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树散文:邂逅张宇

邂 逅 张 宇

张建树散文:邂逅张宇

2016年8月,作者和张宇在郑州 右一为原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先生

文 / 张建树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犹如黄粱美梦方醒,当年梦的那头,我是一个小伙子,梦的这头,我还是我,成了小老头!

三十年前我在省文联见到张宇老师时,他还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头发留得油光发亮,穿一身笔直的蓝色西装,英俊潇洒 ,举手投足之间,气势不凡,尽显文人不凡 高雅之气。

时光倒回三十年前,那次我去郑州,之前我从没见识过张宇老师,但是我又十分了解写小说的作家张宇,因为那时候,我非常酷爱文学,做梦将来都想当作家,成为家乡的骄傲,于是,我悄悄把这颗野心的种子,偷偷埋在心底,不敢对任何人说,怕别人耻笑我。尤其是进入高中后,我的作家梦越来越强烈,越来愈执着,之后,我接触到许多我省作家的作品,凡是他们的大作,我都拿来一遍遍研读,琢磨写作技法,在我省作家群中,张宇非常活跃,省内省外的刊物,不断发表他的小说,让我羡慕的要死,无疑我成了他的忠实粉丝,他的小说语言文笔凌锐,讽刺辛辣,描写深刻到位,令人击掌叫绝,我记得当年他写的一部中篇小说《活鬼》,在我省《莽原》文学双月刊上发表后,一时轰动全国文学界,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就像自己遇到了初恋的情人一样,念念不忘,越想越甜,几十年过去了,那篇小说的细节,我仍然难以忘怀,竟还能一字不差的背得出来。

那时候,张宇老师还在洛阳市当文联主席,我曾想到洛阳拜访他,想归想,因为家里十分贫穷,凑不够来去的十来块钱车票钱,没有如愿。

上高中期间,我开始写中篇小说,写了改,改了写,每一篇写出来的稿子就像对待自己刚刚生下的宝贝儿子一样,之后开始四处投寄,竟然屡投不中,顿感心灰意冷。我突然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请省里的作家当面指点,亲聆大师的教诲,可能会要少走一些弯路。于是我偷偷瞒着家人,借足车费,把写好的几篇散文揣在上衣里,坐上了西去的列车,来到河南省作家协会,本想认识一下当时因创作《朝阳沟》剧本而红得发紫的作家杨兰春老师。

来到省作协的楼上,我的心怦怦直跳,在楼道上来回走动,始终没有勇气上前敲门,心想,这里的人都是全省的文学精英,名气大,资格老,我乃乡下的无名之辈,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文学发烧友而已,人家能看得起我吗?越是这样想心里越紧张,越是不敢上前敲门,忽而憋足劲上前敲门,颤抖的右手还没沾到门边,又匆匆缩了回去,一次又一次,就像木匠拉锯一样。楼道上偶尔从屋里出出进进一些人,好在我们素不相识,一位女士突然止住脚步,看我胆胆怯怯,和蔼可亲的问我找谁?我终于鼓足勇气,诚惶诚恐的说找杨兰春,那人说杨老下乡体验生活去了。我急忙说从老远来一趟郑州不容易,想见见其他的作家也行!她把我领到省作协办公室,引荐给一位老作家。老作家叫杨晓杰,个子高大,白白净净,一副书生的模样,当时是省作协的秘书长,我们寒暄一阵后,杨老师指着他身边的一位年轻人介绍说,这位是我省的青年作家张宇先生,他写的小说可是不了得,全国各大报刊都发了它的作品!我兴奋极了,太出乎我所料,真是应了那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这次真的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大作家张宇!我的心紧张极了,心脏仿佛都快要跳出来似的,我急忙说,你的小说《活鬼》,我都快要会背了,写的太好了,我很崇拜你,见到你,真太高兴了!听我这么一说,张宇老师似乎更兴奋,笑呵呵的拉着我坐下。我们就像好朋友,开始拉起了家常,拉起了文学,我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张宇老师比较健谈,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劝我不要搞文学,想想法子出去挣大钱为好。他说,前几天,他给郑州大学的学生作报告时就告诉他们,一般人不要搞文学,出去闯荡当老板要比搞文学强得多。我说我喜欢文学。他说喜欢可以,可以当成爱好,但是不要热得走火入魔,否则会害人一辈子的。张宇老师给我讲文学,讲人生,讲写作体会,又对我的小说稿进行点评,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在分手时,他语重心长的叮嘱我,回去后好好干点生意,多挣点钱,有吃的喝的,生活无忧无虑了,再写小说散文也不迟,写作遇到啥困难,让我到洛阳去找他。

好久好久,我不明白张宇老师的意思,他不是在向我这样一位文学爱好者泼冷水吗?后来,多年以后,我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他的意思。细细琢磨,此言极是,非到一定的思想境界,则很难理解透这层意思的。后来,张宇老师从洛阳调到郑州,当上了我省的作协主席,成为我省的文学领军人物,再后来,我先是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又相继加入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真的当上了作家,只是在努力写作的攀爬过程中,没有勇气去找他,那次一别就是近三十年啊!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三十年的轮回一晃而过,去年8月,河南日报文艺部副刊举办文学读书会,热心组织者冻凤秋老师告诉我,这次我省著名作家张宇将作为主讲嘉宾参与这次读书活动。

第二天,我到了郑州读书会主办地,海报上写着主讲人是张宇,我喜出望外,急忙向室内走去,讲台上,坐着一位精神饱满的男士,银白色的短发,非常刺眼,清瘦的脸颊,大大的眼睛,两手紧紧地夹着烟卷,一边看着房内的布置,一边悠悠的吐着烟圈,很是惬意。我仔细的端详眼前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主讲人,还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是那顶宽阔的脑门,当年他那乌黑的头发不见了,被眼前一根根白发所代替,昔日帅气的长发,也被一袭平头取而代之,当年英俊的脸庞依稀尚在,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苍老了许多。

我感慨万千,慢慢来到他的跟前,他似乎对我也注意起来,眉头开始紧紧锁起,仿佛在搜索往日的记忆,我伸手上前给他握手,我说,张老师你还认得我吗?张宇微笑着不语,仿佛立即进入搜索记忆中。我接着说,我是永城的张建树,我们三十年前在省作协见过面,你还给我几本小说刊物,还让我去找你,能记得起来吗?说到这里,这时张宇老师才爽朗的笑了起来,急忙抓住我的手:想起来了,记得记得,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小伙子!我们俩握着手笑了好半天,相拥而坐,谈那次以后的人生酸甜苦辣,谈从事文学创作的艰辛,谈了许多许多。我把我前几年加入省作协和国家作协的消息告诉了他,他握着我的手向我祝贺,我向他透露准备出版一部书的想法,他鼓励我说,要好好写,写出好的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鼓与呼,为振兴我们河南的文学事业,做出新贡献,希望我的新书早日问世。

天色渐晚,由于单位工作繁忙,我和张宇老师依依不舍道别,正巧,张宇的夫人向我们走来,我请她给我们俩照了一张合影,我和张宇老师邀约,来日方长春游芒砀山,那时畅饮家乡的皇沟玉液,我们俩喝个一醉方休,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