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是礙於面子嗎

網友一:

不是銷售大學生們不想去。而是市場上提供銷售崗位的企業大部分不靠譜,一眼望過去就知道是那種傳統行業,沒啥核心競爭力的聽都沒聽過的小破民營公司。底薪不高。東西難賣。

傳銷,保險,理財,成功學培訓公司也混跡其中。連底薪都沒有。如果是500強高大上企業的銷售呢,因為有錢,有面子,鍍金,能學到東西,職業生涯有保障。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是礙於面子嗎

網友二:

現在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工作的原因比較複雜,細究起來可能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由於學校生源和院校影響力,很多熱門專業的人才稀缺,造成很多企業在與高校的校企合作中就已經將優秀大學生招進公司,而另外一些自己找工作的同學也會選擇與專業對口或者相近的工作,畢竟是自己所學多年的專業,不願意去拋棄自己的專業“改行”;

另一方面,我覺得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現在銷售崗的業績壓力普遍較大。

因為創業風潮導致大量新公司註冊成立,而每一家公司的發展,特別是初期,公司發展很大程度都是依靠銷售部門帶來的業務量賺取業務利潤,銷售部門承擔了企業最核心的業績壓力,銷售部員工也是公司裡業績壓力最大的部門。因此一個優秀的行銷人員必備的素質就是吃苦耐勞、抗壓能力強。而現在很多大學生缺乏銷售行業優秀行銷人才這種素質——吃苦耐勞和抗壓能力。

網友三:

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往往是因為自己不瞭解銷售行業。其實銷售是一門藝術,我們的人生都離不開銷售,銷售其實是一種自我推薦。我們去面試,需要把我們推銷給企業和單位,我們結婚談朋友,需要把我們自己推薦給另一半。

有些人簡單的認為銷售只是拋頭露面看人的臉色推銷東西,甚至還有可能推銷自己的熟人來買東西,在自己的面子上會過不去,換句話說大學生是比較愛面子的,覺得自己上了大學再去做銷售有些屈才。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是礙於面子嗎

網友四:

對於企業來說,唯一能幫助公司創造利潤的就是銷售崗位。毫不客氣的說,所有文職類的工資都是銷售人員掙出來的。甚至文職收入的高低也和銷售為公司創造的利潤有關。

都想做文職崗位,都沒人做銷售,沒人幫公司掙錢。文職的工資哪裡來呢?況且很多應屆畢業生,並沒有什麼一技之長。而且沒有什麼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不願意做僅僅是因為追求安逸,逃避困難和責任。

網友五:

我並不知道有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這一回事,我是從大三開始確定只做銷售相關的工作,至今快八個年頭了,一直做的都是銷售策劃相關的。我同班同學也有一半以上自願或不自願的從事銷售方面的工作。

如果你感覺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的工作,一方面可能你自已是否正面臨選擇銷售崗心存恐懼?另一方面,專業本身對就業選擇也有很大的影響,有些專業本身對口的工作較多,自已沒必要去擠銷售的路,而有的專業對口工作門檻高,本科生無法勝任,碩博卻又不是誰都能上的去的,出校門找工作自然只能去擠一些沒過多要求的工作,銷售崗無疑市場需求是最多的。還有可能是知道銷售難而不敢去挑戰它。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不願意從事銷售行業,是礙於面子嗎

網友六:

當今上社把人才培養的重則放在校園裡,但校園的教師除了讀一紙PPT外,我真心沒感覺有多少老師是心繫人才培養一事的。我選修課的老師說:‘’我們大部分校園的老師教學工作太輕鬆了,上課放幾張燈片從頭唸到尾,兩小時念到哪兒算哪兒,完了考試給幾個重點,學生樂老師也高興。‘’試問這樣的教育方式產出來的人才能有多少實踐技能。

而學生本身也是,充滿浮躁!在我上學時,我的一位老師說過:‘’我不知道為何現在的大學生這麼熱衷於各種社團,大家對專業課本身興趣如此淡薄,真的好難見到敢立志為社會為國家肩負重責的同學,大部分同學都是在混六十分及格,大學四年不補考都成了一項光榮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