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中國的高中生,97%是通過高考進入中國的大學,只有3%的學生就讀於國際學校。國際學校的學生,早已從高中生群體中“分流”,決定去海外留學。對於高考生而言,正在一門心思搞好高考,最後衝刺,進入中國的本科名校。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高考看似是體制內高中生的唯一選擇,但是在中美教育不斷髮展的今天,應屆畢業生的選擇絕不只有“高考上中國大學”這一條道路。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針對這97%的大多數學生,講一講他們的高考後的另一個選擇。

高考後留學,高中生的另一個選擇

進入大學的方式,無非兩種:1. 高考進入中國大學 2. 留學進入國外大學。對於高考生而言,大學階段留學並非與之絕緣,只是高考生目前無暇瞭解美國留學。而體制內的中學教育者,瞭解美國國際教育的校長也不多,在高考結束之前,都是將精力放在了培養高分學生,爭取讓所有學生最終進入理想大學。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入讀最好的大學,是學生,家長,也是校長的根本願望。有些家長在孩子準備高考的同時也在瞭解留學,而大部分家庭則是在高考結果後,再做留學打算。高考後留學,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先人一步,瞭解美國的留學,則多一份機率進入美國名校。

高考生有學習能力,家庭有經濟支持

高考學生花三年時間準備高考,這比在國際學校的學生準備留學慢了半拍,但是準備高考的過程中,也是在不斷提高學術能力。高考的學生,其實可能比國際班的學生學的東西更,學習能力更強。尤其是高考的高分學生,更是學習能力強,心理素質也高。只要再瞭解美國大學的體系,是可以有更好發展的。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我本人就是參加過高考,在中國讀大學的,只不過那是1990年了。時過境遷,現在和30年前最大的區別,是中國的家庭,有能力支付美國的學費,來美國讀本科了。

從2016年開始,中國自費來美國讀書的本科生的數目,就超過了研究生。而30年前,我留學時,美國的學費是絕對不可能承擔的,只能拿獎學金,來美國讀博士。所以,對於現在的高考生而言,留美美國並不遙遠。

我在美國從事國際教育多年,對美國的大學體系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在美國,我經常給美國的大學教育者介紹中國的教育體系和高考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高考即將來臨,我在這裡想提綱挈領,給高考的同學和家長,以及體系內高中的校長們介紹一下高考後學生的留學選擇,讓參加高考的同學,也能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進入世界上更好的大學,達到更高的學業目標和人生目標。

下面,我來講一下高考生可以選擇的七大類留學項目:

第一類是接受高考的美國大學

學生憑著高考成績和麵試,直接進入美國正式大一課程,和普通錄取的美國學生一起修課。這類美國大學少之又少。當然了,高考學生直接進入美國大學讀大一,也需要自身的素質比較高。如果秋季準備不夠,可以春季入學。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第二類是美國學術導向的語言學校

比如ELS,在美國有70多個語言中心,入讀語言學校不需要託福成績,學生學習一段時間語言,可以直接入讀美國的大學繼續深造,不用再考託福。

第三類是大學的橋樑項目,也叫預科項目

很多預科項目對學生的錄取標準非常寬鬆。但是要注意,從這類項目進入到目標大學的主流項目,需要再次考試,如果不通過,可能會在語言,預科項目中多呆一年,甚至更長。而且這類預科項目,因為課程都是和本預科項目學生一起,課程設置不是主流本科的普通大一課程,一般轉學的時候,不容易被新的大學認同,比較不容易。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不過無論如何,在美國的環境中,學習英文,總歸有好的語言環境,所以一般學生進步都很快。美國有十幾所左右的大學都有預科項目。

第四類是轉升大學,也叫社區大學

讀轉升大學,是為了兩年後轉學到美國名校。以加州為例,加大的名校,比如加大伯克利,加大洛杉磯,優先錄取轉升大學的學生。 很多轉升大學自己設有語言中心,所以沒有託福成績的學生,也可以入讀。有的學校通過面試,和高中畢業證,就可以錄取。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很多轉升大學,可以錄取高中沒有畢業,只是通過會考的學生,也有的轉升大學,可以錄取16歲以上,讀完10年級的學生,進入少年班,直接入讀大一課程

第五類是文理學院

美國有一批文理學院,高考後在國內招生。學生入讀,可能先要讀語言項目,然後進入正式大一課程。文理學院體量小,對學生關注多,所以學生的英文基礎差一些,一般也能跟上。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第六類是國內的合作辦學項目

據我所知,辦得最好的,是川大和匹茲堡大學合辦的2+2,還有上海交大和密歇根大學合辦的2+2項目,這兩個都是計劃內招生,要看高考成績。另外,中國有一批大學,同海外院校合作辦學2+2。

這些項目,從中國的985,211都有,包括人大,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交大,不過這都是在計劃外招生,屬於創收項目。這些2+2項目,最重要的是要看後面2年在哪裡讀。很多學生去這些大學讀書,在中國不可能拿到學位,所以就是有個學上就好,轉學到美國並不理想。如果是定點轉學的,一般都是美國的本科類小型大學。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第七類是普通的美國大學

這類大學依舊按照自身的錄取標準來錄取,而忽略高考成績。學生間隔一年,申請第二年秋季新生入學,走正常的申請流程。或者是在國內先讀一年大學,再轉學進入。

下面,再介紹一下高考學生留學美國的幾個節點。高考生留學美國,按照時間先後,有四個入讀美國大學的時間節點: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第一個節點是高考後的當年秋季,或者第二年春季入學。這主要針對認同高考成績的美國大學,或者是不需要託福,SAT成績的美國大學。

眾所周知,學生如果是6月初高考,而8月末就要在美國大學校園裡讀書,這時去考託福,或者SAT是來不及了。其實對於高考後的學生,學術能力是不怕的,主要要提高的是英文能力,以及生活的適應能力。秋季和春季的區別在於,春季入學可以在英文,簽證等方面做更完善的準備。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第二個節點是不在當年秋季入讀中國大學,間隔一年,第二年秋季作為新生入學。

用一年的時間準備美國大學所需要的託福和SAT考試。學生在11月以前,完成需要的託福,SAT考試,然後走美國的正常申請流程,比如早申請,常規申請等。

第三個節點是在中國入讀大本或者大專,然後轉學到美國的大學。轉學的時機可以在大一或者大二。在第二年,第三年秋季入學。這樣的學生,大學錄取要求中,一般不需要考SAT。

給高考家長的留學指南:7條備選留學線路,讓孩子的未來多些可能

第四個節點是中國讀完大學,到美國讀研究生。在第五年秋季,或者第六年秋季來美國讀美國碩士或者博士。當時我就是在中國讀完大學後,到美國讀的研究生。

高考並不是高中應屆畢業生的唯一選擇,對於在高考中失利的學生,與其再耽誤一年準備考入中國大學,不如選擇留學,給自己一個更國際化的教育機會。提前瞭解留學的選擇,做兩手準備,只為讓孩子未來飛得更遠,變得更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