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讓你的孩子愛上讀書

審美教育,讓你的孩子愛上讀書

讀書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閱讀與不閱讀是兩種生活狀況,一種是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生機勃勃;一種是荒涼與沉寂,死氣沉沉。人的存在必須有閱讀,五穀酒肉只能餵養你的軀體,而不能滋養你的精神。人是追求精神享受並獲得人生愉悅的動物,而這種動物需要修煉,修煉的方式便是閱讀。

審美教育,讓你的孩子愛上讀書

生活中卻有三種類型的人:

一種人,他們沒有閱讀,甚至不知道還有閱讀這種行為,閱讀這種生活方式,即使有堆積如山的書他們也會無動於衷,不會思考書的意義。

而有的人,明知讀書的意義和價值,卻抵禦不了各種誘惑而放棄了讀書。

而真正的人,他們懂得讀書的意義,並通過讀書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人生有很多舞臺展示自己的優美,展示人類的優美的肢體,人無疑是肢體最優美的動物之一。但是人最美的姿態是讀書。一個正在讀書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那種姿態是一種安寧的聖潔的優美的姿態。人類有無數種優美的姿態,但這種美的姿態背後需要一種姿態墊底,那就是讀書。有的人正是因為缺乏這種姿態,這種狀態,所以顯得笨拙、粗魯、愚蠢。

阿根廷作家波莫斯說:“天堂是一座圖書館。”天堂誘惑著我們這些塵世的人民,我們唱著天堂的頌歌一路前行,可是路上卻是白骨累累。後來,圖書出現了,圖書館成為一個與凡塵不同的地方,那裡光芒萬丈,那裡四季如春,那裡沒有貧窮與戰爭,那裡空氣芬芳,那裡果實累累,我們沿著書的臺階走向天堂。

讀書很重要。但是,我們卻面臨著許多蠱惑人心的書,邪惡的書,這些書像渾濁的汙水玷汙著我們的心靈。那些充斥著低俗的快樂的書,混雜在好書中,甚至被惟利是圖的經銷商美化成經典,迷惑我們戕害我們的孩子。缺乏判斷力的大眾,成為壞書的犧牲品,變成面目可憎的人,嚴重敗壞了精神境界。因此在這樣一個圖書氾濫而閱讀質量底下的時代,讀什麼書比讀書更重要。有些書與其不讀,對學生更有利。讀那些惡俗的書,反而會破壞孩子天然的預感,並影響和遏制孩子的今後的寫作。不如看看太陽,看看月亮,也許會讓我們更有思想更有智慧。

審美教育,讓你的孩子愛上讀書

不要以為兒童只能讀兒童作品,兒童可以讀一切可以讀的書;也別以為讀書只是讀文學作品。不要以為小孩子喜歡看的書就是好書,孩子的審美能力是不可靠的,不成熟的,我們肩負這教育的責任,引導的責任。要引導孩子“應該讀什麼書”。孩子們的閱讀姿態是我們培養和引導的。而當下的孩子處在沒有引導的淺閱讀中,淺文本滿足的是他們淺層次的快樂。這種流毒有時需要一輩子去糾正,因此在保證他們閱讀快樂的基礎上,培養他們高雅的閱讀品味。

在高喊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卻忽略了審美教育。

人有了情調,生活才會有意義,生活才會豐富多彩。附庸風雅總比附庸惡俗要好的多,真正的風雅是從附庸開始的,附庸是向善之心,附庸是向美之心。而當下有許多作品卻放棄了風雅,放棄了審美。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物質豐富而精神貧乏的環境中,他們的感情淡漠,缺乏同情之心,悲憫之心,敬畏之心。

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完人教育,完人的教育就是不僅要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更要重視審美教育,情感教育,情調的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導孩子們閱讀。

引導孩子多讀些輩分高的,有文脈的,血統高貴的能夠培養孩子們審美力的好書。而要引導孩子們讀書的方法就是朗讀,朗讀是由聲音世界過渡到文本世界的方法;讓聲音的感染力量使學生體驗語言之美,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回到文字的世界。同時,朗讀也把濫文擋在了閱讀的大門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