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當操作容易造成斷竿

斷竿,相信很多釣友都遇到過,但是,大家有想過是什麼原因造成斷竿的嗎?其實,都是操作不當造成的,常遇到的斷竿有幾種情況,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

1、中魚時,釣手為了更快速地把魚拉上來,會把竿抬得很高,並且還往後退,導致水中魚兒掙扎過猛,這時所有的力量都在竿尖上,容易導致第二節斷裂。

這些不當操作容易造成斷竿

2、中魚後,釣手只抱住竿子的腰部,造成竿子不能發揮自身的韌性,得不到有效洩力,只有竿子上部分受力,這樣也容易造成斷竿。

3、鉤子掛底或是掛到其它異物時,釣手將竿子用力往上抬,這樣的做法容易造成竿子接口松裂或是直接斷竿。

這些不當操作容易造成斷竿

那麼改怎麼做才能最小程度避免斷竿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在中魚後,要緊握竿柄,儘量靠近水邊,身子蹲下,把竿子豎起來,儘量把竿子壓低,利用竿子的韌性慢慢遛魚,魚發力時適當松線,在魚停止發力那一瞬間,要把線往回拉,這樣不停迂迴,直到把魚遛翻,再拉回用抄網抄起。或者是在垂釣前掛一根失手繩,中魚後,再遛不過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丟竿,利用失手繩的自身彈性來減輕魚兒的力量。掛底時,應該把竿子往後平拉,或是抓住主線往後拔,這樣就是放棄子線保護主線和竿子。

這些不當操作容易造成斷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