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2018年03月18日,北京盼來了等了整整一個冬天的雪。

雪景刷爆朋友圈,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來說,就是冷。

每到冬天,南方人就羨慕北方以及更南方的廣東人,因為北方有暖氣,而廣東的冬天不冷。

廣東的冬天不冷?

其實,這是一個認知誤區。

實際上,地處廣州的君臨最有發言權。

我們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你,任你再精壯的北方漢子,冬天在廣州也得冷跪。

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北方有暖氣,其他南方省份至少可以開熱空調,而廣東的空調令人絕望,單向製冷,不制熱!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一定難以想象這個世界上竟然存在只製冷不制熱的空調。

因為這種空調缺少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配件:四通換向閥。

四通換向閥,不用知道它的原理,只需要知道這玩意是讓空調實現冷熱轉換的關鍵部件。

沒有它,你們家的空調也只能製冷不制熱。

說到四通換向閥,根本無法繞過我大A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三花智控(002050)。

因為在一大票的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眼裡,三花可以和四通換向閥畫個等號。

1

在聊三花和四通換向閥之前,我們還是先扯下空調這檔子事。

某種意義上說,美國人威利斯·開利是無數人的續命恩人,因為他在1906年發明了現代空調。

是的,君臨就十分感謝他,每到夏天,君臨每一個細胞都在呼喚空調。

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不過,早期空調也只有製冷功能,直到1957年,美國一家叫蘭科(Ranco)的公司發明了四通換向閥,讓空調可以實現製冷和制熱的雙重功能。

四通換向閥改變了空調行業,也開啟了蘭科無比輝煌的黃金時代,差不多四十多年,全世界大部分的空調都在使用蘭科的四通換向閥。

蘭科成為四通換向閥的代名詞,特別是在中高端領域,完全沒有競爭對手。

一路暴走的蘭科,直到1996年,才在他的觀察鏡裡發現了一家名叫三花集團的中國公司。

正是這家公司,在一年前,自主研發成功了四通換向閥,而且實現了量產。

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張道才展示產品

這家出生在浙江紹興新昌縣的公司,名不見經傳,以至於讓當時蘭科的高管們感到非常錯愕:

Three Flower...

黃土高坡上扭秧歌的大媽?

這泥腿子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其實,三花還真是冒出來的,他確實就從一家非常普通的中國鄉鎮企業發展而來。

蘭科高管們錯愕歸錯愕,頭腦還是清醒的。

在研究完三花的產品後,他們立刻明白了,命中註定的死敵,就是眼前這個泥腿子。

總裁大腿一拍,帶著一幫高管和智囊,不遠千里飛抵紹興新昌,就為了跟三花的老闆張道才會面。

目的非常明確:收購三花四通換向閥業務80%的股份。

開價也慷慨:3億人民幣。

而當時三花,總資產不過3千萬人民幣左右。

如果說張道才是個目光短淺之人,拿了錢當寓公,自然沒有後來的近四百億市值的三花智控。

正是有著過人的商業眼光,看準了中國空調市場剛起步這一歷史機遇。

張道才很客氣的送了客。

三花的存在已經讓蘭科很不適應了,張道才的拒絕更加讓蘭科不適應。

而這還只是蘭科噩夢的開始。

隨後短短几年,憑藉優質低價產品,三花一路砍瓜切菜、摧枯拉朽,拿下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蘭科的份額被擠壓到了僅剩10%左右。

不僅低端市場被一窩端,中高端市場也被三花不停蠶食,打的蘭科完全無力招架。

嗟乎!遇上中國製造,命送黃泉矣……

蘭科的控股股東,世界500強的英維思集團,眼看曾經的現金奶牛迅速隕落為大累贅,長吁短嘆日漸憔悴。

2007年,最終下了低價甩貨的念頭。

最後接盤的,是三花控股,價格1600萬美元,只相當於當初蘭科擬收購三花報價的三分之一。

蘭科走麥城,三花始崛起。

充滿戲劇性的蘭科&三花鬥法大戲已經謝幕,而三花的命運璀璨之路才剛剛開始。

2

三花智控的控股股東是三花控股,實際控制人是張道才家族,如今早已是紹興首富。

目前張道才退居幕後,掌舵的是其長子張亞波。

1967 年成立的新昌縣西郊公社農機廠,主營農機配件修理,幾經改名,到1984年成為了新昌縣製冷配件廠,生產冷凍冷藏用直通直角閥和冰箱用鉸鏈,廠長是張道才。

八十年代的江浙有數不清的鄉鎮企業,如果張道才只是個滿足於吃飽飯的普通廠長,那麼新昌縣製冷配件廠如今可能早已不存在了。

但張道才是個心思活絡的人。

那年夏天,張道才在上海的賓館第一次感受了神奇的空調,他進而想到:空調還沒有普及,那麼好的東西將來一定是個大市場,乾脆就做空調配件。

但手下就二十來個啥都不會,農民出身的工人,怎麼去做看上去高大上的空調配件呢?

這個活絡的鄉鎮企業家,還有著一股闖勁和軸勁。

當時的上海,只有交大有製冷實驗室,他一次次的跑,對方給他@了德國留學回來的陳芝久教授。

百忙之中的海歸教授,哪有時間去給你一個鄉鎮企業當顧問。

機會,還是垂青了這位厚臉皮的浙江廠長。

經過無數次的懇求,同為浙江老鄉的陳教授被打動了。

他跟著陳廠長來到新昌,為廠裡的20多名完全零基礎的工人、廠長做了兩週的培訓。

老師深入淺出,學生求知若渴。

就在這樣的基礎上,張道才帶著公司開始生產截止閥、單向閥等製冷設備配件。

從那時起,尊重知識,重視研發就開始逐漸成為三花的頭等價值觀。

多年打拼,製冷配件廠的產品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地位,工廠的效益也是水漲船高。

1994年,新昌製冷配件廠改組成了浙江三花集團公司,當年9月,三花集團和日本不二工機、三菱商事和日本東方貿易聯合成立三花不二工機。

日本不二工機,是日本元器件製造領域的龍頭,主要生產和銷售汽車空調、家用空調、商用空調用膨脹閥及各種冷藏、冷凍系統用精密控制設備。

後來三菱商事和日本不二工機相繼退出,日本不二工機又獨立在蘇州建廠,從合作伙伴變成了競爭對手。

一系列的股權變更之後,三花集團成為三花不二的控股股東,三花不二變更成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而後三花集團變更成三花控股。

看起來有點繞,簡單點說,三花股份就是後來上市的三花智控,而三花控股是其控股股東。

股權雖然變了,沒關係,日本人的技術和生產管理學到手了。

2005年三花股份上市的時候,主要生產電子膨脹閥、電磁閥、球閥等各種帶閥字的產品。

這個時候的三花股份並不生產後來的王牌產品,四通換向閥,這塊業務的生產主體是三花控股的另一個子公司三花製冷集團。

2007年三花控股收購了蘭科公司的四通換向閥業務,2008年,三花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收購了三花控股包括四通換向閥在內的其他製冷零部件業務。

從此,三花控股製冷零部件業務實現了整體上市。

那個時候,三花智控在全球製冷空調、冰箱控制元器件行業已經無人能敵了,不單是四通換向閥,除了三花沒有涉足的壓縮機之外,幾乎所有制冷零部件都處於全球第一。

由於產品太有競爭力了,三花的路越走越寬,以至於讓它的美國同行們無路可走。

沒了活路,萬般無奈,美國同行只能找美國政府哭爹喊娘。

2008年,美國公司PARKER HANNIFIN指控三花股份向美國市場傾銷家用空調截止閥產品,同年5月,一向護犢子且雙重標準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定三花向美國市場銷售家用空調截止閥產品,已對美國同一行業造成實質性損害,開始徵收反傾銷稅。

這個案子反反覆覆拉鋸了6年,反傾銷令終於在2014年被撤銷。

就像君臨之前分析過的海能達一樣,國外對手無法阻止中國公司崛起時,又氣又急,除了採取犯規戰術外,毫無辦法。

這是弱者的邏輯。

犯規戰術管的了一時,管不了一世。

藥丸的遲早藥丸,牛逼的依然牛逼。

3

三花智控在製冷零部件領域大殺四方的時候,背後的控股股東三花控股並沒有閒著。

業務上,三花控股早就在微通道換熱器領域和汽車零部件領域取得了優異成績,比如微通道換熱器全球銷量第一。

外延上,又開始搜尋市場上的獵物來擴大版圖。

2012年,三花控股併購了美國微通道換熱器公司R-Squared Puckett。

當然,爹有了好東西,遲早還是要傳給這個寶貝兒子的。

更貼心的,是控股股東承擔了併購後整合期間的風險,等理順後,再通過內部交易,注入上市公司。

2015年3月,三花智控發行股份收購了三花控股的微通道換熱器業務;

2017年4月,發行股份收購三花控股孫公司三花汽零。

隨著三花控股不斷地把優質的資產注入到三花智控,三花智控已經在製冷空調冰箱控制元器件行業、換熱器行業、白色家電零部件行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四大領域有了佈局。

很多企業擴張會帶來極大的風險,但對於三花來說就是多慮了。

他所拓展的行業以及產品與原有產品具有很高的相關性,絕大多數產品都是在解決同樣的問題:製冷、制熱和冷熱交換。

所不同的,是產品的應用範圍不同。

比如,空調、冰箱、洗衣機、咖啡機、汽車、冷鏈、油氣設備等,產品雖成千上萬,但是原理和技術類似,這讓三花的擴張顯得無比順滑。

例如,2012年,三花收購行業聲望和地位顯赫的亞威科,但亞威科長期深陷虧損泥潭,2013年中報披露亞威科淨資產為-14.96萬元,資不抵債。

但僅過了兩年,亞威科就已經扭虧為盈,2016年實現淨利潤1757萬元,翻著倍的回血。

好牌爛牌,三花都能打好。

現在的三花智控,電子膨脹閥、四通換向閥、微通道換熱器等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四通換向閥領域的市場份額更是超過60%,絕對制霸全球。

4

精明的讀者肯定要問,產品都制霸全球了,那還有啥看頭?

確實,誰都愛看屌絲逆襲中國夢,不愛看王老闆的小目標。

而投資者,更愛看公司的成長。

所以,在A股混江湖,當然還得有繼續增長的本事。

三花的主業中,製冷控制元器件、換熱器地位基本穩固,護城河較寬。

未來增長點,主要看三花的新佈局:

白色家電(洗碗機、洗衣機、咖啡機)零部件行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

亞威科,是三花白色家電零部件業務實施主體。

而白色家電未來的引爆點極可能是:洗碗機。

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懶癌者福音,宅男新神器---洗碗機

在中國,洗碗機在眾多家電中屬於飽和度非常低的一種,而西歐家庭佔有率近80%,北美近50%,甚至東歐都有30%,但中國佔有率只有不足5%。

差距有多大,機會就有多廣。

顯然,洗碗機潛力完全沒有釋放,正因為此,越來越多的家電巨頭開始進入這個領域,美的、海爾、方太都在跑馬圈地,密集推出洗碗機產品。

供給端,有家電巨頭的市場影響力和推廣能力。

需求端,是亙古不變的人性:懶。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洗碗機市場規模為19.8億元,同比增長104.8%,預計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36.3億,同比增長83.7%。

這個市場真正要烈火燎原,只需要再等子彈飛一會。

亞威科的主導產品Omega系統、水軟化系統、分配器等產品,這是洗碗機的核心部件。

而且,早已成為米諾、博世西門子、伊萊克斯等國際白電名企的洗碗機產品的主要供應商。

也就是說,三花的龍珠早已集齊,就等著機會的臨幸。

另外一個更大的爆點,是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對應的主體是三花汽零。

傳統汽車中,汽車空調系統和動力、傳動熱管理系統兩個部分相對獨立。

而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控及電機模塊都需要熱管理、正好與空調系統協同工作,所以空調和熱管理系統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系統組成增加了,因此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更復雜。

熱管理,恰巧就是三花的強項。

三花汽零,開創性的實現了電子膨脹閥在汽車熱管理系統中應用的先河,可以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熱管理進行精確高效的控制。

並因此獲得2017年《汽車新聞》PACE AWARD創新大獎,即“全球汽車供應商傑出創新貢獻獎”。

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電子膨脹閥

美國《汽車新聞》 的PACE AWARD獎項,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權威性。

它是汽車行業衡量“研究創新和貢獻”的標杆,全球公認的行業創新風向標。

這可是中國企業第一次獲得該獎。

三花汽零可謂一戰成名。

先發優勢和技術門檻,讓三花汽零的電子膨脹閥,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碾壓級的優勢。

南方冬天冷死人,竟是因為他

PACE獲得者三花團隊合影

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到底是特斯拉一騎絕塵,還是傳統車廠轉型新能源鹹魚翻身,目前還不好說。

但對於三花而言,誰勝出並不重要,電子膨脹閥你們總要裝的。

前面淘金的是你,後面悶聲發大財的是我。

現在的三花,不僅是國際前五大熱管理一級供應商中四家的合作伙伴。

特斯拉、沃爾沃、奔馳、通用、上汽、蔚來,這些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或新秀玩家也都統統被三花俘獲。

風光無限的特斯拉,全系列車型都在用三花的產品。

巨頭們的認可,就是三花產品的最好廣告。

2018年初,沃爾沃確定三花汽零為其電動汽車平臺水冷板項目全球供貨商,生命週期內國內部分預計銷售額累計人民幣6億元。

蔚來也確定三花為其第二代量產車熱管理部件的供貨商,相關車型預計於2019年批量上市,生命週期內預計銷售額累計逾人民幣11億元。

現在才4月,電動車新貴們就紛紛圍攏上來,未來,自然還有數不清的合作上門。

三花在傳統車熱管理系統中,能夠供應貯液器、 熱膨脹閥、 水泵、 調溫閥、油冷器等,單車價值約200-400元

新能源車熱管理系統中,三花除了能提供電子膨脹閥外,還能供應貯液器、 熱膨脹閥、 電子水泵、 電池冷卻器、 冷卻板、 壓塊等,單車價值高達1500-2200元。

單車價值足足翻了差不多五倍。

熱管理系統,是新能源車關鍵子系統,價值約佔整車的8%-10%。

蔚來、威馬、小鵬、車和家...越來越多的資本和玩家切入新能源車領域。

未來兩年,是新車型的廣泛落地的高峰,熱管理需求爆發確定性較高。

而當前行業競爭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三花顯然比外資零部件巨頭起跑的更早。

具備先發優勢,又深度綁定熱管理一級供應商的三花,顯然最有希望成長為行業巨頭。

從這個角度看,市值“高”達300多億的三花智控,新的征程才剛開始。

30多年前,張道才因看好空調行業而成為一代傳奇。

將未來押寶在洗碗機和新能源汽車上的三花和新掌門,會不會重現過去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