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管理亂象:不管不成器,管了丟飯碗

學生不遵守紀律,老師到底還的要不要管?

最近,一首打油詩,道出了所有老師的心聲:“學生特能作,家長事還多,老師管不起,還要背黑鍋。”

管不起,惹不起,教不起,這一代的學生,是老師最不敢管的一代。

還記得課堂上,一邊是喝酒吃肉的學生,另一邊是認真講課學習的老師和學生嗎?

一間教室屋,兩個大世界,各不相干。

學生管理亂象:不管不成器,管了丟飯碗

很多人在指責教師“不作為、不負責”、“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時候,同作為教育的一環,學生、家長難道沒有半點過錯和責任?社會、媒體難道沒有半分渲染誇大?

家長管不了,學生不服管,社會不讓管,才是讓老師放棄了管教的學生的權利的真正原因。

被禁止的是體罰,不知什麼時候,成了禁止老師管教學生。

學生人格尊嚴被日益強調起來,與之鮮明的對比的,是被壓縮到最底層,是教師的職權利和個體權利。

如今,學生輕視學習,對老師不屑一顧,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老師口中的‘一屆不如一屆’的現象,當下已經發生。這不禁讓人發問,難道學生的素質教育,不是應該從尊師重道開始嗎?

廣安的一名小學生在教室亂扔課本,扔桌椅,拳腳相向暴打勸阻老師,班主任束手無策,只能疏散其他學生離開,明哲保身。

做老師是一件有情懷的事兒,傳道、授業、解惑,三項合一必不可少。

學生管理亂象:不管不成器,管了丟飯碗

可憐的是傳道早被歷史淘汰,老師兩手抓著“授業”和“解惑”兩杆大旗,背上揹著沉重的道德十字架,稍有偏失就會萬劫不復。

不敢管學生,不能管學生!管了,怕是要出事情的。

老師因為管教學生,被處罰開除離職屢見不鮮,管學生的成本大到難以承受,哪怕是輕微的碰一下,報道、批判、深挖、管制,學校和老師成了容易揉搓的“軟柿子”。職業尊嚴喪失到如此地步,工作環境的日益惡劣,有多少老師能一往如故,不會心灰意冷?

學校慫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老師怕了,捆住手腳夾起尾巴教書做人,把學生高高的供起來,這樣的學生未來絕不會強大。

學生管理亂象:不管不成器,管了丟飯碗

只要不過激、不過分、不對孩子造成傷害,適當的管教和懲罰,或許才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好事。

老師的批評管教,不僅是出於對自己的良知和職業操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哪怕社會輿論各種壓力傾軋,我相信老師也從不會放鬆對自己的應做工作要求。他們要求很少,只是需要多一點點正確的理解和寬容。

遇到敢於批評學生的老師,希望大家能珍惜,這是身為學生的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