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覺得自己一點也不上進,很苦惱“

改了又刪,刪了又改,還是停住了發佈的手。

一直很希望自己能夠不更新朋友圈,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狀態,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生活裡,別人進不來,也偷窺不到。

但也一直希望,最近新交的朋友,能夠通過我的朋友圈,瞭解我的過去,瞭解我的真實性格,這樣我也不用花那麼多時間來介紹我自己。

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可是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乎別人眼裡自己的名聲。

哪裡有社交,哪裡就有偽裝。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寫到:

“人生就是一齣戲,社會是一個大舞臺,社會成員作為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夠在觀眾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每一個人都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竭力表演。在人際互動中,不管個人具體目標是什麼,他的興趣始終是控制他人的行為,特別是控制他人對他的反應。”

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盡力地在朋友圈不時地分享一些好心情,分享一些好玩有趣的新鮮事,撐起一個積極樂觀的人設。

但總會有些喪情緒,找不到傾訴的出口。

在朋友圈裡說,自己對未來迷茫;在朋友圈裡抱怨,自己不夠優秀……這樣的情緒會讓手機裡的好友覺得你多愁善感;這樣的情緒也會像病毒一樣在朋友圈裡擴散,會影響他們的情緒;甚至會有人主動找你勸你,讓你開心點,這樣真像心理防線後的心事被窺探。

也許真是一個積極的人,不然為什麼他們總說我就像無憂無慮的孩子。

也許本體是外表下藏匿的脆弱的靈魂,不然為什麼總有些小喪。

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雷登在《猜火車2》中說:

“選擇生活,選擇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還有一千種跟素不相識的人發洩憤怒的方法,選擇更新你的主頁,跟全世界公告你早飯吃了什麼,然後希望在哪裡會有什麼麼人在乎。選擇找到舊愛,選擇相信你看上去沒他們那麼糟……選擇攻擊墮胎,選擇黃色笑話,蕩婦羞辱,報復色情片……選擇失望,選擇痛失所愛,隨她們漸行漸遠……”

但其實所謂的喪情緒,也許只是因為生活中的小細節,也許只是深夜裡亂糟糟的心,也許只是因為學習工作的一點不順心,也許只是看到舊日老友留言後的懷舊…….當然也有可能是重壓之後的妥協。

這些喪,壓抑在心裡,會成疾。

希望你的身邊有值得你傾訴的人,為你排憂解難,安慰你那些無處可放的喪。

希望你的身邊有很多瞭解你的好朋友,這樣你就不用標榜自己,不用在朋友圈裡偽裝。

不管開心還是不開心,都不在朋友圈表露的你,一定很酷吧。

不用在朋友圈扮演不真實的自己,一定很酷吧。

如果身邊有人看你笑看你哭,這樣真的很酷。

你不更新朋友圈,一定很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