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此害怕家長到教育局投訴,癥結何在?

教師如此害怕家長到教育局投訴,癥結何在?

在已經平息的沸沸揚揚的教師辭職事件中,教師曾經在家長群中給深長道歉,並跪求家長不要投訴到教育局,最終只所以提出辭職,也是因為擔心家長的投訴。那麼,家長為什麼動不動就要投訴老師,老師又為什麼這麼害怕家長投訴呢?

問題的關鍵原因之一,就在於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觀念和政績觀念。

教師如此害怕家長到教育局投訴,癥結何在?

在有的地方,有無投訴成了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辦學質量的一個指標,不管投訴反映的問題是否真實,也不管投訴反映的問題是不是學校或老師的責任,只要有投訴就是有問題存在。這種管理思路,下傳到學校,學校就會要求老師做到零投訴。被投訴教師就要受批評、做檢查、停職、扣發工資,甚至可能丟掉飯碗。這就給教師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在處理相關事件中,為儘快平息輿論,從息事寧人的角度出發,不惜損害教師的合法權益,從快對當事教師進行處理,甚至不給當事老師申辯的機會,造成了教師合法權益和尊嚴受到嚴重傷害的情況。這樣一來,對一些家長來說,投訴就成了威脅教師的一個手段。教師不得不小心翼翼,工作在對學生“說不得,管不得”的顧慮中。

教師如此害怕家長到教育局投訴,癥結何在?

然而,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化的管理和不作為的管理形態,惡化了教育的生態環境。因為,教育主管部門是代表政府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的,現在卻成了懸在教師頭上的一把利劍。。

教育學生本來是老師的本職所在,但由於家長過於易碎的玻璃心,教育主管部門的懶政和不作為,最終導致師生關係、家校的緊張。只有從制度保障、輿論保護、政策扶持上真正賦予教師安全感和尊重,形成尊師重道的社會風氣,成師道尊嚴的個人品行,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家校關係,同心合力育人,才能使教育不再如履薄冰,教師不再提心掉膽,才能使教育迴歸真正的教育。

教師如此害怕家長到教育局投訴,癥結何在?

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