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一身白衣,一片冰心;

一抹微笑,带来安心。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

然而她们却要用更甚于家人的真诚

抚平病人的创伤,

用火一样的热情

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这次,就让我们一起聆听

他们身边那些质朴的声音

......

江姐姐,我想对您说......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8年前,杨杨出生了,当我们全家人都沉浸在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氛围中时,却接到了您的通知说“宝宝新生儿疾病筛查苯丙酮尿症这项检测的血值偏高,疑似苯丙酮尿症,简称PKU……”,一时间各种惶恐忧虑交织在一起,我们全家终日寝食难安。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您经常和我们沟通,在一句句的安慰和一次次的帮助后,让我对PKU有了更多的了解,从开始的震惊否认到后期慢慢走出惶恐不安,理智接受。这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您介绍我认识了更多的PKU儿童家庭,有了更多交流、咨询的途径,解决了生活中因为儿童特殊饮食带来的困难和困惑,而您也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坚强的后盾。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在最初的几年随访中,我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孩子是PKU患儿,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个“秘密”,生怕哪天其他人知道后会因此嘲笑他、歧视他。我的刻意隐瞒渐渐引起了您的注意,您总是默默的开导我,家长的态度和行为会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只有家长开朗乐观的面对“秘密”,孩子才会更阳光。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十全十美的,我们的孩子不需要打针吃药,只要不吃高蛋白的食物,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就像糖尿病人不能吃糖一样,而且我们有一个大家庭会一直关心、爱护他。后来您还告诉我,我们PKU家庭中已经有孩子考上了大学,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鞭策。事实证明,当我坦然的将孩子的情况告知亲朋好友以及学校老师后,并没有遭到他们的歧视,相反,他们热情地关心孩子的现状,积极地关注国家关于PKU的新政策与新进展,时不时还会提醒我要记得为孩子定期检查、控制饮食,甚至帮我一起监督孩子的饮食,使我感到无限的温暖。

PKU的孩子需要定期复查血值来调整饮食。小时候,因为您熟练的技术,孩子很少会因为采血而哭闹,等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您又开始把他“哄”得主动要求来采血。记得你俩的经典对话是这样的。

杨杨,在家看什么电视呀?

奥特曼。

那奥特曼勇敢吗?

勇敢。

那你想不想当奥特曼?

想!

那奥特曼这么勇敢,一会儿采血会不会哭呢?

我勇敢!胆小鬼才哭呢!

说完这些,孩子已经主动的把小手伸过去了。一来二去,孩子没有因为采血而害怕您,还跟您成了很好的朋友。在家不听话的时候,我只要说,“你再不听话,我要告诉江阿姨的哦”,他立马就乖乖的了。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您对我们的好,点点滴滴,我都记在心里,总想着怎样报答您。

因为采血经常去您的办公室,看到您窗台上有一些多肉植物,猜想您可能喜欢。于是就在“三八”妇女节那天买了几盆给您送过去,待我回到家中才发现您在我包里塞了300元钱。从此,我不敢再花钱给您买东西,但是感谢您的心不会停止,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我会采上一包桂花给您做桂花糕;去地里摘菜的时候,我会顺便给您带一把,而您也总借着生日、“六一”等节日送给宝宝礼物。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久而久之,我们之间不再是纯粹的医患关系,您更像是我们的亲人,一个在孩子血值控制不好时,因心疼而 “责备”我的亲人,一个当我流泪时可以安静倾听并安慰我的亲人。

我想对你说:“您不仅是孩子的江阿姨,更是我永远的姐姐!感谢您一路陪伴,因为有你,我们不孤单!”

供稿: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护士江丽华 PKU(苯丙酮尿症)儿童家长 杨杨妈

听·说丨为什么是我的孩子,这可怎么办?这时您电话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