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麼到死都沒有建國稱帝?

妙緣

曹操是真英雄。雖然打下大片江山,但畢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朝臣多少還有些殘餘力量要指望。不好輕易得罪,貿然稱帝容易讓自己的政治聲譽陷入被動。加上當時戰亂還只是稍停,天下很不穩定,想稱帝得做好平反的準備。另外,時孫權勸曹操稱帝,明表稱臣之心,其實意圖也很明顯,吳蜀聯盟破烈,孫吳想拉攏曹操,另一方面也好藉機測試下漢庭的底牌。最後是曹操一生都不看重這樣的虛名,到年老之際,這樣的稱謂對他更不如手握實權積蓄力量來的重要!後面曹丕要不是命短心急也是不會冒然晉帝位的。稱帝后魏國的命運也看到了。

因為道理很簡單,你曹氏可以用這種方式得天下,那我司馬家自然也可以效仿,你老子當年靠軍功聲望架空天子,我司馬氏滅吳踏蜀,功名聲望足可比美曹操,天下當屬於我。後面司馬炎稱帝建晉朝,講究以孝治天下,也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魏也是講孝道的時期),因為巧取豪奪得來的天下以忠道治理站不住腳,只好搞一套以孝治國的方針,後世留傳的晉代作品就有很多講孝的。


愛遊戲JOKER

曹操是個傳奇人物,是一代梟雄,當然也有人說他是“一代奸雄”。梟雄也好,奸雄也罷,其一生燦爛輝煌,位極人臣。

很多人不解,為什麼大權在握的曹操不“代漢自立”?那九五至尊的椅子,離曹操只有一步的距離,抬腿就可以上坐。

看起來確實如此,但,最後的一步沒有邁出去,其實有它深層次的原因。

表面來看,曹操是為了自己的形象

在那個風雲激盪的年代,曹操意氣風發,戰黃巾時初露鋒芒,伐董卓顯英雄本色,在青州壯大了軍隊。但曹操的崛起,最重要的是走對了一步棋,那就是迎漢獻帝於許昌。

這一著棋很厲害,因為擁護“漢獻帝”,而使很多人才前來歸附。正是手中這張“王牌”,才使得曹操對外征討師出有名,對內管理名正言順。

因此,曹操對外稱自己是漢臣,雖然很多人勸他“代漢自立”。但曹操始終稱:自己是“漢臣”,無任何自立之心。

表面上來看,曹操是要言行一致,不願意讓世人唾罵。

曹操一邊說無“自立之心”,一邊往皇帝的道路上走去

聽曹操說的,感覺是社稷之臣,心懷天下,心懷漢室。那麼我們看看,口口聲聲想做“周公”的曹操是怎麼做的。

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廢了三公,恢復了丞相制度,而且自任丞相,這沒問題,到那個位置了,曹操不任丞相,其他人也當不了。

過了四年,在公元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什麼意思?曹操可以佩劍穿鞋上朝,而且贊禮的人不能直呼其名,只稱官職。這權利夠大的,是漢獻帝發自內心的願意這樣嗎?難說。

漢獻帝真的對曹操“好”,僅僅過了一年,

在公元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這個厲害了,可以建立國中之國,這是什麼樣的功勞?可以有自己的小朝廷了,這是西漢初期的王爺待遇啊!這到底是漢獻帝大氣呢?還是逼不得已呢?

過了三年,漢獻帝的封賞又來了。

公元216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一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

漢獻帝真是個“好皇帝”,這封賞太給力了。此時的曹操,名義上還是漢臣,可實際上呢?和皇帝區別已經不大了。但是,厲害的還在後面呢!

封賞曹操估計成了漢獻帝最重要的工作了,封了魏王剛一年,按捺不住的漢獻帝,在公元217年的十月,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太子。

不用說了,此時的曹操和漢獻帝待遇基本差不多了,權利當然比漢獻帝大得多,誰是皇帝?那個不是皇帝的“魏王”,才是真正的皇帝,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曹操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他才是那個沒有“皇帝”稱呼的皇帝。那稱呼需要嗎?需要的,要不然子孫後代怎麼辦?只差一步,僅僅只差一步。那為什麼不直接把稱呼拿過來?因為此時,不能拿。

曹操不是不想稱帝,是不能稱帝

公元217年,我們的劉備和孫權在幹什麼呢?此時的孫權,還是守著他哥留下來的東吳那“一畝三分地”;而劉備,卻早已不是那個東躲西藏,到處借地方的大耳朵帥哥了。

此時的劉備,已經佔了益州,而其二弟關羽坐鎮荊州,劉備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三國鼎立的形勢已經形成。

曹操如果此時稱帝,那麼劉備和孫權,一定會打著“討伐篡漢曹賊,還我大漢江山”的名義,向全國發出檄文,那將會是“三十路諸侯伐董卓”的再現,雖然早已沒有了三十路諸侯,但一呼百應的可能是有的。

此時的劉備,兵精糧足,文有諸葛孔明所帶領的眾多文官,武有五虎上將所領銜的眾多將士;而孫權雖然偏安一隅,但謀士、將領也不在少數。曹操此時稱帝,絕對是給了對方征伐的理由。

此時的朝廷內部,支持曹操的大有人在,對曹操專權有意見的也比比皆是。

如果此時稱帝,外有徵討聯軍,內有漢室忠臣。曹操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睿智的曹操,堅持沒有捅破那層紙,堅持不稱帝,靜觀其變。

果然,等出狀況了。公元219年末,也就是建安24年末,孫權和關羽撕破了臉,東吳呂蒙呂子明白衣渡江,關羽走了麥城,被呂蒙的人斬殺。吳蜀長達十年之久的聯盟徹底瓦解,吳國和蜀國開始兩虎相爭。而此時的曹操,雖然欣喜,卻重疾在身,別說稱帝了,爬起來都不容易了。

建安25年正月(公元220年),曹操一命嗚呼,和曾經亦敵亦友的關羽到泉下相會去了,兩人的離世只差一個月左右,看來這是“真感情啊”!

曹操已死,吳蜀兩國正較勁呢,曹丕在220年的十一月登基稱帝,成為了真正的皇帝。

曹操,一代梟雄(我還是願意這樣稱呼),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不是不想稱帝,是受當時的形勢所影響,不能稱帝,這是一個智慧的人,懂得什麼時候做什麼事。


藍風破曉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曹操內心也很糾結。

首先看看曹操什麼時候死的: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曹操病死,享年六十六歲。同年,曹操的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改國號為魏,追封曹操為太祖魏武帝。所以這麼看來,題目是沒有問題的,曹操生前確實沒有稱帝,而是把這個任務留給了曹丕。

曹操剛死,同年曹丕就建國稱帝,這不是唐突,絕對是曹操讓他這麼做的,而且是蓄謀已久的。曹操之所以沒自己建國稱帝,是因為他的內心很糾結,到底有多糾結呢?總結成十二個字就是“想報答、難改口、不吉利、不划算”

糾結一,想報答。報答啥?曹操世代受漢恩,報答之心肯定有的,貿然篡位,下不去手。要說他從沒想過代漢自立,那是不可能,要說他沒資格,那更是扯淡。


糾結二,難改口。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絕無篡漢之意,如果自食其言就這麼篡位了,豈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話?自己雖未篡漢,卻養個傀儡皇帝,自己過著皇帝的生活,豈不妙哉?

糾結三,不吉利。年輕時他就說過“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老了,更這麼認為了!

最後最糾結的,不划算。曹操尋思琢磨著自己這麼一稱帝,那是非常不划算的。魏蜀吳雖實際上三國鼎立,卻沒個人出來帶頭稱帝的,劉備孫權一方面罵曹操漢賊,一方面巴不得他野心膨脹,早點稱帝。《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孫權在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曹操死前一年,就上表稱臣,說天命就在曹操這裡,你才是真命天子!

曹操才不吃這一套,他雖已六十五歲,這時卻頭腦清醒,明白自己先稱帝,劉備孫權便會跟著來,這篡漢的罪名啊,還得自己來背。

本來就糾結,何況孫權還來了這一手,一代奸雄怎甘心做替罪羊?於是病榻前的曹操悄悄對曹丕說:“孤死後,汝可稱帝”(以上為我猜測搞笑),把建國稱帝的重任交給了曹丕。



以上只是在下的愚見,若有失偏頗還望指正。碼字不容易,喜歡歷史的朋友點一波關注,我是史論古今,精彩歷史點評不容錯過!


遊遊呦呦又又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因為他不敢!



曹操雖然是歷史上少有的大政治家,但是從漢臣到篡位稱帝這一步始終無法邁出來,是他內心掙扎鬥爭的結果,從現實講,並沒有什麼力量能制約他這麼做。


我們今天看歷史,是看的兩漢三國一整段,但曹操看不到,他能看到的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兩漢和中間那個莽新政權,還有董卓,袁術之輩的下場,你想想便知,他當著丞相,在自己陣營中,很多忠於漢室的臣子(如孔融,荀彧)還反對他,他要是真篡位,他害怕自己重蹈王莽的覆轍,自己奮鬥幾十年只是給某個漢室宗親打扶梯,他可不願意這麼幹!還是以漢臣自居的好,雖行篡奪之實,卻無篡奪之名,則那些居心叵測之輩無從下手,政局就穩,自己就安全。


天下沒能統一則是又一大主因。曹操雖然打了一輩子仗,平滅了不少地方諸侯,士族野心家,但赤壁一敗,天下三分,孫權和劉備都是當世英雄,有軍隊,有地盤,可不比他這裡幾個儒家文臣好對付,要是自己貿然稱帝,讓他倆抓住了機會,掀起輿論攻擊,天下風向一變,就算自己握有北方,實力最雄厚,也難免不會重蹈王莽的覆轍,最後死哪都不知道。

很多人說天下是曹操自己打下來的,怎麼就不能當皇帝,實際曹操先是漢臣,沒有漢家給他的地位和基礎,他靠什麼打天下,他的征戰能成功,裡面多少都有漢家的功勞在,不能一概而論。



曹操在晚年已經開始逐步篡位,但最終決定將這一最難邁出的一步留給子孫。雖然在赤壁敗北,但以曹操之雄才偉略,政治能力,仍然牢牢把握北方,並且逐漸向更集權的方向發展。


丞相這種職位,因為權力太重,兩漢逐漸弱化了此職位的權限,用尚書,錄尚書事來分相權,曹操又撿回來,即便如此,他還不滿足,又開始要求封魏王,加九錫,反正越接近帝位越好,這充分說明他還是想篡位當皇帝的,只是鑑於他的歷史認識和現實分析,沒有走這最後一步,但在古代宗法制度要求下,他把這一步留給了兒子,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家族的延續,不至於被誰滅了九族。

綜上,權臣篡位是一個複雜的事,曹操雖然沒有走完最後一步,但是給了後代一個很好的示範,曹操家族的篡漢程序簡直成了標準篡位程序被歷代權臣所用,也算是他的一大貢獻了。


史書上冬眠的蛇

建安二十一年,漢獻帝被迫冊封曹操為魏王,之後曹操在鄴城建立王宮,受到了滿朝文武的朝拜,享有了天子之制,掌控了漢室的主權。此時的曹操統治了冀、青,並、幽、徐州、涼州、雍州、揚州、等大半中原地區,兵精糧足,國力強盛,可謂是聲勢浩大。

《1》曹操曾立誓要在有生之年蕩平四海闊傾天下,不為自身私慾只為還天下太平,如果就這樣稱帝,哪就是違背自己的諾言有損自己的威信。再則大志未盡,天下未平,稱帝對他也沒有意義。

《2》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算自己不稱帝,也可以利用天子的名義號令全國,無論想征討哪一路諸侯,他也可利用漢室之名使自己出師名正言順,所以不做皇帝且勝似皇帝,他又何必去貪圖虛名呢!

《3》
,如果曹操自己改年稱帝,哪麼全國各地的諸侯都會效仿他稱帝,到那個時候就會出現五代十國時期的亂世。曹操只要不廢除漢獻帝自己稱帝,就算各地諸侯相互割據稱霸,他們還是漢朝的諸侯,國家還是名義上的統一,自己還是哪個擁有實權的魏王。


大漢綿延數百年,許多的臣民久食漢祿世受皇恩,大漢已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他們不願看到大漢滅亡,不能坐視曹操篡位,這些人將會成為曹操的內亂,所以他必須等待時機。

曹操雖然名聲不好,有人說他名為漢臣實為漢賊,所以他更不想背上篡位弒君的罵名。


青春流行風

事實上,曹操的代漢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了,但至死他都沒有稱帝,而是讓兒子去做,曹操為什麼不稱帝?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孫權勸他稱帝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 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其次,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 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第二:至少從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 “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 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 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 已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 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 下去。

第三: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 不可忽視的作用。

第四: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 要,“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第五: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已65歲,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 人世了,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 而明智的謀慮。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對自己的自我評定。

我是小宋談歷史,謝謝評論關注。


羽評歷史

《三國志•武帝紀》評曰:(武帝)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意思是說,曹操最終能夠總攬朝政大權,並建成大業,是因為他的智慧和謀略最為卓越。為什麼說曹操的謀略最為卓越呢?追溯歷史,自夏禹至漢朝末年,這段歷史上通過禪讓實現朝代更替的,先有戰國時燕國的相國子之,失敗了,再有就是西漢末年的王莽,也失敗了。

所以,當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都的時候,就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怎麼通過和平禪讓來成功實現漢魏王朝更替。要知道,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召開一個禪讓大會,在會議結束的時候宣佈說這是一次成功的大會那樣就成功了,曹太祖知道禪讓不難,難的是禪讓後建立的王朝能夠國祚綿長,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曹操為此想到的解決方案是推行霸府政策。什麼是霸府呢?先看看某科的解釋:


曹操推行霸府政策主要是為了實現漢王朝向魏王朝的平穩過渡。曹操為什麼要實行霸府政策呢?

第一,曹操霸府為曹魏王朝的建立作了人才上的儲備,曹魏王朝建立時朝廷的官員基本由曹操霸府時期的僚佐發展而來。第二,曹操霸府為曹魏王朝的建立作了制度上的準備。第三,曹操霸府的存在為曹魏王朝替代漢王朝奠定了基礎。第四,通過霸府政策,使曹操封魏王,領丞相,加九錫,位極人臣,為曹魏代漢提供了政治軍事輿論等方面的準備。

雖然如此,曹操至死依然不敢稱帝,為什麼呢?

第一,沒有平定四海,一統寰宇,外有孫權劉備,雄踞一方,依然能夠對北方政權造成致命威脅,這一點,幾乎對曹操稱帝是致命的。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立國之初,不能夠實現國家統一,而能夠國祚綿長,幾乎不可能,南北朝就是例證。以曹操之明,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這也是曹操不敢貿然稱帝的主要原因。

第二,民心不穩。民心不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維護漢室正統的門閥豪族依然存在。建安四年,董承等人聯合劉備密謀誅曹操。建安十三年,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誅孔融。建安十七年,逼死荀彧。建安十九年,殺伏皇后父親伏完。建安二十三年,京兆人金禕(金日磾後人)與漢太醫令吉本及本子邈、穆,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人謀反。建安二十四年,魏諷在鄴謀反。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這些是暴露出來的,對於很多沒有暴露出來,而內心依然向漢的人,大概可以猜測了吧。另一個導致民心不穩的原因就是孫劉割據的存在,使人們對曹魏政權權威的認同感不強。可以此兩點,可以判定,一直到曹操去世前,曹魏內部依然民心不穩。

問題來了,天下不平,民心不穩就一定不能稱帝嗎?答案是,可以,但是會導致兩個結果。一,稱帝后,憑藉新朝新氣象,能夠迅速蕩平四海,一統天下。二,如果不能迅速統一,那麼,這個新王朝,必定不能長久。為什麼,一旦外有外患,不穩的民心必然導致內亂,外患的平息勞民傷財,內亂的平定勞心傷骨。如此日久,新王朝的重新聚集的民心必然逐漸損失殆盡,國焉有不亡。試看南北朝時期,天下分為南北二朝,分裂多達169年,南有宋齊梁陳,北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各個朝廷開國之初,那個不是新朝新氣象,而哪個國家存國超過六十年。

曹操深明此理,所以一直不敢貿然稱帝。當時,眾人勸進,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此時曹操已經年過六十,知天命不可違,所以寄希望於曹丕能做周武王,繼承遺志,蕩平四海,統一天下,改朝換代,將魏祀綿延下去。

然而哪知道曹丕,一旦即魏王位,尊曹操諡號為武王,不顧外敵環伺,民心不穩,隨即逼漢獻帝禪位,改朝換代。

自此始,魏國的短命,已是必然。而曹操的明略亦盡毀於曹丕矣。


建安小王子

曹操一生,可以說都是走在通向帝王的路上。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先後任大將軍、司空,封武平候,到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可以使用和皇帝一樣的旌旗,帶和皇帝一樣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禮帽,乘皇帝所用的金銀車。這時的曹操,無論在權利還是形式上,都和皇帝無異,唯一還缺少的,就是一個虛名。那麼,曹操為何邁出稱帝最後一步呢?

第一,從當時的形勢看,如果稱帝,曹操陣營的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使曹操陷入窘境。曹操陣營的反對聲音,大多數處在他被封為魏王之後,就是證明。

第二,不上孫權的當,襄樊戰役中,孫權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卻得罪了劉備。吳、蜀聯盟關係破裂,這時候孫權需要緩和與曹操的關係,才會勸曹操稱帝。

第三,大約建安十五年之後,曹操一再公開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想法,說了十幾年,貿然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四,最重要的一點,曹操是一個實際主義者,在他心中認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不過爾爾。

第五,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曹操已經65歲,這時候他年紀已經大了,稱帝的話也坐不久,倒不如不稱帝,把機會留給兒子,反正遲早是我曹家的。

曹操至死不稱帝,是曹操全面權衡之後做出的決定,這絕對是周密而明智的選擇。


妙緣

歷史不容遐想。在東漢末年,各路諸侯唯一位忠於漢室,甘心情願、願為人臣的英雄,唯曹孟德。歷史中的曹操,曾為洛北令,設五色棒,維護法紀。棒打違紀者十常侍竇碩的叔叔。後感宦官當道,民不聊生,更刺殺宦官之首張讓(沒有刺董卓)未遂。董卓進京後,已為校尉的他更看不慣董卓的暴行,罷官離京(無獻七寶刀,刺董卓),被朝庭通緝。後亡命江湖,誤殺呂伯奢全家,留下那句"寧我負人,人勿負我"的名句。後匯酸棗聚十五路諸侯(無公孫贊、劉備,更無三英戰呂布)討董卓。但真正出力的僅濟南相鮑信,長沙太守孫堅,與時為議郎的曹操。曹操孤軍深入,被董卓擊敗,聯軍遂成鳥獸狀。初平二年,韓馥、袁紹等拉攏曹操想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偽帝,曹操嚴詞拒絕,並留下"諸君向北,我自西(長安之獻帝)向"的名句。後李傕丶郭汜禍亂朝綱,獻帝東逃,各路諸侯皆坐壁上觀。唯實力較弱的曹操,挺身而出。迎獻帝於荒謨,獻禮於朝堂。披肝瀝膽,殫精竭慮維護漢室江山。後獻帝不明與董卓餘黨董承(牛輔之女婿)伏俒等陰謀陷害,被曹操查覺並鎮壓。


另眼看世界江雲

我覺得嘛!那是曹操已經不在乎稱不稱帝,他已經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了。當時的他需要一個統一天下的榮譽,就像秦始皇那樣可以載入史冊的輝煌。所以說當時的他只想統一天下,根本不在乎稱不稱帝。一統天下自成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