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中美貿易戰火花四濺,特朗普劍指中興。

據情報披露,白宮目前為貿易戰制定戰略的軍師,名為納瓦羅,是一名極端鷹派。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這名軍師寫有三本暢銷書:

《致命中國》

《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

《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狠毒的書名,早已將內心思想坦露無遺,而他被特朗普奉為上賓,所出計謀招招指向《中國製造2025》,更是令人驚悚!

貌似這次是下了狠心了,不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打殘絕不罷休。

這正是考驗中國意志與魄力的時候,如果產業精英們能夠眾志一心,咬牙將核心技術搞上去,那我們的下一輩就有希望了。

否則的話,中等收入陷阱就將橫亙在前,與那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為伍。

這條路註定是艱難而孤獨的,尤其是基礎薄弱的芯片、高端裝備、特種材料等環節。

幸而,再難的事還是有人在做。

比如激光設備產業,我國已進入世界一流水平,任憑他特朗普如何封鎖也不怕。

在《大國重器第二季》的第二集,便重點介紹了一款用來製造衛星的超級裝備,中國自主製造的【三維五軸激光機床】。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該技術的知識產權屬於君臨去年7月份分析過大族激光(002008),代表著目前全球數控機床的最高技術水平。

這當然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重大突破,但我們想說的是——

中國激光產業的突破,並不僅僅是個體的成功,更是群體性的產業崛起!

1

2016年1月8日,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一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由華工科技(000988)研發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該獎項在我國科技產業界的含金量,相當於諾貝爾級別。

很明顯,就激光技術的研發能力而言,華工是有資本跟大族比肩而立的,他們在全球激光產業的排名都可以進入前五。

但在大族的分析文章中,我們也曾經指出,大族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後發先至,成長速度遠超過華工。

比如去年的營收和利潤表現——

2017年,大族實現營收116億元,同比增長66.12%,淨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120.75%;

同期華工實現營收44.8億元,同比增長35.21%,淨利潤3.24億元,同比增長41.06%。

其實,華工的業績放在我大A股裡也不差了,無奈對手的光芒太耀眼,以至於將同行們都襯托下去了。

既生瑜,何生亮啊!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那麼,華工與大族之爭,真的僅僅是企業機制的差異那麼簡單嗎?

不僅僅如此。

更重要的是下游產業浪潮的差異。

大族激光,坐落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這裡是全球最密集的電子製造業基地。

過去的二十多年,電視、VCD、DVD、MP3、山寨機、智能手機……一浪接一浪的電子業升級浪潮,孕育了數不清的風口機會。

大族便是這風口的英雄,眼下他的激光設備遍佈電子精密製造、鋰電製造、液晶顯示面板製造、LED製造等。

尤其是2017年iPhone X帶動了全面屏的應用,對激光加工需求暴增,來自蘋果的訂單讓他徹底爆發。

而大族之外,深圳的激光知名企業還有光韻達、聯贏激光、光大激光等等,陣營整齊、規模浩大。

而這些資源與風口,都是遠在內陸的華工所難以觸及的。

2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華工的成長都是靠政策與人才資源堆積起來的。

他依靠的土壤是武漢光谷,這裡擁有中部地區最密集的高校人才資源,擁有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國家級的研究院所。

而他的親爹,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更是實力雄厚,旗下上市公司就有3家,除了華工科技,還有華中數控、天喻信息。

很明顯,作為政策的寵兒,華工在人才與研發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比如說,華工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20多項。

這些科技成果包括:中國首套數控激光切割機,首套高功率激光在線拼焊裝備、首臺高性能光纖激光器、首臺工業級紫外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飛秒激光器……

包括你在前文看到的,上了《大國重器》的超級裝備——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最早也是華工科技首先研發成功的。

但一直以來,他就是缺少一個風口,一個蓬勃成長的下游產業鏈。

市場不起來,再好的技術也無用武之地啊!

武漢,以及他所在的省份湖北,第一支柱產業是汽車製造業,因此和那幫深圳的激光企業不同,華工將他的技術聚焦在了汽車的應用上。

我們知道,現代汽車工業已經是一個高度自動化,完全依賴於工業機器人來生產製造的行業了。

而在德日美的汽車大廠裡,其中50%-70%的零部件都是採用激光加工完成的,可以說,激光焊接已經成為汽車業的標配了。

但問題就在這,傳統汽車製造這個行業,由於發達國家太成熟了,等到我國改革開放的時候,基本上就變成了外科手術式的植入。

比如在武漢,東風標緻雪鐵龍、東風本田、東風日產,一水的外資品牌,工廠生產線裡也是一水的外資零部件和生產設備。

根本就沒有留給本土產業界多少機會。

但那都是早期的往事了。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3

時代在變,風口也在變。

如果說,過去十多年,最大的風口機會是手機產業鏈的機會。

那麼未來呢,手機的天花板已經很明顯,最大的機會風口要輪到自主品牌汽車了。

首先是SUV領域,孕育了一大批頗具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比如吉利、長城、長安、上汽、廣汽等等。

資本看好,創業者奮勇向前,一股從整車廠、關鍵零部件、上游設備、軟件系統都不缺席的產業浪潮,正洶湧襲來。

站在這個風口面前,華工已經等了整整二十年。

比如前文中我們講到的,華工自主研發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技術此前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導致我國自主車企的製造一直需要進口設備,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如今,華工的激光設備能夠讓焊接速度達到 4.8 米/分鐘,速度提升30%以上,平均一分鐘可焊接完成一部車。

結果就是,國外同類產品被迫降價40%!

除此之外,華工還自主研發了汽車安全氣囊面板激光智能弱化裝備、汽車安全氣囊內膽激光焊接裝備、汽車保險槓激光焊接裝備等等一系列的高端設備。

他們被陸續引入到了上汽通用、東風神龍、廣汽本田、江鈴福特、江淮、一汽紅旗、東風柳汽、眾泰汽車等眾多汽車生產線裡。

4

更重要的機會在於汽車傳感器領域。

因為引入了傳感器,手機才變得智能,那麼同樣的,在無人駕駛汽車時代下,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傳感器的引入。

你可以設想一下,一輛運行中的汽車,它會產生車速、水溫、油溫、進氣壓力、輪胎壓力、發動機運轉等等的各種信息數據。

正是通過傳感器,它們才能轉化成電信號,傳輸給汽車電腦系統,並通過後者的計算分析,來驅動汽車的自動駕駛。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上個世紀,每輛車搭載的傳感器數量約為20個,2005年為80個, 2015年已經增長到200個。

這個市場的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250億美元。

華工很早就在傳感器行業做嘗試了,1988年,他便在湖北孝感設立了一個傳感器生產研發基地。

只不過,那時候的華工傳感器產品,主要是用在家電行業的。

比如空調、冰箱、洗衣機、電飯煲、電壓力鍋、豆漿機等等,產品主要是溫度傳感器。

不知不覺間,這塊業務就做到了世界第一,年產量10億隻,全球每10臺空調中就有7臺安裝有華工的溫度傳感器。

產量雖然驚人,畢竟是低端的小產品,利潤空間並不大,增速也放緩下來了。

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天地更廣闊的汽車市場,這一年是2007年,彼時汽車傳感器的國產化率不到10%。

高溫汽車傳感器領域的核心技術也統統為日、韓、美等列強壟斷。

數年攻關,啃下硬骨頭,華工再次研發出高溫傳感器核心技術,並在與國外同行的實驗PK中,極限高溫260℃試驗下,壽命高出30%。

這塊業務是從2015年開始放量的,保持了每年120%的增長,在本土燃油汽車電子產品市場佔有率高達40%。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同步的,2015年開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井噴了,華工的新能源汽車PTC加熱器很快佔領了本土50%的份額。

從比亞迪、日產、馬自達,甚至特斯拉,華工的技術無處不在。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華工科技的汽車供應鏈產品)

5

2017年7月,華工科技非公開發行股票獲批,這份超過18億元的增發預案是這樣的:

他是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常客,美國卻視他為眼中釘

其中7億元投向智能裝備、激光機器人領域。

項目達產後,公司將實現——

年產大功率激光焊接機器人智能化成套設備 75(套)、大型增材製造成套裝備15臺套,本土市場佔有率將達到 30%以上。

年產智能激光切割機 300套,本土市場佔有率達到40%以上。

另一方面,投向汽車傳感器的資金也高達5億元,這將成為華工未來幾年最有看點的業績增長來源。

這麼多年來,坐擁政策與人才優勢,卻眼看著被深圳的對手們飛快的拋在身後。

那種落寞與不甘,華工應該深有體會。

如今汽車產業風起雲湧,中美貿易戰下高層力推“國產替代”,是時候讓“國之重器”登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