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能力要求,這些能力你需要有

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能力要求,這些能力你需要有

高效課堂就是指用盡可能少的投入來取得儘可能高的效益的課堂教學活動,也就是說讓學生在課堂上花最少的時間和最少的精力而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得到最大的發展、人文素養得到最大的提高、意志得到最大的磨練;教師在課堂上以最少的體力和財力的投入取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提高: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最終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高效課堂活動的開展對教師要求很高,筆者認為為了適應這一活動的開展。教師必須具有如下基本能力。

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能力要求,這些能力你需要有

  一:敏銳的洞察力

  敏銳的洞察力是高效課堂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無論是備課、上課還是課後評價時都要求教師的洞察力要敏銳。

  備人文社會類學科時,教師要一眼就能從紛繁的歷史事件中理出其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從眾多的同義詞和近義詞中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各個人物形象的描寫中悟中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惡醜來。備自然科學類學科時,教師要能快速地從眾多知識點中找出它們的聯繫,以便讓學生主動地構建知識網絡。如何讓學生快速從圖表中獲取相關有用的信息?哪些實驗通過改革能煅練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這些問題教師要不假思索,答案要信手拈來。以此為基礎來安排一堂課的主體結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上課時教師要能從學生的表情中敏銳地讀出困惑和成就來。學生自主學習時遇到問題可能不敢問,但在表情上會表現出來,這些表情變化可能非常細微,這就要求教師能及時發現並讓學生當時說出困惑,快速研判該問題在學生中是普遍性的還是個別的,普遍性的問題當堂組織討論當場解決。答疑時若遇學生雙眉緊鎖教師就要立即停下,或重新解釋或讓學生相互討論以解決問題。在討論總結階段,對學生獲得的新知識取得的新成就要給予及時的正面評價,對學生描述中的積極向上的新觀點要及時肯定和宏揚,引導學生將學習中感悟到的真善美及時固化為自身的道德細胞。對學生在討論中表達出的世俗的落後的思想和現象,要及時引導學生研討和批判,讓學生獲得判斷社會現象的美醜善惡能力。讓學生在知識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人文社會素養也得到提高。

  課後評價時要從學生的課後練習中發現新觀點、好思路、妙方法、及時給予正面評價,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那怕這些觀點、思路、方法還只有雛形,還只是些許萌芽,教師要早點發現早作肯定,對學生通過努力取得的成果作正向的放大,學生的能力才能快速發展,潛能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二:高超的結構規劃能力

  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環境意識。”要想很好的完成這樣的目標,教師必須要有高超的結構規劃能力來設計好課堂結構,規劃好課堂思路。兼顧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的關係,統籌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發展的關係,合理安排好學生自學和合作學習的步驟和時間。在知識網絡的形成和構建中發展學生的團隊精神,塑造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三:與時俱進的發展能力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師的思想觀念、知識能力、素養品德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思想成舊、方法落後的教師是不可能有高效課堂的。要使課堂高效必需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器材和工具。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生之間的關係如何,融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創建和諧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關係也是高效課堂不可或缺的元素。新時期的學生接受新事物很快,如果教師不能與時俱進,學生就會認為教師落伍了,對教師就缺少親近感,在課堂上自然也就不會百分之百的投入,這樣的課堂自然不會高效。

  四:領袖般的感染力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既學高又身正的教師才能高效的完成新課改要求的將學生培養成“全人”的目標。學高能讓教師輕鬆駕馭課堂,進退有度。身正能讓教師不為世俗所累,讓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很好地完成我們課堂的情感目標。讓學生成為才德兼備的精品而不是僅有才但無德的危險品。

  五:明星般的表演能力

  雖然說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堂上學生是主體,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高效課堂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要當好“導演”就要既導又演。因此教師要有超凡的表演能力。教師的肢體語言是否得體、感情是否真實、語言是否幽默會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身心投入的多少,自然影響課堂效果。演技好的老師能從內心打動學生,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愛;在故事中感悟情;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淨化、人格得到提升。

總之,高效課堂對教師能力的要求很高,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完成新形式下的教學目標,才能喚醒蘊藏在我們學生身上的巨大潛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最高,成果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