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不良反應及安全評估

二甲雙胍主要表現為消化道反應,如厭食、噁心、腹痛、腹瀉等,但如果在餐中和餐後服用,症狀會減輕,一般不必停藥。如果用藥指徵把握不當或者大劑量服用有可能誘發乳酸酸中毒(儘管發生率很低),另外,長期使用本品還可能降低人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

二甲雙胍的臨床用途

1、二甲雙胍是超重和(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它不會使體重增加,甚至有一定的減肥作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單用磺脲類藥物療效不滿意時,加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取得較好的降糖效果。

5、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二甲雙胍可以防止或延緩糖耐量低減向糖尿病發展,可用於糖耐量低減患者的早期干預。

二甲雙胍的用法

特別提醒:

(1)二甲雙胍主要以原形經腎臟排洩,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應經常檢查肝腎功能,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禁服雙胍類藥物,以免發生二甲雙胍蓄積中毒。

(2)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嚴重心力衰竭、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易發生乳酸酸中毒,所以有上述合併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二甲雙胍。另外,酗酒以及需使用造影劑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宜使用二甲雙胍。

(3)如果服用的是普通片劑,應在餐中或餐後即服,以減少胃腸道反應;如果服用的是腸溶片,應在餐前15~30分鐘服。苯乙雙胍(降糖靈):口服降糖靈後很容易吸收,2~3小時就達到高峰,半衰期為3小時,6~7小時即從腎臟排出,所以效果持續的時間不長,該藥每片25毫克,要求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餐後服用,每日不宜超過75毫克。其適應證與禁忌證同二甲雙胍。由於其副作用較多,容易引起嚴重的乳酸酸中毒,在歐美已停止生產和使用,在我國也逐漸被二甲雙胍取代。

雙胍類藥物應用警示

1、用造影劑時必須暫停二甲雙胍。一般應在造影檢查前、後48小時內暫時停用二甲雙胍。在造影檢查48小時後,應檢查腎功能,如結果正常,就可恢復服用二甲雙胍。

2、處於低氧狀態者,如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禁用二甲雙胍。這是因為在缺氧狀態下,患者體內葡萄糖無氧酵解增加,產生大量的乳酸,在血液中蓄積而導致乳酸酸中毒,嚴重者可液中蓄積而導致乳酸酸中毒,嚴重者可致死亡。苯乙雙胍比二甲雙胍更容易引起乳酸酸中毒,相比之下,二甲雙胍要好得多,只要嚴格掌握應用指徵,一般不會出現乳酸酸中毒。

3、如果肝腎功能不好,不能服用二甲雙胍。由於二甲雙胍不經肝臟代謝,在體內不降解,而是以原形經腎臟排出,因此,為避免二甲雙胍在體內積聚而使其升高乳酸的作用增強,使用前必須排除腎功能損害。由於乳酸主要在肝臟進行有氧代謝,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造成乳酸升高,為避免乳酸酸中毒的發生,只有肝功能正常者才允許服用二甲雙胍。

4、尿常規檢查有少許蛋白尿者可以應用二甲雙胍,但服用劑量宜減少。當血肌酐男性≥1.5毫克/分升,女性≥1.4毫克/分升時停用二甲雙胍。

5、計劃懷孕、妊娠期間或哺乳期婦女應避免服用雙胍類藥物。動物實驗表明,二甲雙胍能通過乳汁分泌。要好得多,只要嚴格掌握應用指徵,一般不會出現乳酸酸中毒。

6、當患者因發熱、腹瀉或嘔吐而導致脫水尿量減少時,應停用二甲雙胍。

7、老年患者服用劑量宜減少。7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應避免服用雙胍類藥物。

10、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者不宜服用二甲雙胍。

11、由於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氧化還原能力,因此,線粒體糖尿病患者忌用二甲雙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