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走近你我他 ——吳曉靈同志賀“金融知識微普及”公眾號首播

金融走近你我他 ——吳曉靈同志賀“金融知識微普及”公眾號首播

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大眾對金融的關注度日益升溫,初步有了金融消費意識和財富管理理念。然而對於一個普通人,一個金融消費者而言,金融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那麼多的理財產品、保險產品說明書怎麼看?國家的金融政策與我的日常生活、個人發展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卻又時常困擾大家,無處詢問。

藉此機會,我想和大家分享對金融的兩個觀點。一是金融能夠助力人力資本價值化。金融是資源配置的樞紐,而人是最核心的要素,其才華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支配著生產資料、技術等其他生產要素。如何激發人的潛能,金融可以助力。中國古話說得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對於現代社會的我們,必須學會用金融賦能,低收入人群可以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有創造力的人群可以獲得改變社會、實現夢想的力量。二是金融能夠重新分配社會財富。當今社會,收入能否資本化已經成為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的關健因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主要是用於生活開支,面臨物價上漲的通脹風險,缺乏以錢生錢的意識和機會;而富人的收入很好地實現了資本化,甚至是用槓桿之力加速財富增長,進一步加大財富分配的差距。財富分配差距產生了國家與國家之間,國家內部人群之間的矛盾。如何通過普惠金融,有序調整財富分配格局,緩和緊張,合作共贏,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課題。

認識到上述特性,當前大眾平等地獲得金融服務權利的必要性更加凸現,金融普惠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然而,金融也不能包治百病,我們也必須明白金融的邊界,向大眾提示金融的風險。金融普惠、金融啟蒙和風險防範是一個硬幣兩個方面,必須並駕齊驅。

公號今天開播啦,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未來,如何做得更好:一是面向普通金融消費者,要解決如何用金融賦能個人發展的問題。通過知識普及,教育大眾如何釐清金融的邊界,哪些是金融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普通人怎麼通過金融實現財富增長、人力資本價值化;要有收益與風險匹配的概念,樹立金融風險意識,特別是在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現在,要對自己的資金安全負責。二是要面向金融從業者,促進知識更新,提示職業精神。面對金融科技發展,會有很多問題和困惑,要充分利用技術之長,同時又要防控風險。我們每一個金融從業人員,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跟緊時代的步伐。同時,不忘初心,堅守職業精神,把資金安全、客戶利益放在首位。混亂的金融秩序對於社會發展有害,更會損害從業者的根本利益。

最後,預祝“金融知識微普及”公號粉絲倍增,讓金融走近你我他,服務千萬家!

(吳曉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