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

過後,我國由南自北多地小麥陸續成熟開鐮收割,農民在抓時機,確保顆粒歸倉。

童年,那時人工割麥打場的場景,至今令人記憶猶新!二十年前,在農村幾乎還沒有自動小麥收割機,更沒有現在的聯合收割機,人們都是頂著烈日這樣用鐮刀割麥打場,看那時麥農的幹勁。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割完麥子,還得把它拉到場裡,這時候有牲口的用牲口,沒牲口就用人力,走走歇歇,渴了拎起地頭放的水桶喝幾口......天氣越熱越打場,便於快收快打。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後來慢慢有了拖拉機,比牲口拉著石磙打場快的多。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在攤好的小麥打場內,經過幾番碾軋,就開始叉子和耙子場。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在童年的打麥場內,大人忙麥收,處處是孩子們的歡樂場。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選擇時機,趁著天氣的風力,長輩們用木掀揚場,把麥粒迎風拋向空中,借用風力吹去麥糠中的雜物,讓麥糠、麥粒順利分離。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麥子入囤之前還得曬乾,要不會生蟲。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最後就是把小麥裝袋運回家,完成顆粒歸倉,安全保管。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現在的孩子在充氣蹦蹦床玩,那時的麥秸垛就是童年的蹦蹦床。麥秸稈堆成麥秸垛,藏老貓,不怕磕著碰著,同樣玩的開心。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人工割麥打場中的童年記憶

麥收,也代表著夏天的正式來臨!

這樣的生活,卻是現在城裡人天天嚮往的生活!

入城的農村人再也回不到那時的生活!

2018年開始小麥收割了,今天分享給大家一起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