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歷年被3.15晚會曝光的科技企業

細數歷年被3.15晚會曝光的科技企業

一年一度的3.15,對很多中國企業或者在中國經營的外資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提心吊膽的日子。沒錯,現在的3.15晚會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在晚會上,會有各個領域的企業或經營者由於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被3.15晚會無情曝光。在今年我們懷著“猜猜今年誰被曝光”的心情迎接2018年3.15晚會之前,我們一起來看看以往都有哪些科技企業出現在了黑名單上。

細數歷年被3.15晚會曝光的科技企業

歷年3.15晚會上榜的企業中,蘋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在2013年央視曝光了蘋果產品不合理售後的問題。央視指出,蘋果公司在針對中國用戶實施雙重標準,蘋果旗下多款產品違反國家三包規定。蘋果在給用戶更換新手機之後,三包時間依然按照原有產品的日期計算,新換的產品保修期最多隻延長90天,違反了中國三包規定。隨後蘋果在相關媒體和用戶的重重壓力下,不再與中國消費者玩文字遊戲,更改了自己的售後規定,遵守中國的三包規定。

同樣是2013年的3.15晚會,央視還曝光了安卓系統收集軟件洩漏用戶信息的問題。包括藍盒子科技、高德地圖等多個安卓平臺應用獲得了用戶手機的串號、地理位置,讀取之後上傳到服務器在後臺軟件上。

2014年的3.15晚會,日本相機公司尼康D600鏡頭進灰問題遭到的曝光。D600進灰本身處於產品設計缺陷,但尼康在面對中外消費者時處理的方式卻截然不同。據外媒報道,歐洲部分用戶把機身內部進灰的D600相機送到服務站除塵後收到了全新的D610相機,而在法國,進灰D600換全新D610的代價也僅需要支付很小一筆費用,但是在中國,遭受D600進灰困擾的用戶顯然沒能受到如此待遇,尼康在拖延一年之後給出的解決辦法僅是免費清潔而已。

安卓系統可謂手機軟件問題的重災區。去年是洩露用戶信息,2014年則被曝光的是大量惡意預裝軟件的問題。包括大唐高鴻、鼎開互聯等公司為用戶大量預裝無法刪除的應用程序,並能監測用戶的使用情況,僅僅這一項預裝業務每年為公司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2015年,央視將目光對準了規模龐大的運營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鐵通都在晚會上“亮相”。中國聯通成為手機黑卡問題的代表,被指偷偷利用消費者身份信息開卡,並將卡賣給卡販子。分公司員工為了完成開卡業務,偷偷利用消費者留下的身份信息,再次重複激活開卡(一身份證可開五張卡),並將手機卡賣給卡販子,之後又流向詐騙犯。而在詐騙環節,中國移動和鐵通則為騷擾電話提供各種支持,甚至給“10086、110”之類詐騙電話開綠燈,對於詐騙電話顯示虛假主叫號碼,仍然允許透傳。

同樣是2015年晚會,央視在晚會中指出,公共場所無密碼WIFI很危險,在發送郵件的時候要使用手機的3G、4G數據流量進行操作。如果手機隨意鏈接wifi,信息就有可能遭到洩露,其結果可能非常嚴重。被劫持後,用戶的隱私將會曝光,但這並不意味著被直接破解密碼。不過,一旦被劫持的賬號是用戶用於網購等比較重要的賬戶,一旦密碼被明文破解,就有可能遭受更大的損失。

2016年,央視3.15晚會針對互聯網企業進行了全面的曝光,包括餓了麼外賣平臺餐館虛假宣傳、衛生差、無照經營問題。餐館的照片看著乾淨正規光鮮亮麗,但實際卻是油汙橫流,不堪入目;廚師牙咬開火腿腸直接放到炒飯中,嘗完飯菜再扔進鍋裡;“餓了麼”平臺引導商家虛構地址、上傳虛假實體照片,甚至默認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

同年晚會,二手車在線交易平臺車易拍設計兩套後臺讓買家和賣家看到不同價格從中牟利,同一款車的競拍價格,買家看到的7萬元,而賣家看到的是6萬5。央視暗訪的車易拍工作人員指出,車易拍跟很多4S店進行合作,差價是由4S店決定,這部分費用以渠道服務費的名義留給了4S店。

二維碼成為了最近幾年非常流行的一種科技手段,在晚會上我們看到,在很多促銷攤位上,攤主在網上下載了一個二維碼生成器,然後把病毒粘貼到生成器上,就形成了有毒的二維碼。只要一掃二維碼就中毒了,手機裡的個人信息、銀行卡密碼、銀行短信驗證碼就截取了,錢就到你的腰包裡了。不僅有毒的二維碼,還有假冒的刷卡器都是暗藏玄機。

海淘成為了最近幾年很多消費者購物的新選擇,不過在2016年的3.15晚會上,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司長孫文康表示,在2015質檢總局對跨境電商進口的兒童用品,包括玩具、服裝、餐廚具、溼巾等進行了質量抽查,總計抽樣654批,檢出不合格217批,不合格率為33%。許多跨境電商經營企業不重視中國有關產品標籤標識的法規和標準要求,有26%的產品沒有加貼中文標識或說明書,或者在銷售網站上沒有提供電子標識說明書。

人人手裡都會安裝App,但很多App都存在惡意扣費或洩露用戶個人隱私的問題。很多廣告營銷公司利用含有惡意插件的App進行扣費,利用正規軟件中的惡意植入進行推廣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推廣手段。同時,有一些APP軟件沒有按照規定要求對用戶個人信息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一旦無線網絡登陸、密碼設置簡單,或者路由器本身存在安全漏洞等,黑客很容易侵入,竊取無線路由器的數據,從信息中提取到個人信息。

智能硬件成為了最近今年非常熱門的產品類型,但一旦智能終端、智能設備出現安全漏洞,可能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設備被遠程操控,甚至造成財產損失。例如無人機存在安全漏洞,攻擊者可以遠程接管無人機。通過智能攝像頭的安全漏洞,攻擊者可以看到用戶名和密碼,並遠程完全控制。控制攝像頭以後可以任意調整攝像頭的方向,還可以聽到現場的聲音,可以拍照、錄像、窺探隱私。

去年的3.15晚會,又有互聯網企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先是互動百科被曝成為虛假商品、偽劣藥品保健品宣傳平臺,只要花4800元錢,就可以開通 “百科詞條認領”服務,然後就可以隨意杜撰併發布,用虛假廣告堂而皇之地圈錢;另一項就是有跨境電商非法銷售來自於日本和汙染區的食品問題。

細數歷年被3.15晚會曝光的科技企業

時下各大火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有很多手機充電樁。但據3.15晚會報道,這些充電樁以高速充電為名,要求智能手機用戶向充電站的電腦開放權限並安裝手機軟件才可高速充電。如此放開權限,這就意味著手機中的短信、照片、通訊錄等隱私將完全不設防。還有部分App的人臉識別系統,照片可以通過部分人臉識別系統,主持人當場演示,經過技術處理後的照片便可騙過人臉識別,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