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俄合研中型運輸機,關鍵時刻竟被踢出門外,3億美元白花了

也許在技術上,中型運輸機不及大型運輸機複雜,但是在眼下處於一個非常讓人尷尬的局面,目前全球處於量產狀態的中型運輸型號太少了。這讓許多國家買不到自已中意的型號,尤其是印度,後來找到沒錢搞研發的俄羅斯合作,打算一起合作研發一款中型運輸機,其實在簽約前,俄方就已命名為:伊爾214。

印度與俄合研中型運輸機,關鍵時刻竟被踢出門外,3億美元白花了

俄印多用途運輸機

原來俄軍現役的安12早在1973年就已經停產了,2000年以後,安12逐步到壽了,急需更新,印度上門求助正好解決了資金缺口。可惜伊爾214項目進度因多方面原因一直緩慢,到了中國運9大型服役時,該機尚沒有進行首飛,這讓印度抱怨伊爾214研發太慢!沒想到,得到的回應卻是印度被俄方給開除了,拒絕再與印度進行合作,印度已經先後投入的約3億美元就是白花了。

由於項目已進行大半,馬上可以生產原型機了,印度屬於在關鍵時刻竟被踢出門外,究其原因,俄方受不了印方的低效率,從協議基本達成到簽約竟花了10年時間,隨後又經常無故變更項目要求,比如:採用新發動機,修改載重要求,這等於讓許多工作重頭開始,沒顧及到對成本與進度所帶來的影響,甚至叫喊要退出項目。

印度與俄合研中型運輸機,關鍵時刻竟被踢出門外,3億美元白花了

俄印多用途運輸機

俄方早已花了大力氣完成了大量工作,印度幾乎就是花點小錢吃現成的果子,還如此橫生枝節讓俄方無法忍受了,即便後來印方數次希望恢復合作,得到的都是俄方拒絕。

印度可以花高價買C130應急,俄羅斯不行,確實急需,也只能自已幹了。如今伊爾214項目已經變更為伊爾276項目,屬於雙發中型軍用運輸機,也許可以稱為雙發版的伊爾76,兩者有許多地方類似的設計,其實它們將共用一條生產線。

印度與俄合研中型運輸機,關鍵時刻竟被踢出門外,3億美元白花了

俄印多用途運輸機

該機最大起飛重量70噸,有效載荷高達20噸,安裝兩臺PS-90A-76發動機,與伊爾76一樣,未來可能換裝PD-14發動機,航程6000公里,時速800公里左右,號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任何氣候條件下,在高海拔機場、簡易跑道起飛與降落。適合向偏遠地區轉運物資和人員,特別是在北極地區。也可以改裝為各類特種機,甚至客機。

也許未來,印度將會成為其主要的客戶,C130太貴了,伊爾276要便宜許多,絕對有吸引力,我們也要關注它,這可是運9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對手,只不過是未來的,研發進度依然過慢!

印度與俄合研中型運輸機,關鍵時刻竟被踢出門外,3億美元白花了

計劃與伊爾76共用生產線

俄羅斯技術實力不成問題,但是俄羅斯航空研發隊伍規模下降不小,無法同時保障多個項目,如今俄軍又同時需要更新幾乎所有的型號,如此一來,科研力量使用衝突相當大,目前才開始結構設計工作,原型機首飛時間為:2023年,也許那時,我們的下一代中運就首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