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南药之首到“致癌物”,它经历了什么?

从四大南药之首到“致癌物”,它经历了什么?

“槟榔越嚼越有劲,这口出来那口进,交朋结友打圆台,避瘟开胃解油性。”

这是一首在湖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生动地反应了槟榔在湖南人心中的形象。

湖南省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槟榔加工、消费基地,槟榔的消费水平几乎与香烟并列。官方统计资料显示,湖南省2017年槟榔产业的产值规模已近300亿元,并且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政策,产业规模成长迅速,还将继续扩大。

而关于槟榔的争议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四大南药之首到“致癌物”,它经历了什么?

“四大南药”之首瘾性重

时至今日,槟榔已经少有入药之用,它更为红火的身份在于“零食”。

“余始至(岭南),不能食(槟榔);久之,亦能稍稍;居岁余,则不可一日无此君矣!”早在古代,宋朝人罗大经就以“不可一日无此君”来描述槟榔的不可缺性。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嚼槟榔是一种什么感受?”的回答。当中,绝大部分的人嚼槟榔的“初体验”并不美好,甚至说得上有点“恐怖”。“锁喉感”“浑身无力”甚至出现窒息的感觉让人嚼而退步,槟榔嚼食后,人往往感到精神兴奋,面颊酡红,身上微微发汗,就像喝过酒一般。引进区的人常以嚼食槟榔舒缓神经和起御寒作用。

那么,为什么“初体验”这么难受的槟榔是怎么俘获人心的?

有网友表示,只要熬过了刚开始的不适感,随后槟榔带来的快感让人无法抗拒,类似于“抽烟”的快感,槟榔也被熬夜族用来提神,“槟榔加烟,法力无边”让嚼槟榔成为继“抽烟”之后的生活解压品。

实际上,这种兴奋感源于生物碱。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槟榔碱和次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这些物质和其他生物碱一样都会对人体机能产生影响。其中,槟榔碱可以刺激内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结果是脑垂体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让肾上腺产生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而让槟榔备受争议的正正是这种生物碱,槟榔生物碱而这些东西可以杀灭细胞,并诱导细胞变异。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翦新春发表的论文《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中就有相关的描述,“咀嚼槟榔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以下简称OSF),OSF是一种癌前病变,经过长期的慢性病理过程可恶变为口腔癌”。

论文中提及,咀嚼槟榔之所以能导致口腔癌,因为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

从四大南药之首到“致癌物”,它经历了什么?

槟榔真的致癌吗?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也有观点认为槟榔致癌的原因在于加工方式以及剂量。

湖南人吃槟榔的方法与世界上有嚼食槟榔习惯的其他地区不同,东南亚一带是鲜食槟榔,裹上荖叶和贝壳粉一起吃,印度是把槟榔碾碎,裹上烟丝,蘸上香精香料一起吃。而湖南槟榔是将槟榔鲜果烘干,经切片、去核、点卤等工序,食用部位是槟榔干果的纤维外壳。湖南槟榔既不加荖叶,也不加烟丝,加工过程中的食品添加剂均符合国家标准所允许的范围。

而致癌的槟榔碱95%以上富含在槟榔芯中,在华南理工大学进行的“烫漂与烘干过程对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影响”研究中,经试验证实槟榔主要致癌物质槟榔碱经过高温处理很容易分解,且溶于水。而目前市面上的干果槟榔都经过国家制定标准的烫漂与烘干等加工工艺,槟榔碱90%以上含量主要集中在槟榔芯,槟榔芯会在加工中处理掉,剩余的少量槟榔碱在十几道工艺流程处理过程中(包括多次蒸煮与冲洗)也已经处理掉了。

此外,关于槟榔致癌的另一个因素便是频率问题。槟榔的纤维又粗又硬,咀嚼硬度堪比树皮的过程中,其残渣会损伤口腔,而长期组织的损伤修复,也会加大口腔癌变风险。因此,长期嚼槟榔的人更容易被纤维所伤,出现OSF。

因此,相关观点认为,湖南人口腔癌的原因多产生于过量咀嚼。

从四大南药之首到“致癌物”,它经历了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槟榔并未纳入药食同源目录中。

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赵罗海于2017年湖南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食用槟榔生产规范”的建议》,湖南省卫计委2017年5月在回复该建议时提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应具备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基本条件。国家目前是将槟榔定位为药品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管理,没有把槟榔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目录。”

所以,中药安全性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