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拉動增長轉向創新驅動 水處理加速多元佈局

從投資拉動增長轉向創新驅動 水處理加速多元佈局

汙水處理迎來迅猛增長的背景下,水處理正加速多元佈局。

公開資料顯示,水處理企業創新領域的細分產業共約有10餘個業態或門類,涉及水處理設備、水生態系統修復、水質監測、工程建設、項目運維等。經過逾20年產業進程,水處理產業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了從解決“有沒有”到著力於“好不好”的轉變,需求側消費全面升級。現在也是信息化技術的變革時代、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應用競相出新。這樣的時代呼喚多樣化的企業蓬勃發展,呼喚各種新技術、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相互加速融合,以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從2015年開始,水處理產業增速換擋,傳統的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開始慢慢轉向創新驅動。產業新常態賦予眾多“小而美”企業一次難得的發展機會。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如果水處理產業還是投資驅動型,不會有今天這種“百花齊放”的景象。誠如碧水源、桑德國際、博天環境、南方泵業、光大國際、東方園林這樣的行業中堅力量,多數誕生於產業萌芽中,崛起於水處理供給變革推進之時。

水處理企業多元化佈局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從試探轉型到決心涉入,轉型之路也愈發堅定。轉型原因並不難理解。傳統水處理企業對產業的熱度正隨著水處理市場的增值而升溫。水處理領域市場步入開發尾聲,“蛋糕”餘量不多,分食者卻不少。另外,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深入,單純的裝備製造空間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這要求水處理市場要由粗放型發展轉變為精耕細作式開發。

而在水處理企業承攬項目期間,除了傳統PPP項目以外,地方政府更歡迎能帶來產業資源以及人流資源的企業。因為,產業與水處理結合也成為近年來不少企業打響品牌的一種方式。業內分析認為,多元化發展是水處理企業應對洗牌趨勢的一種選擇,機遇與挑戰並存。從機遇看,多元化或能培育水處理企業的新增長極,而挑戰在於多元化考驗水處理企業的不單是裝備製造、項目運維和資本運作能力,更重要是在新進入領域的運營能力。

近一年來,傳統運營商在板塊佈局、產業規劃、項目運維等方面,依託自身長期的項目運營經驗逐漸構建起行業競爭的護城河,同時眾多新型市場主體正急速湧入產業運營領域。目前來看,具備政府平臺資源優勢、技術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的專業運營商在行業競爭中仍佔有絕對優勢,未來隨著行業不斷髮展,水處理企業、產業主體主體的加速湧入,這部分企業也存在較大發展機會,在未來競爭格局中“撼動”專業運營商的行業地位也未嘗不可能。

在水處理發展新時代下,無論多元化如何發展,業主滿意度和品牌核心價值的提升,都是需要關注的。迴歸本質,做好產品和服務,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市場環境下,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多元化戰略同時,推進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以及定製化服務運營模式,也成為影響水處理企業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