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南川白芷,瞭解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南川微發佈,資訊快一步!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NEWS

咱們南川道地的白芷,

大家pick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近日,我區出臺《南川白芷生產技術規程》

對其生產環境、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等

進行了嚴格規定,

確保種出道地的南川白芷。

白芷

Nanchuan

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宜通鼻竅、燥溼止帶及消腫排膿的功能。在很多常見藥裡都離不開它,比如藿香正氣液等。白芷也是一味日常烹飪的常用香料,是“十三香”的原料之一。在我區三泉、太平場等地已有上百年栽培歷史。上世紀70年代,我區就被列為國家白芷藥材生產基地,最高種植面積達1677公頃。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我區所產白芷因根粗、形狀好、粉性足、香味濃、質量好而被市場冠名為“南川白芷”,不但供應國內市場,還遠銷韓國、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地。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據區農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南川白芷的品質這麼好,主要得益於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同時,經過多年的試驗示範,南川藥農的白芷種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近年來,我區出臺了《南川白芷生產技術規程》《南川黃精生產技術規程》等藥材的生產規範。

據瞭解,該規程不僅適用於我區,也適用於周邊區縣及毗鄰地區的白芷藥材生產地。

白芷,這樣種更道地

01

基地選擇

白芷為深直根系植物,喜溫暖溼潤氣候,怕高溫、能耐旱,適應性強。在土層深厚、質地疏鬆、略帶黏性能保水、中性土壤生長較好。

種植基地應按照中藥材GAP的要求,選擇生態環境條件良好、遠離主幹公路和汙染源,土層深厚、利水向陽的土地。

02

栽培技術

第一步,選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灌通暢的中性向陽地塊。

前茬以水稻、玉米、小麥、大豆等為宜。忌連作。黏重、低窪地不宜。新墾地亦可選用。

第二步,整地播種前20天,深翻土壤30釐米以上,使其曝曬數日後,再翻耕1次。

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堆肥30噸,翻入土中作基肥。

然後,整平耙細做成寬1.5至2米的高畦,四周開好較深的排水溝,並將畦面耙成脊背形,表層土壤要求疏鬆細碎平整。

第三步,播種。

將種子用45℃左右溫水浸泡24小時後撈出瀝乾,將種子均勻拌入適量火灰。亦可噴灑2%磷酸二氫鉀溶液浸兩天。

適時播種,白芷春秋兩季均可播種,多選擇秋播。應採用直播,不能育苗移栽。若育苗移栽則會導致主根分叉多且生長不良。

03

田間管理

苗高4至7釐米時,進行第1次間苗;苗高10釐米左右時,進行第2次間苗;次年2月中下旬,進行第3次間苗定苗。

間苗時保留葉柄呈青紫色的幼苗,拔取弱小苗、密度過大的苗、葉柄青白或黃綠色苗、葉柄明顯過長的苗。

白芷苗期長且比較弱小,應加強苗期除草。

每次間苗定苗均應中耕除草,第1次除草時白芷苗很小,可用手扯去雜草;第2次用鋤鬆土可稍深些;第3次定苗時,必須徹底除盡雜草,並適當培土。

白芷是一種較耐肥的植物,其施肥量應根據生長習性及植株生長狀況合理安排。應以農家肥為主,商品肥為輔。

白芷喜水,但怕積水。因此播種後,如土壤乾燥應及時澆水。以後如無雨天,每隔幾天就應澆水1次,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溼潤,有利於出苗。

04

採收與加工

秋播白芷在次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地上部葉片枯黃時,選擇晴天採挖。

採挖時一定要細心,不能損傷白芷根,被創傷後易患根腐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採挖時取全根,洗淨、晾乾,置於乾淨的地板或竹蓆上曝曬1至2天。用刀橫切成片狀,再翻曬兩天,其皮呈灰白色、斷面呈白色、有香氣發出時即可。

或者採挖後按大、中、小分級曝曬1至2天,或者烘烤(溫度保持在60℃左右),烘烤至皮灰白、斷面白色為佳。

05

病害防治

白芷的主要病害有斑枯病、黑斑病、立枯病、紫紋羽病、根結線蟲病、根腐病等。

白芷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均易遭致害蟲的侵襲,主要有黃鳳蝶、蚜蟲、黑蛆蟲、食心蟲、地老虎和紅蜘蛛。

斑枯病防治。發病初期,摘除初期病葉,並噴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的退菌特800倍液, 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黑斑病防治。噴1:1:120的波爾多液1-2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紫紋羽病防治。用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每窩100毫升灌根;或用45%代森銨1000倍液灌根,每窩100毫升。

立枯病防治。發病初期用5%的石灰水灌注,每7天1次,連續3-4次,施於病株周圍。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目前N多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道地南川白芷,了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