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員工的離職原因,一直是困擾企業的難題。如何降低員工離職率,必須從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開始。

員工離職,特別是老員工的離職,對於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雙輸的格局。

首先園園想說,離職並不是員工對公司不滿的開始階段,而是激化階段。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一般員工離職之前,都會先有厭倦情緒,然後不快樂,然後不滿意,然後抱怨,最後抱怨加重忍無可忍。

這是經過長期的心理鬥爭才做出的理性判斷,而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他們要權衡利弊,考慮得失,考慮生活所需等各個方面。

正如很多朋友說過,等我真要走的時候,還留的住嗎?

就算是做離職面談,留住員工幾乎不能成功。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離職時間信號

入職2周離職

入職兩週離職,與員工預期有關。

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

入職3個月離職

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

有被動離職,這裡只講主動離職。入職3個月離職,說明崗位設置、工作職責、任職資格、面試標準方面存在某些問題,需要認真審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時補救,降低在招聘環節的無效勞動。

入職6個月離職

入職6個月離職的原因,大多與

直接上級有關

直接上級是最先了解下屬的各種動向和傾向的,他的一句話可能解決問題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沒有處理好,隊伍士氣下降、戰鬥力下滑,就會進入不良循環。因此在1年期內離職的員工較多的團隊,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級可能出問題了。

2年左右離職

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係。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企業文化好的公司,在招聘環節對應聘者的價值觀方面會有全面考察,希望新員工能融入到公司文化中,為文化的持續優化添磚加瓦;而企業文化不太好的公司,對應聘者的價值觀要求不是太高,往往只是片面考察,希望他們進來能淨化和改良文化氛圍。

然而往往事與願違。

第一,他們自身的價值觀取向可能就有問題或有缺陷;

第二,即使他們價值觀趨向都是正向的,但一個人的力量無法與長久形成的氛圍相匹敵;

第三,新員工入職,都在努力融入到團隊,儘量表現的不那麼離群,因此更容易被同化。

當公司文化與新員工價值觀衝突到一定程度,甚至達到臨界或突破原則,就會導致關係破裂,至此,離職在所難免。因此,作為企業,更要每日三省吾身,及時察覺到公司內的不良因素,加以規避改善,讓員工身心愉悅,繼而獲得更大產出比。

3-5年離職

3-5年離職,與職業發展有關。

學習不到新知識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間不大,沒有更多高級職位提供,此時員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跳槽。但對企業來講,這個階段的員工應該價值最大,離職損失較大。

5年以上離職

5年以上的員工,忍耐力更強了。此時離職一方面是職業厭倦導致,另一方面是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速度不統一所致。此時,哪一方發展得慢自然就成為被淘汰的對象。

員工疏於學習、停滯不前,會讓企業逐漸疏遠和冷落。

企業發展太慢,員工的上升空間打不開,對於事業心重的員工看不到更長遠的發展方向,必然也會另謀高就。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其實,上面這些分析結論對有心的企業來說,並不困難。難的是,當公司出現以上典型的離職現象的時候,企業會怎麼做!

是會置之不理,繼續招新人頂替,還是認真反思,找出問題所在?

第一種企業是大量存在的,總是會陷入離職→招人→離職→再招人的死循環。

而另一種企業則是正視出現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及時作出調整,解決面臨的問題,把離職率控制在最低,將企業的損失控制在最小。

你上一次離職是什麼原因呢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HR乾貨」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