1934年之後,由共產黨領導的抗聯接過了抗日的旗幟。

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本劇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七七事變”前,此時,抗聯在東北與日軍的對抗十分活躍,國共第二次合作也展開洽談,全民抗戰的格局即將形成。對應這樣的歷史背景,馬躍千在創作初期就特別強調“抗日小分隊”成員的“多源”性——以不同來源的團隊成員來反映全民抗戰的概念。

理清了相關歷史背景和創作者的用心,再看小分隊的組成,就一目瞭然。

男主文龍足智多謀、膽識過人,是團隊的靈魂人物。他不僅負責制定計劃、分配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將一支不同黨派、不同階層、性格迥異的隊伍凝聚了起來。他代表了當時的東北抗聯,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一致對外。正因為有他們領導,東北抗日力量在凝聚力和戰鬥力方面才有了極大提升。

高小莊(宮海濱飾)是市井小人物的代表。

江湖藝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也在紛亂的環境中練就了圓滑多面的生存本能,即便在逆境之下也混得風生水起。起初高小莊是沒有信仰和覺悟的,因為遇到文龍,認識了共產黨,讓他更深切地體會到兄弟情誼和民族大義,從此,小人物有了大作為。高小莊在征途中也逐漸完成了人物的蛻變。

在劇中,他利用自己的魔術技巧,多次讓深陷險境的兄弟們化險為夷,偶爾的賣萌耍寶,也讓觀眾在緊張刺激的氛圍中感受到一絲輕鬆和愉悅。

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農民階層的代表者胡大壯(王奕盛飾)是個標準的東北漢子,性格粗獷、不拘小節。沒有文化沒有財富的農民是當時社會的最底層,他們飽受欺壓,卻是共產黨最親密的夥伴,抗日戰爭的勝利離不開農民階層的貢獻。

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播出以來,安娜的人設在觀眾群眾頗有爭議。由於身份的特殊性,安娜成為了小分隊誓死保護的重要對象,同時也是常常給小分隊製造麻煩的“惹禍精”。 對於這個人物,馬躍千道出了他的創作構思。

馬躍千希望,觀眾在投入劇情的同時,也能看到人物的出發點和閃光點。

除此之外,東北軍軍官魏坤寧、有神秘身份的譚卓茹等,“抗日小分隊”的其他成員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

反方:以人物脈絡展現日本軍人群體真實的心理狀態

代表日本陣營的反方團隊包括小泉清(郭東文飾)、郭三(張釋中飾),及後期加入的阿部寬(張巖飾)等。塑造這個團隊,馬躍千坦言意為真實展現當時日本軍人群體對戰爭態度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展現集中在反方團隊首腦人物小泉清的身上。

小泉清與傳統意義上的日本軍人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初登場時,小泉清是一個讓人懼怕的戰爭狂人,他用勞工做活靶練習射擊,瞬間殺害了二十八名勞工,極其殘忍和瘋狂。而到後期,他種種殘暴的行徑已經逐漸消失,在他的身上,甚至展現出一種第三方的冷靜和客觀。

從極度瘋狂到極端冷靜,這類日本軍官的設定,十分新穎。

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對於小泉清的人設,仍要結合歷史背景來談。

盧溝橋事變發生以後,日本軍部在如何處理這個事件上分成了兩派,一方是不支持全面侵華的“不擴大事態派”,另一方則是狂熱的“主戰派”。馬躍千坦言小泉清其實是兩派混合的產物。

認真分析其行為,其實能夠感受到他心理變化的歷程。最初,小泉清是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者,因為堅信日本侵華戰爭必勝,所以他做出了種種極端瘋狂的行為。

隨著與“抗日小分隊”的多次交鋒,他在抓捕的過程感受到中國全民抗戰的力量和韌性,這種能量是他從前沒有發現的,此時,他對這場戰爭有了更清醒的判斷。當認識到侵華戰爭必敗的結局,他反而越來越冷靜,這種冷靜其實是從充滿信心到徹底絕望的放棄心理。

這個人物的脈絡,其實也暗藏了當時日本軍人群體的普遍態度,從被煽動,被虛假的幻象矇蔽雙眼,進入瘋癲扭曲的狀態,到撕開假象,清醒看透結局。普通人的心理應該就是這種絕望到無力的感覺吧。

本劇開播以來,小泉清受到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一直以來,抗戰劇對人物的創新往往集中在主人公或代表正義一方的群體中,鮮少在代表罪惡的反方身上多著筆墨,所以,抗戰劇中的日本軍官形象普遍單薄、標籤化。《絕地歸途》對反方人設的革新,既突破了人物形象的單一化,也能讓觀眾在觀劇的同時產生更多思考。

導演馬躍千詳解《絕地歸途》團戰模式,有Battle更有對戰爭的思考

導演馬躍千(右)和韓棟(左)在片場

對於如何講述“十四年抗戰”史,馬躍千的視角既獨特又全面。在《硬骨頭》中,他揭秘了鮮為人知的“東方馬奇諾防線”;在《絕地歸途》中,他又聚焦在日軍在全面侵華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方面所做的準備工作。他總希望一部文藝作品帶給觀眾的不止是精彩的畫面,而是能引導觀眾認識和了解作品中講述的歷史。

《絕地歸途》播出期間,馬躍千常常會在網上看留言區的評論和彈幕,期盼著從中找到有關抗戰史的某個問題,“我特別希望觀眾能夠關注抗戰史,對那個時期發生的事件有思考。”

【文/小熊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