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大自然的給予—湖南郴州宜章水浸窩楊梅

宜章縣位於湖南省郴州市南端,距郴州市人民政府駐地50公里。東靠汝城縣,西接臨武縣,北與北湖區、甦仙區接壤,南與廣東省樂昌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陽山縣交界,東北與資興市相連,西南與廣東省連州市毗鄰。

宜章古稱義章,建縣於公元617年。976年,為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稱宜章。宜章是湘南起義的策源地,宜章縣養育了中國早期工人運動傑出領袖鄧中夏,以及毛科文、胡少海、張際春等一大批黨政軍優秀人才

宜章縣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性氣候區。氣候介於嶺南、嶺北之間,冬季雖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氣溫較嶺南低,但因縣北部有騎田嶺等大山作為屏障,削弱了北方冷空氣的強度。以騎田嶺為界,往往南晴北雨,南熱北寒,嶺北大雪,嶺南微雪,冬季氣溫明顯高於湘中湘北。

宜章縣總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早多變,夏熱期長,秋短溫冬,冬無嚴寒,霜雪不多;熱量豐富,降水集中,但雨量分佈不均,夏秋易澇易旱。晴久則隆冬亦暖,雨久則盛夏生寒。宜章縣的春季要早於湖南大部分地區。夏季氣溫高,但無酷暑。

良好的地理環境,適宜的氣候,造就了宜章特色水果眾多,其中宜章臍橙,蜜柚,楊梅,黃花梨等具有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宜章楊梅,特別是宜章玉溪鎮水浸窩楊梅最為有名:

神奇大自然的給予—湖南郴州宜章水浸窩楊梅

水浸窩村坐落於宜章縣玉溪鎮東面群山之窩谷。二十年前,這裡多有野生土楊梅。那時,村裡的農民看到《科技報》關於新品種楊梅信息,深受啟發,試種後發現新品種市場銷路極好,又從浙江等地引進多品種楊梅,經過近20年發展,如今,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楊梅,面積已超萬畝

神奇大自然的給予—湖南郴州宜章水浸窩楊梅

走進水浸窩村楊梅基地,置身於楊梅林海,四周圍繞的群山、漫山遍野的楊梅樹枝繁葉茂,排列整齊,紫黑的、鮮紅的楊梅掛滿樹枝,一陣清風襲來,捎帶著濃濃的梅香味,瞬間讓人齒間生津。

水浸窩烏梅肉厚、質松、汁多、核小、味甜,品質優良、營養豐富,發展有20多年的歷史,名聲遠揚,也由此贏得“湘南地區最大烏梅基地”之美譽。

神奇大自然的給予—湖南郴州宜章水浸窩楊梅

據測定:優質楊梅果肉的含糖量為12%-13%,含酸量為0.5%-1.1%,富含纖維素、礦質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實中鈣、磷、鐵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每100克楊梅可食部食品中的營養素含量:水分83.4-92.0克、熱量28千卡,蛋白質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7克,膳食纖維1克,果汁含糖量12-13克,含酸量0.5-1.8克,硫胺素10微克,核黃素50微克,煙酸0.3毫克,視黃醇當量92微克,胡蘿蔔素0.3微克,維生素A7微克,維生素C9毫克,維生素E0.81毫克,鈣14毫克,鎂10毫克,鐵1毫克,錳0.72毫克,鋅0.14毫克,銅20微克,鉀149毫克,磷8毫克,鈉0.7毫克,硒0.31微克。

神奇大自然的給予—湖南郴州宜章水浸窩楊梅

六 月將至,天氣變得爽朗了,站在梅林環抱的群山之上,清風拂面,梅香撲鼻,踏青而上,摘下一顆新鮮的楊梅放入口中,滋甜入喉,鮮香不已。此間種種,早已讓人忘記了滿身的汗水,以及攀爬的疲憊,親近大自然去採摘楊梅的感覺真好

神奇大自然的給予—湖南郴州宜章水浸窩楊梅

楊梅屬於楊梅科楊梅屬小喬木或灌木植物,又稱聖生梅、白蒂梅、樹梅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在中國華東和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區均有分佈。楊梅原產中國浙江餘姚,1973年餘姚境內發掘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遺址時發現楊梅屬花粉,說明在7000多年以前該地區就有楊梅生長。該屬有50多個種,中國已知的有楊梅、白楊梅、毛楊梅、青楊梅和矮楊梅,經濟栽培主要是楊梅。

楊梅枝繁葉茂,樹冠圓整,初夏又有紅果累累,十分可愛,是園林綠化結合生產的優良樹種。孤植、叢植於草坪、庭院,或列植於路邊都很合適;若採用密植方式來分隔空間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經濟用途果味酸甜適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楊梅乾、醬、蜜餞等,還可釀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