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校!林校!

林校!林校!

北大林校与永康林校都火了!

本文共 4672 字

烧脑指数:★★★

阅读大约需 14 分钟

林校!林校!

昨天,北大林校长在全国朋友圈刷屏了。敏锐的涛哥感觉到永康崇德学校林校长这些天做的事说的话,一定也可以火一把。一直想做个林校乡愁专访,今天算是闹台场,期待不久的将来大家就可以在早报上看到林校背后满满的正能量故事……

2018年5月1日,6组编号52号,崇德"日究竟"【第982天】

(洞见:九百九十三)(文/林刚丰)

去支教

早上5点起床,直奔金华高铁站。

7点15分,乘和谐号去上海虹桥站,后转出租车去上海浦东机场。

12点,搭春秋航空的航班去甘肃庆阳。

14点30分,我们终于安全落降到庆阳机场。

一行9人,有在读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在读初中的小男生,也有年轻摄影师与企业管理者,还有陪同孩子来的两位妈妈,还有我。

我们此行支教的学校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新集乡大湾掌小学。学校现有一位校长,两位男老师(分别是55岁、57岁),全校22名学生,七个年级(一年级4人、二年级2人、三年级4人、四年级1人、五年级3人、六年级5人、学前班3人)。

洞见:一群人主动去一个学校支教几天,这件事,看似很小,却是很大。

2018年5月2日,6组编号52号,崇德"日究竟"【第983天】

(洞见:九百九十四)(文/林刚丰)

走进大湾掌小学

(一)

早起,赶往大湾掌小学。

当黄土高原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跃入我们视野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多望了几眼。

沟谷纵横,坡度陡峭,深不见底,狭窄的河网随呈树枝状肆虐开去,跌宕起伏,极具气势。错落在大山脊背上梯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绿油油地精神着眼前的枯燥荒芜的黄土高原。

在新集乡街道,我们与安世栋校长接上头,在他的带路上,汽车一头扎进了一条刚修的黄泥道,弯来弯去,忽上忽下,车轮卷起的黄土漫天飞舞,也不知弯了多少道湾,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山坡蹲着两座小平房,有围墙,一杆旗帜在明朗的阳光迎风飘扬。安校长说,学校到了。

下了车,它与周边的大山融为一体,方圆不见邻居,这是一所孤独的学校。

(二)

“安校长,学校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我们问。

安校长想了想回答:“我们最需要一口井。我们学校没有水,我们学校的水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挑来的。”

“你们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又问。

安校长说:“我们学校只有一台电脑。”

我们说:“那我们就捐赠一口井吧!回去再寄电脑与一批投影设备过来。”

安校长很高兴地接受了。

(三)

在捐赠仪式上,看到22个孩子拿到我们赠送的校服,书包、小水滴、文具、保温杯等礼物的喜乐,心里特别的幸福。

捐赠仪式结束后,我们就开始听课。我听了三节课,第一领略到了复式班教学的魅力。

第一节,听安校长上:六年级5个学生《汤姆·索亚历险记》、二年级3个学生《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第二节听李广睿老师上:学前班3个学生《写字练习》、一年级4个学生《认识人民币》、五年级3个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三节听冯克俭老师上:三年级4个学生《面积和面积单位》、四年级1个学生《小数的性质单元测试》。

(四)

我问:冯老师,您什么时候来大湾掌任教的。

冯克俭老师:我是由民办教师转正录用的,一直在大湾掌任教,在这里工作了39年。

我问:你为什么不换个学校工作?

冯克俭老师:因为1、我家在附近,离学校不远。2、家有老人经常有病,需要我照顾。3、其他老师不愿意来。有一年,有一个老师来了一个下午,就跑了。

我问:你教哪些课?

冯克俭老师:五年级语文、一年级语文、学前班语文、复式班班主任,科学课、活动课、图画课、思品课、二三四年级数学。

我问:你们安校长上课吗?

冯克俭老师:安校长教二、六年级语文、三四五六年级英语,全校体育课,五六年信息课,二、六年级班主任。

我问:您工作中最开心的是什么?

冯克俭老师:这周边都是乡里乡亲,好多人家中从爸爸、儿子、孙子三代都是我教的。家家户户知根知底。我教的很多的学生都走出大山了。

我问:留在山里的家庭一年有多少收入?

冯克俭老师:一般家庭有二十来亩地,如果年成好亩产能有五百斤左右,如果年成不好,大概亩产二百斤左右,现在小麦1元每斤左右,有的年份可能还加点玉米、大豆的收入,一户家庭纯收入不到一万。现在青壮年很少有留在山里的。

我问:您现在有积蓄吗?

冯克俭老师:我家九口人,两个儿子也在外打工,一年纯收入和起来勉强有个十万元。然而也就勉强一家人的温饱,难有积蓄。

(五)

下午四点半,放学了。

我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来接孩子。

孩子们排着队,有序地走在山路上,爬上一个湾,一转,隐没在莽莽苍苍的山路上。

安校长告诉我:最远的孩子,要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家。

(六)

我们陪三年级李等成回家,想看看他住的窖洞是怎么样的。里的。

“你跟谁生活在一起?”我问。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呢?”

“爸爸去世了。妈妈改嫁,带着二姐到新疆去了。”

“你有几个姐姐?”

“两个。大姐15岁,不上学了,在大姑家看孩子。”

“你妈妈会回来看你吗?”

“现在不来了,但会寄些吃的给我。”

安校长补充说:“他爷爷是残疾的。这孩子特懂事,学习也很认真,就是不怎么说话。”

看着李等成一声不吭地走在我们的最前面,那么从容与自我。我想,他已经完全适合了现在的生活,我们认为的孤苦对他可能不算什么,然他的未来又会怎样呢?

洞见:有人问我,这一天下来最大的体验是什么?我回答:致力支持“老少边穷”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8年5月3日,6组编号52号,崇德"日究竟"【第984天】

(洞见:九百九十五)(文/林刚丰)

支教片断

(一)

早上六点,我们从帐篷里爬起来,黄土高原的朝阳已经明亮的照在山岗上。风一点点地拂面,透心凉。

“昨晚我被冻醒了。”

“昨晚两点,我爬起来,又穿一件外套,又钻进睡袋,冷得实在睡不着。”

“还好,我昨晚向安校长要了一床棉被。”

正当我们你一言我一言讨论时,姐姐兰小艳(五年期)、兰芳艳(三年级)、妹妹兰双艳(一年级)、弟弟兰金龙(学前班),已经飞奔进了校园。

我用湿巾擦了把脸,就来到教室里陪孩子们早读。一进教室,发现教室里已有七个孩子。兰小艳在认真地读英语,兰双艳在背诵《端午粽》一文,兰金龙在吃馍馍。

我打断兰小艳的朗读,问:“你们四个早饭吃什么?”

“他仨吃馍馍。我不吃早饭。”兰小艳回答。

“早上走了多久?”

“不久”。

“你们几点起床,不久到底多久?”

“我们五点起床,五点半出发,六点半到学校。”兰小艳回答。

我听了,一时语塞。

(二)

我走上复式班讲台,给六年级上《汤姆·索亚历险记》之“精彩片断”,同时给二年级上《亡羊补牢》。大湾掌学校的三个老师都来听课了。

我安排六年级的5个孩子围成一个圆桌组成一个学习组,3个二年级的孩子围成一个圆桌组成一个学习组。

我先给两个组分别发了一张白纸,想先给他们报听写,各7个词。我先给六年级组报一个词,再二年级组报一个,并要求他们都写在我发的那张白纸上。

在听记中,我发现六年级组对“倒毙”一词很陌生,二年级组对“窟窿”一词中的“窿”都写错了。我就引导他们自学完成这两个词的音形义。我先让二年级组自己订正,然后参与六年级组的讨论,伺机教他们理解“倒毙”与“死”语用的差异。讨论好后,布置给他们自读“精彩片断”,给文章加个题目,要求拟出五个不一样的题目。然后我参与二年级的讨论学习,不断纠正他们的发音,并一次次示范书写笔划顺序,完成重点词语巩固后,布置他们分角色表演练习。然后我转为参与六年学习讨论,最终确定“获救”为标题,接着布置他们讨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我转为指导二年级组的分角色表演训练,训练到位后,布置他们理解讨论“他为什么后悔,他决心从哪几个方面改正自己的错误?”。然后我又转为参与六年级组讨论,重点讨论汤姆勇敢自救的方面,并从“贝琪”的绝望的表现来进一步理解汤姆勇气。最后要求他们说一说自己身上那些方面也充满勇气。然后,我又转为参与二年级组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亡羊人要改正不重视对未来的预判的粗心以及不重视他人善意的意见的狂妄。

下课铃声响了,我结束了第一次在复式班上的课。看着九个孩子意味未足的样子,我心里却满满当当的,我想,它将永久的完美地定格在我的职业生涯里。

(三)

他们的音乐课、体育课是22个孩子同时上的。

应卓宏老师给高段的孩子上“三步上篮”。

应阔老师给低段的孩子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两位老师与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怯怯地表现一去不返,小小的操场上,笑声与清澈的阳光一样明媚。

邱悦老师年轻时是专业的歌手,今天给孩子们上《蜗牛与黄鹂鸟》,孩子们一开始十分拘谨,不敢大声唱出了,也不敢边唱边身体律动,邱老师一遍遍示范,忘我的表演,孩子们终于浪漫起来,越唱越欢快。邱老师在课堂结束时说:“唱歌就是最快乐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边唱一边手舞足蹈,大声唱出心里想说的话,边唱边跳,太开心了。”

(四)

午餐时,一年级李文蔷一盛到我们亲手给孩子们做的菜,立即挟些大块的萝卜、肉放到一个塑料袋里。我好奇地问:“带回家给谁呀?”她腼腆的回答:“带回去给爸爸吃。”

我又一次眼圈一热。

看到昨天中午小朋友中歺的面条里没一丁点的肉,我们就问安校长了解学生的伙食标准。安校长告诉我们,孩子每天政府补贴4元钱。有三个学前班的,政府还没有补贴,他们只好自己带干粮来,一般都是吃馍馍。

昨天我们就买了一些肉、大米、芹菜、萝卜、鸡蛋,够孩子吃一小段时间。今天,我们就分工,给孩子做菜的做菜,上课的上课。

(五)

课间,我正和孩子们聊天,一位男孩子悄悄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个东西,说:“给你!”

我接过手一看,一个比鸡蛋小得多的蛋,让我惊羡地是,蛋上浑身涂上了颜料,并画有一个稚气的笑脸。看这样充满梦幻的蛋,让我立即想起崇学校“护蛋节”上彩蛋。

“这是什么蛋?”我问。

“这是山上锦鸡的蛋,我从野外捡的。”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这一一?”

洞见:大湾掌小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2018年5月4日,6组编号52号,崇德"日究竟"【第985天】

(洞见:九百九十六)(文/林刚丰)

支教片断

(六)

早上,武俏宏同学拎来一袋东西给我们。

我们一看,是一些核桃和一些鸡蛋,袋子里还附着一张信笺,上用工整的字迹写着:欢迎你们千里迢迢来到我们贫困山区,谢谢你们对我们儿子的捐赠和帮助,同时我真心的祝愿你们全体成员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健康、工作顺利!

我们被眼前的礼物吓到了。

“这些鸡蛋不能要!”

“是的,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

“但不要会不会觉得我们不近人情?”

“那就收9个,我们每人一个,其它回给他!”

我数了数,总共20个。

当我把11个鸡蛋还给武俏宏时,他怎么都不肯要。

(七)

早上,我经安校长同意,把22个孩子召集在一起,想给他们再上一堂课。

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年龄跨越大,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

我计划以讲故事与朗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实施这堂课。

我与冯克俭老师商量之后,我选了《桥》这篇文章。冯克俭老师说,要不把学前班的三个孩子拉到另外教室。我说,让他们留下吧!

一搬好桌子,学生们还是很好奇,特别是学前班的三个孩子高兴得左顾右盼。特别是看到黑板上写满了一组又一组的拼音字词,他们仨更是一脸兴奋。我蹲下去问他们仨,黑板上的拼音有会拼读的吗?有一个字认识吗?他们仨一股脑儿地摇头。

“孩子们,今天七个年级的同学一起来听我讲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你们能从我写在黑板上的词组中猜到这个故事的题目吗?”

很多孩子都猜出来了,因为“桥”字写得最大,写在了榜眼的位置。

“在听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得先完成故事中出现的一些词语,以便你们更能听懂故事,接下去请根据板书自学,高年级同学可以教一教低年级同学。”

在全体学生自学中,我主动去教学前班组,我主要教他们会读会写“生命”这个词,然后要求他们仨在本子上画几遍这两个字。教完学前班组的,我就去教一年级读通黑板上的生字词,一次次纠正他们的拼音。

接下来,我一个年级一个年级抽査刚才的字词自学效果,并及时纠正发音与巩固字形,看到学前班组的学生也能跟着念读,甚是喜悦。

“这是一座怎样的桥,故事中哪个人打动了你,他的什么精神力量打动了你?请听我慢慢给你讲来。”

我声情并茂地范讲了一遍课文,学生们听得入神。

为了便于学生们更好入情入境,再加上他们手上没有课文教材,我就选了关键的几句,反复教他们读出其中的意韵。我教读一句,他们跟读一句,直到他们读得绘声绘色。(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4、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5,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

最后,我边念念有词边让所有学生起立,双手合十,闭目,完成了一次对“老汉与儿子”的祭奠仪式。

“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像老汉这样的英雄有很多,是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创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创造了我们今天和平的生话,创造了我们今天的教室与书本,他们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可能是你的老师与同学,也可能是你自己,让我们向英雄致敬,热爱生命,守护生命,创造伟大的生命。”

全体学生神情凝重而热烈。

(八)

我们要走的时候,孩子们就悄悄地塞给我们他们写的信。

我们边看边哭。

“林老师,谢谢您给我们上课。还有,您今天要走了吗?我舍不得您走。您为什么走?等我长大,一定来上海。您明年来吗?要是明年不来,您就给我打电话。我的电话是153⋯⋯57,您的电话是多少?我真是谢谢林老师。我也最喜欢的就是林老师。林老师今天几时走?我是9岁,董马玉。”

(九)

离别时。

我问:安校长,我们是不是第一批来支教的?

安校长:是的,你们来之前,从来没人来支教。

我问:安校长,你目前工作中最困惑的是什么?

安校长:我最困惑的是,我没有机会外出学习。

我问:安校长,你希望我们今后还能做点什么?

安校长:希望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去你们那边看看!

我问:安校长,你目前工作中最幸福的是什么?

安校长:我最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终于连上WiFi,融入世界。以前,总觉得我们的22个孩子是被世界遗忘在某个角落的了。

洞见:支教路上,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2018年5月5日,6组编号52号,崇德"日究竟"【第986天】

(洞见:九百九十七)(文/林刚丰)

星星之火

支教这几天,我的朋友圈可热闹呀!

1、勇者无疆:教育的本初是爱,世界因爱而变得温暖,大爱至于广遨边际,小爱隐于周身细微,向爱致敬。之前对于支教的粗略认识是镀金积攒经历。方才领悟到支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是社会整个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您们的善行善举善为,让人们(包括我)深感内疚,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中,没有理由不去奋斗。

2、落落青欢:原来现实中真的有这么苦的山区的孩子们,一直以为都是电视里拍拍的。很感动那些愿意在大山里面守护孩子的老师们。还有一点感想就是,真希望国家能够尽早帮助更多人脱贫。

3、JOY:还有大量偏远山区教育需要支援,这个需要社会力量!

4、楼肖如:世界上,还有那些让人感怀感动的角落,只觉温暖。

5、茉莉花香:没有看林校前一两天朋友圈,今天看到图片引起了我的好奇,点开欣赏起来,第一感觉这样的益教体验下次可以让学生家长和学生参加,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阅历…都会有敲击心灵的感慨,下次有机会我想和儿子参加。看了这篇,往前翻看了林校的朋友圈,果不其然,心声共鸣了。

6、枫之梦:一遍一遍的看,泪湿眼眶!有爱,温暖,又奋进!我和我们都该与你和你们一起做点什么。难以克制涌动的情绪,知觉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即是如此。今日,您的离开不是结束,而是全新的开始⋯⋯因为我们将真正为这样一份教育使命时刻做好准备。

7、布翁焦尔诺:到今天,一看就已忍不住哭了,就看着这些孩子和爱心人士就已经有了感情。

8、FEI:看到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故事,总觉得该做些什么⋯⋯

9、微微:林校!我转点钱给你,帮我带点心意给孩子们,买点肉和菜。有时脑海里经常梦想着结个伴去陪伴一下这群需要温暖的孩子,麻烦林校帮我传替一下,把自己的一点心意经过林校长传递到远方,感觉自己很荣幸很幸福。

10、丰色:强烈建议把孩子们送过去体验体验山区孩子们的生活。

⋯⋯

洞见:一个善举一次义行,就如星星之火,看似微乎其微,然它一旦融入社会打动社会,它就能唤醒社会的良知与正义,产生极大的号召力凝聚力,甚至会温暖一座城。

北大林校致歉书

林校!林校!

校庆之前,林建华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名字会在短短两天内刷屏两次。

5月4日,因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将“鹄”念成“hao”),北大校长林建华成为这个周末的焦点人物。他的致辞、他的发展轨迹和各方的反应,迅速成为社交网络的一大看点。

5月5日下午,一封北大校长道歉信在网上流传,后被媒体证实为林建华亲笔,外界哗然,又一次刷屏开始。

一字之差何以引发轩然大波?原因或许不外乎以下三点:第一,林乃国内顶级学府的门面担当,“鸿鹄之志”属日常用语,念错实不应该;第二,近来与北大相关的争议不断,校庆当天校长的言行自然备受瞩目;第三,林建华此前任职浙大校长时曾陷入过风波。

基于此,林建华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必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高压之下公开道歉,应该是想给自己也给北大一个台阶下。然而,面对校长道歉之举和相应内容,再度沸腾的舆论究竟买不买账呢?

鸿鹄是常用字,不会读,说明文字功底太欠缺,直接认错便是了,还厚颜拿文革什么的说事太不应该的。赞同自由的评论[抱拳]。以前耽误的,后天完全可以补上。如果放在民国时期,不说北大,任何一个校长出现这样的错误,估计就乖乖提出辞呈了。(初园)

这一笔描的实在不太高明,认错就不要找理由!有钢就辞职,没钢就眯着,调侃就洒脱,装叉就摆战绩。有点儿不伦不类,不卑不亢,又没人逼着,何必,何必。(建平)

乡愁身边事

会不会觉得,有些单位有些人太像这棵树,貌似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其实早己贫饥无力奄奄一息不堪一击,只能靠打点滴对身边的小草吹吹牛逼!(春哥)

林校!林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