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結合安檢與測謊的AI,可用於自動通關和人力面試

人機交互的時代就要來了!在不久的將來,旅客過海關的時候,面對的將是一臺人工智能自動通關機——AVATAR,通過安檢與測謊的結合,將重塑安檢新型態;此外,這項技術的成熟,還能在面試、人力資源等應用領域有更大的作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的需要,外出旅遊或出差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而過海關時候的費時耗力似乎成為了人們快節奏生活裡的一顆絆腳石。不過,隨著人工智能以及生物辨識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旅客可能會發現自己過海關時,面對的不是人,而是一臺機器。

除了自動通關,還可以測謊

對這臺機器來講,其厲害之處將在於它能夠通過旅客的肢體動作,鑑別到對方是否說謊,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集安檢與測謊於一體的系統,進一步而言,這也可能是未來安檢的全新面貌。根據媒體報道,這款除了自動通關,還兼具測謊功能的機器叫作“實時自動測謊虛擬助理”,簡稱AVATAR,它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多個感應器以及生物識別技術等。

“AVATAR是一個自動服務機器,有點像機場的自助登機機臺,或是超市的自動結帳機。” 研發人員表示。具體來看,就是AVATAR機臺上會有一個熒幕,在旅客過海關時,詢問一些基本問題,比如,“行李裡有水果或蔬菜嗎?”、“身上有攜帶武器嗎?”、“你此番來訪的目的是什麼?”等等。

確認過眼神!結合安檢與測謊的AI,可用於自動通關和人力面試

在這個過程中,該機器會透過人類眼睛的移動、聲音變化、臉部表情、姿勢等生理與行為變化,搭配虹膜辨識系統、情緒與壓力感應器,來辨識這個人有沒有說謊,或透露不安的訊號,藉此找出高風險人物。

亞利桑那大學研究員Elkins表示,AVATAR的測謊功能的準確度高達60%到70%,最好的成績可達80%,“一般來說,人類的準確率範圍在54%到60%之間。”

人機合力,讓工作進展更順利

對於AVATA的設計目的,並不是為了要取代人類,而是想要通過人機合作讓工作更順利。

AVATAR是由美國國土安全局出資研發的一款機器,於2012年由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推出第一代,希望可以在美墨邊境針對部分自願者展開測試。不過,當時國土安全局認為雖然想法很吸引人,但技術還不夠成熟。

不可否認,事實確實如此,因為這套系統需要依賴大量數據以及機器學習作為基礎。為了更好地推進產品的研發,在第一代機器推出後,研發團隊便加上了額外的感應器,以便讓它在不需要休息的狀態下,有能力去分析更多的數據。

在過去的一年裡,AVATAR開始在加拿大、歐盟部分地區展開測試。一旦AVATAR判斷旅客有說謊的可能,海關人員便會跟進,展開後續面談。

確認過眼神!結合安檢與測謊的AI,可用於自動通關和人力面試

至於AVATAR的測謊功能,與傳統儀器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它是由感應器來監控生理反應的,因此在測謊過程中可以完全避免與乘客的肢體接觸,同時提升效率及準確度。另外,AVATAR研究團隊強調,這款機器目的不是要取代海關人力,而是要讓人類將時間專注在擅長的事情上面,希望通過人及合作的方式讓安檢工作更順利。

消除外貌偏見,AI面試官成主流

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就能在機場看到AVATAR協助安檢。等這項技術變得更加成熟的時候,或許還能在面試、人力資源等應用領域提供幫助。

比如,去年12月,日本人力公司En-Japan,就在東京、關西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面試活動,找來AI當面試官,共有20名求職者參與。當它們進入面試會場後,面對的是一臺手機,人工智能會對求職簡歷進行分析,之後還會根據面試者的性格進行提問,問題會顯示在手機熒幕上,只要對著手機回答問題就可以。

無獨有偶,韓國開始了AI面試官的使用。據韓媒報道,其企業對人工智能的應用是通過鎖定應聘者面部68個關鍵點,實時分析應聘者的面部表情、肌肉動作、聲音和語速,感應應聘者的心跳、脈搏數和臉色變化,與此同時,還會將應聘者的腦部分為六個部位進行腦電波分析。之後,人工智能可以對應聘者各方面的能力做出評價,並給出一個綜合評估,將評估建議書提交給人事負責人。

確認過眼神!結合安檢與測謊的AI,可用於自動通關和人力面試

不得不說,AI面試官正逐漸成為企業應聘的主流,包括聯合利華、沃爾瑪等國際巨頭企業,也正越來越多地依賴人工智能篩選合適的應聘者。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AI面試官的出現,除了可以節省企業的人力成本,對面試者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AI在清楚地掌握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後,是完全以其能力作為篩選依據的,不像人類,還會對外貌有所偏見,進而導致“以貌取人”的因素影響面試結果。

另外,軟銀(Softbank)從去年就開始導入了IBM的人工智能系統Watson,先讓它從過去的人事案例中學習篩選標準,在完全理解企業選才標準後,這一系統平均每秒可以完成上百件的履歷初審,比起人類平均一份履歷需花上三分鐘,效率翻了好幾倍。也是從今年四月開始,軟銀會開始讓人工智能來協助審核求職文件。

不過,可能不好的地方,就在於作為一道程序,可以說AI面試官是比較沒有人情味兒的。 有AI求職經驗的人表示,人類面試官有時候還會嘮家常,聊一些比較輕鬆的話題,但是AI面試官只會一板一眼,多少有些單調。儘管如此,企業也不是完全都仰賴於機器,大多數企業表示,AI完成簡歷的初審後,人力還是會進行一次複審,因為“人”才是未來要與面試者共事的主體,需要更瞭解面試者的一些情況。

總之,科技的出現,不是為了要完全取代人類。無論是通關機器還是AI面試官,我們看到的都是一種人機合作的全新模式,這個模式有極大的可能會成為未來的模式。優勢也好,缺點也罷,對於處在不斷推進中的技術,我們唯有辯證的看待,才能讓其在未來有更全面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