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以後·趁現在

劉夠安

少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大概莫過於“等以後……”吧?

家貧,兄弟姐妹多,常常還沒等到娘端起飯碗,鍋裡的飯已然見底,於是,偎在孃的懷裡,滿臉諂笑,“娘,等我長大以後,一定掙好多好多的錢,給娘買一大堆好吃的。”似乎,為著強調那個“一大堆”,還將短短的胳膊伸開,兩隻小手一左一右劃拉半圈,比劃出一個“一大堆”的樣子。

半夜,被尿憋醒了,迷迷糊糊睜開雙眼,煤油燈細長的脖子上,燈火如豆,映照著孃的臉,也映照著她結滿老繭的大手。手裡,有時是父親的布鞋底兒,更多時候,是我們兄弟姐妹的衣衫。這些衣服,不是磨破了上衣肘,就是褲子的屁股那兒、膝蓋那兒張開了大口子。家裡,常有一些零碎布頭,剪成圓的、方的,大體搭配顏色,方形的縫補到膝蓋處,橢圓的,最適合補到屁股那裡、胳膊肘那裡。娘戴著老花鏡,就著昏黃的燈火,穿針引線,像是在縫綴光陰,又像在縫綴綿長的愛。解完手,翻身躺下,口裡一定還會嘟囔一句,“娘,早點睡吧,等我以後掙到大錢,您就再也不用熬夜縫衣裳了。”

等以後·趁現在

不知不覺,時光在孃的指縫間緩緩流淌,想不到,這句“等以後”,竟變成了時常掛於嘴邊的口頭禪。可不是嘛,總覺得年少,總覺得娘還年輕,美好的未來可期,更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揮霍。於是,背起書包、走進學堂的那一刻,向緊跟在身後的娘揮揮手,“娘,等我以後考上大學,找到工作,一定給您買一座大房子”。後來,大學是考上了,工作也找到了,可是,還沒等到買上大房子,卻又向娘許諾,“娘,等我娶上媳婦,也讓她伺候您一回,再不要讓您天天為我操勞!”再往後,遠未兌現之前的承諾,每次匆匆回家,匆匆離去,又勸慰將我送到村口的娘,“孃親,等我什麼時候有空了,再回來好好陪伴您、孝順您……”無數次許願,又無數次將諾言輕輕拋擲到風中,直到某一天,娘忽然老去,又猝然離開了這個人世間。痛定思痛,卻原來,在血濃於水的親情面前,時光是多麼經不起等待啊,而自己,為什麼又偏偏曉不得一切的承諾本應“趁著現在”?!

等以後·趁現在

榮,鄉野間一起長大的女孩子,一雙明亮的眸,一根烏黑油亮的長辮。也曾於懵懵懂懂情竇初開的時候,牽著榮的小手,輕聲許下輕狂的諾言,“等我以後考上大學,一定回來娶你。”可是有一天,當真的走進大學校門的時候,卻已然看不上身為村姑的她,並將“金屋藏嬌”的輕諾深深埋葬進故鄉的黃土中。某一年暑期,偶遇榮,卻不敢正視她熱切的眸,唯有低頭撫弄衣角,囁嚅著,如同私語,“榮,對不起!年少諾輕,你還是將我徹底忘掉吧!”言畢,如同逃離,風也似的,以一個轉角阻斷她緊緊追尋的視線。

大學校園裡,也曾有外地的姑娘眼眸含春,顧盼流連,卻是生生不敢接受這份沉甸甸的情,心中,也一直在默默告誡自己,倘若大學畢業各奔天涯,又該如何拾掇這份殘破的感情?既如此,遠不如等到工作安定之後再考慮個人的情感問題。就這樣,錯過,一再錯過,在最美的年華里,沒有談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更沒有牽過一次女孩子的手,便已經與冒著熱氣的大好青春黯然告別!而今,人到中年,回首,凝望那段逝去的歲月,卻只剩下無盡的感傷與遺憾——哦,原來啊,何止親情?此生中,上天所賜予的唯一一段青春時光,還有那隻棲息於青春園地的愛情小鳥,一旦離去,卻是再也不會回來!

等以後·趁現在

初為人師,在一所中師學校,任班主任,思想正統得很,凡是遇到班上的男孩子與女孩子談戀愛,便粗暴插手,橫加干涉,仗著“年輕人合當以學業為先”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做著所謂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目的,無非只有一個,就是硬生生要拆散人家。等到第二次再帶班的時候,突然良心發現,以前的做法該是多麼可笑,自己虛擲了大把的青春時光且不說,幹嘛還要非逼著孩子們步我的後塵?孩子們業已長大,且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只要不出格,大可不必將勃發的荷爾蒙看作洪水猛獸,也不必把剛剛萌芽的愛情之花殘忍地扼殺於搖籃中!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真的一直都沒有學會說“趁現在”,而是習慣於一味將“等以後”放在心頭、掛在嘴角。朋友會面,揮手告別,一句“改天,我再請你吃飯”,似乎根本不需思索,便已脫口而出。明媚的春天來了,當妻一再央求同去踏青,又以“今天寫文章,忙得很,等下個禮拜天抽空再去”為藉口,胡亂將她搪塞了過去。可哪裡會曾想到,玉蘭花,是會凋零的;春天,也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原地等著我們,甚而,我們根本無從知曉明天與意外哪一個先行到來,就像我的一位大學同學,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兒,那次別離,卻已是終生不得相見!

等以後·趁現在

前年暑期,趁孩子尚在身邊,一家子、三口人,去玉龍雪山玩了一遭。旅遊大巴里,那個粗粗壯壯的納西族導遊告訴我們,其實,旅行是件極奢侈的事,有錢、有閒、有體力,三者缺一不可!話很簡單,人人都懂,可是,誰又能深切體悟其中的滋味,且能幡然醒悟?人到中年,忙於工作,忙亂於追名逐利,每日裡,都像一個高速運轉的陀螺。“錢”,或許是掙到了,卻是有意無意喪失了“閒”的心情、“閒”的本領。每每如此,心中又不免以種種藉口自我欺騙,自我麻醉,“等到退休了,等到不差錢的時候,有的是閒工夫遊山玩水,又何必急在這一刻呢?”然而,細思量,如果那一天真的已然來臨,我們是否還擁有康健的身體,是否還如今朝般活蹦亂跳,有著用之不竭的體力?

2014年末,始在江山文學網發文,不覺,已累積到40餘萬字。眼見文友清菡、月牙,還有美女社長紛飛的雪都有了自己的文集,眼熱得很,也曾不止一次在師友面前表示,“等到老了,等自己的文字積累得再多些、再厚些,也一定要自費出一本屬於自己的集子。”前一段時間,與一位長者閒聊,他再次與我提起這件事。他說,你幹嘛非要等到年老之後再做?趁現在,趁久坐老腰還不至於太痠痛,趁眼睛還不至於花得看不清字體,趕緊去做吧。須知,剩下的光陰裡,當下,就是你最年輕、最美好的一天!

等以後·趁現在

可不是?“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為此,李太白曾仰天長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東坡居士也低首吟哦:“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樣的三觀,貌似有點遊戲人生,殊不知,這些詩句,卻是蘊含著無數“過來人”深沉的人生思考與感喟,更飽含著他們對短暫生命的深刻體察與領悟。“等以後”?我真的不知道到底還有多少個“以後”容許我耗費,為著餘生不再有任何遺憾,不妨砸碎外界強加於內心的種種桎梏與枷鎖,一切遵從自我,心隨意轉,學會說“趁現在”吧!趁自己依然有強勁的心跳,趁自己依然 能暢快地呼吸……

窗外,像是伴著一聲沉重的嘆息,一輪殘陽轟然滾下山坡。這意味著,舊的一天將要逝去了。翻開一本書卷,海子的詩踏著韻腳躍入眼簾: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